美文网首页随笔集心理你无处安放的哲思与灵感
我不吸引别人,他们也会自己跑过来

我不吸引别人,他们也会自己跑过来

作者: 雪城不下雪 | 来源:发表于2017-03-15 14:33 被阅读155次

    之前上过一门特有趣的通识课叫‘社会心理学’,老师是个秃顶的中年大叔,瘦瘦的带着银边眼镜,举手投足间显露出老教授的气质。

    但他是那种 ‘表里不一’ 的老师。你可能很难想象,一个看起来一本正经的老教授在上课的时候总提起自己和老婆之间的奇闻轶事,他说那是给我们举例子,他是过来人,在感情方面有很多东西可以传授给我们。我当时纳闷呢,这课不是社会心理学吗?怎么就开始教人如何谈恋爱了呢,不过倒也挺合我胃口。

    有一次老师和我们讲他和他妻子的相识。

    那时候他才刚读博士,年底去财务处领工资,只见有个女生在财务处闹腾,好像是关于发票报销的事儿,他就在后面等着,听他们吵了好一会儿,自己也挺烦的,就上去劝架,可他这么孱弱内向的人哪知道怎么劝架啊,不成,还被那女的打了,这事儿也告一段落。这都什么事儿嘛,难不成那女的还成了老师的老婆?你别说还真是的,我当时就大跌眼镜,这么狗血的剧情老师您也能碰到啊,我是服气的。

    “这是互补,我嘴皮子功夫不够,她刚好帮我搞定这方面。”他说她也是我们学校的老师了,财务处以前老是拖泥带水地发工资,自从我和她在一起,他们欠谁的工资也不敢欠我俩的,满堂哄笑。

    你别说还真是有这种道理,他们两个相互吸引对方的,正是对方身上无比缺乏的东西,原本得费大劲儿才能培养的东西,现在互补一下,岂不完美。恋爱中的吸引或许是这样的互补才更容易长久吧。

    好吧,其实这篇文章的初衷是正经讲吸引力法则的,下面的文字可能会完全不一样哦~

    我知道很多人不了解吸引力法则,但你们肯定知道这个法则的观点,不如我先简单解释一下这个’专有名词’。

    “吸引力法则”,指思想集中在某一领域的时候,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就会被他吸引而来。

    这个概念因《秘密》这本畅销书而风靡全球。书中有提到多个语焉不详的概念,例如:

    “我们的意念本身是能量,能够召唤能量,并且启动能量的循环。”

    “同频共振,同质相吸。这八个字的意思是说:同样频率的东西会共振,同样性质的东西会因为互相吸引,而走到一起。”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一种我们看不见的能量——吸引力,它引导着世间万物的存在和运行。还企图用量子力学来佐证吸引力的真实性。

    我之前是不知道这个法则的,但偶然的机会,听到很多人在争论这个话题,其中不乏很多有着深厚文化背景的人,因此我觉得很有必要探讨一下,阐释一下我浅薄的看法。

    - 科普 -

    吸引力法则是个缺乏理论支持的论断,虽然我们大脑的确会有微弱的电流穿梭,电流也确实会形成磁场有能量,但是这种能量和磁场是非常微弱的,根本不可能对外界有显著的作用,这样的谬误,稍有科学素养的人便能分辨,但《秘密》出版就大卖,吸引力法则一出很多人就着魔了般相信它是为什么?出版商没有科学素养吗,人们也没有科学素养吗?

    其实出版商是不可能分辨不了的,只是那百分之三百的利益让他们敢于违背道德。那读者呢?

    我得诚实地说:我们中的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大学毕业之前)读了很多书,积累了很多知识,但当他们踏入社会之后,就不再前进了。知识退化是非常快的,尤其是在这个知识爆炸的社会里,很多人是在被渐渐抛弃的,他们以前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正在被推翻重构,而他们现在获得的知识的途径是那些科普书和推文,如此获取知识的方式相当于把自己的头脑交给不值得信任的黑心诊所开刀,这样的知识渠道正扼着大众的理性发展,以致于吸引力法则这样一种伪科学也被许多人信仰着,传播着。

    在这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的社会急需更有水准的大众科普,正像我们需要更理性的性教育体系一样。(后者实际上也是一种科普。)

    - 选择记忆 -

    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吸引力法则风靡背后的原因。我们可以发现,法则提出的观点本身是有一定心理学依据的,只是它那成功学的包装让理性个体嗤之以鼻。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比如说,从吸引力法则联想到的墨菲定律,后者更具有欺骗性,它之中包含着科学的成分,但却还不是科学的,这两者有着一个共同点:他们都只是 ‘心理学效应’ 而非科学理论,是心理学家甚至是外行人的论断。心理学家以此来调侃人的心理,而外行人却把它翻译过来当做科学,实在可笑。

    我看到很多人为吸引力法则和墨菲定律辩护,举了很多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佐证他们的正确性。我只想说:正面例子在证明一个命题的时候是无足轻重的,相反,反例才是击垮理论强有力的工具。

    对于墨菲定律有这样一个经典的例子:假定一片面包掉在地毯上,这片面包的两面均可能着地。但当你把一片一面涂有一层果酱的面包不小心掉在地毯上,常常是带有果酱的一面落在地毯上。

    再想一下这样的一个场景:当涂果酱的那一面掉到地上的时候,你会想:哦,墨菲定律真是正确啊~,但当不是果酱那一面掉到地上的时候,你其实并没有想到墨菲定律的……这涉及到了选择性记忆,在被告知墨菲定律正确性的情况下,对于佐证这一定律的事件会被有选择的储存在大脑里,进而产生一种墨菲定律就是科学的错误理解。所以我们会相信这样简单错误的根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被告知了很多未被证实或者是错的理论。很多时候,我们或许是没有错的,我们只是受我们大脑的欺骗罢了,而那些传播错误知识的人却是可耻的,他们要么无知却异常勇敢要么明知故犯,从哪个角度上来说,这样的人都是对我们不利的。

    -  唯心主义 -

    有关吸引力的论断也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是我们潜意识吸引并影响着我们周边的人和事还是我们周边的人和事影响并形成着我们的潜意识?简化来看,这其实是个哲学上的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决定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显然,吸引力法则是唯心的,主流的观点是批判唯心的,而在我看来,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不过是两种解释世界的方式,唯心偏向于神秘,它与神学和宗教比较相像;唯物的观点则更倾向于用严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世界。我们不能判断他们的正误,因为我们并未拥有绝对理性和终极真理来帮助我们判断。

    唯物主义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实践和理论结合,如此方式的结果是可感知且具象的,但这个过程是曲折和艰苦的,我们探索的事物越多,我们遭遇的未知也会成倍增加。客观唯心论此时出场,安抚着痛苦煎熬的追求真理的人们,他们从抽象的神灵那里获得了启发与动力,在混沌的世界里开拓一条光明之路。

    当然,很多人并不追求真理,唯心倾向在这些个体中是非常普遍的,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仍停留在很低的水平,当无法解释一些现象的时候,付诸神明显灵的解释是最容易的方式。这就可以解释一些问题,就比如吸引力法则的风靡。

    不能自理

    - 危险的 10w+ 和 畅销书 -

    在新京报书评周刊的一篇讨论10w+文章里看到这样一段话:

    “对写作者、传统媒体人来说,“10万+”的出现挑战了他们原有的写作规范、从业规范:每个作者、编辑都挖空心思地研究爆款文章行文的套路、不同标题的点击率、粉丝的转化率。对广大读者来说,’10万+’也改变了我们阅读的方式:我们习惯了观点鲜明、用语犀利的文字,我们需要速战速决的快感。”

    看完文章,庆幸它并没有10w+不然岂不是也批判了自己。

    上面的那段文字一语道破目前的阅读倾向,实际上,这种追求速战速决快感的趋势是很早就扎根在我们之中的,自畅销书时代开始后,一种绝对的、批判的、甚至粗鲁的文字逐渐泛滥,吸引了很大一部分读者。这样的趋势是任何一个关心思想发展和文化传承的人所担忧的。

    原有严谨含蓄富于思考与知识的文章被忽略被无视,这是很危险的。失了根基,可以说,没有根基的人是浮躁的,他们或许有着专业知识,或许有着地位和权势,但他们始终是缺少思考的来源的,他们的思考容易流于表面,形成片面的观点。

    吸引力法则在这一点上是有可取之处的,在浮躁与缺乏思考的灵魂间或许的确有着非常强烈的吸引力,他们在微博上群聚,肤浅的思考相互促进生发出更粗鄙的意见。这是我们阅读来给我们的。所以我说:危险的10w+和畅销书。

    雪漠老师好些年前在和我们学生开讲座的时候提到:网络文学是社会的毒品。

    换现在来说应该是:10w+和畅销书是社会的毒品。

    如果你看到了这里,你一定会觉得标题和文章似乎没什么关联,或者说好像有些矛盾,其实呢,标题是一句对吸引力法则的讽刺,我们是不可能一声不吭就获得很多朋友的,只有我们去交际,去认识更多人,才有机会发现我们的同类,才能在寒风里相互寒暄。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一直想着自己是否也落入了10w+的圈套,或许我自己莫名地也被那些文章挟持了?实际上并没有,我完全在尽可能地表达自己,尽可能客观地表达意见。毕竟我是抵制和反对’毒品’的,我也是企图声讨那些大boss,可惜实力不相当,无可奈何,只好默默地做着自己的事儿,只希求在未来的某个瞬间,人们能够突然意识到问题所在,只要能醒来,铁屋子也是关不住人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不吸引别人,他们也会自己跑过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exx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