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中16 坚持分享1586天 23.10.11 运动打卡第518天 3600h 约练786
常有家长抱怨说,明明已经很尊重孩子了,怎么孩子还是不满意,还是各种叛逆不听话。
尊重,是一个说起来容易,做到却很难的词。
今天看书,有这样一个场景,商场里,孩子看中一个玩具,就是想买。可家长认为,家里已经有了很多玩具,而且看中的这个,和家里原来的类似,没必要再买。可这么跟孩子讲,孩子并不听,依然嚷嚷着要买。
这样的场景,生活中,应该也比较常见吧?作为家长,你会怎么办呢?是直接妥协?还是训斥孩子?还是有其他方法呢?
孩子在大庭广众之下的吵闹,是很让家长头疼的,妥协吧,会觉得太惯着孩子,以后更不好管。不妥协吧,任由孩子吵闹也挺难堪的。训斥孩子吧,一种孩子会吵闹得更厉害,甚至变为哭闹,拉走吧,估计也比较难。
书中我看到这样一种做法,家长弯下腰,轻轻对孩子耳语了几句,开始孩子还有反驳辩解,过了一会儿,孩子就放下玩具,默默跟着父母离开了。
书中并没有明说家长讲了什么,而是只描述了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方式,是弯下腰来,轻声耳语。
我觉得有可能是劝说,也有可能是批评,还有可能是商量,不管家长说了什么,我认为这个方式就体现了对孩子的“尊重”。
这种体现着“尊重”的姿态,顾及了孩子的面子,让孩子感到,最终做出决定的是自己思考的结果,而不是父母强加于他,所以就更加愿意“配合”。
如果父母不顾及孩子的感受,大声训斥或要求,孩子可能就会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坚持要买,那么结果往往就会是“两败俱伤”,哪怕最后依了一方,另一方也难免不爽。
所以各位尊重,最简单的就是“弯下腰”来的姿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