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说一个大家都知道的故事,颜回偷食: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焚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取其甑中而食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室入甑中,弃食不详,回攫而饭之。”孔子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孔子家语》卷五“困厄”第二十)
其大概意思是:
孔子在陈国和蔡国之间的地方受困缺粮,饭菜全无,七天粒米未进,体力不支,白天也只能躺着休息。颜回不知道从哪里讨来一些米,回来后就煮起了饭,快要熟了。孔子却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一会儿,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假装没看见刚才他抓饭吃的事,起身说:“我刚才梦见了先父,这饭很干净,我用它先祭过父亲再吃吧。”颜回回答道:“使不得!刚才煮饭的时候,有点炭灰掉进了锅里,弄脏了米饭,丢掉不好,我就抓起来吃掉了。”(春秋时代特别重视祭祀,使用不洁的东西是对先人的不敬)。孔子叹息道:“人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但即便是眼睛看到的仍不一定可信;人依靠的是心,可是自己的心有时也依靠不住。学生们记住,了解一个人是多么不容易呀。”
我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是,影响我们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
孔子他老人家在颜回偷食这件事情上,他发生了两次转变。一次是当他亲眼看见颜回偷吃米的时候,对颜回产生了怀疑,怀疑他的君子作风;第2次是在听到颜回的解释之后,转变为相信颜回的君子之风。
这里面固然有巧合的因素。但是从事情发生的客观角度说明一件事情的影响,其实是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本性内心,和这件事情的客观存在关系不大,及时是圣人也会被影响。
孔子生活在春秋时代,而佛教是从汉代开始传入中国的,假设孔子能在那个时候接触到佛教的话,就会感悟一句“相由心生”的道理。佛教哲学认为:人的外在世界,也就是所谓的“相”,是由“心”产生的。人在世间看到的所有东西都是有本心产生的。
从现在的科学的角度讲起来,所谓的我们感知到的东西,都是由我们的设备制造出来的,而不知世界的本来面目。
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一个大树在丛林里突然倒下了,周围没有人,它还会发出“轰然倒地”的声音吗?
答案是不会的,大树倒地只会发生震动,在空气中传播就是波动。而我们之所以能够听到声音,是因为这种波动通过我们的耳膜产生于耳蜗产生了震动,传动到大脑中,大脑通过某种编码和解码技术把它识别为我们感知出来的声音。
也就是说大自然中本来是没有声音的,只是存在各种物理上的波动,那我们的耳朵为了适应进化和生存的需求,特地的进化出来一套更形象的我们能够理解的声音。于是我们大脑就认为这些声音就是自然中本来存在的东西。
我们人生来就带着偏见,这个并不是圣人和普通人的区别,是我们每个人天生就具备的缺陷。这也不怪孔子他老人家了,圣人也需要修炼,只不过圣人的水平比我们高得多,你看孔子他老人家在处理这件事情的态度上就非常的谨慎,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内容。
那如何克服我们这种天生的缺陷?一个方法需要我们像圣人一样学习,对这件事情保持怀疑的态度,多方求证,最终能了解这件事情的真相。第二个方法就是训练自己的认知水平,使用多种工具多元化的方式来理解和认知事物,并不仅仅相信自己感知到的结果。不要让自己成为那个看什么都是钉子的锤子。
最后再来回顾一下今天的金句:影响我们的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路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