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期间,我认真拜读了《牵着孩子的手,慢慢走》这本德育案例集,读完后感触颇多。作为一名一年级的班主任,我认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要全心全意地爱着孩子、用善意对待孩子 、照顾他们的情绪、信任他们作为独立个体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要在关键时刻加以引导教育,和孩子一起打败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助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要教育好孩子,首先得用爱与孩子连接。作为低年级班主任,在平常的班级管理中,我们往往只能看到孩子们身上存在的各种问题。而在我们过度关注孩子们身上的问题时,我们的眼里是没有学生的,我们的眼里只有那个问题,我们习惯于用问题去打败孩子,让孩子低头认错,而不是和孩子一起打败问题,从而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班上的小婷同学,胆子特别小,刚入学那段时间,我问她任何问题,她都一声不吭,羞于表达,更别说上课举手回答问题了。有一天下课,学生反映班上有小朋友拉粑粑在身上了,教室有一股臭味。我走进教室,发现教室最后几排靠后门处确实有股臭味。我没有马上去询问是哪位小朋友拉粑粑在裤子上了,等上课后我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边讲课边在气味重的那几个座位周围来回走动,没过多久我就发现是小婷同学了。下课后我悄悄地喊她去办公室,没想到她的眼泪刷的一下就流了出来,原来她是如此地害怕、紧张与不安。我赶紧把她带到办公室的厕所,帮她脱掉脏的裤子,用卫生纸擦拭干净,并打电话让小婷的妈妈赶紧送了干净的裤子来学校。另我没想到的是,这次事件之后,小婷同学在语文课堂上像变了个人似的,经常能看到她高高举起的小手,回答问题的声音也非常响亮,眼睛里充满了自信。关爱孩子,就得无条件地接纳他们,哪怕他们犯了一些在成人看来无法容忍的错误。如果没有及时地关爱孩子,孩子的心就关上了,不再对我们敞开。
家长有规划,孩子有未来。这是我特别喜欢的一句教育名言。孩子身上的很多问题,究其原因,都是父母的养育方式不正确造成的。很多父母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孩子有做得不如意的地方,通常是不问青红皂白,一顿打骂再说。案例中的吕同学,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必要的家庭教育,导致他学习上自由散漫、 随意旷课、偷拿同学的文具等等。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吕同学的父母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为孩子创造了一个和谐平等的家庭教育氛围,吕同学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书中的案例让我想起了班上的小奕同学,他好动,课堂上小动作特别多,下课喜欢追逐打闹,对同学动手动脚,被很多家长投诉。通过与其家长多次电话沟通和家访得知,孩子爸爸脾气比较暴躁,当孩子调皮不听话时,爸爸都是采取打骂的方式对其进行教育,表面上看在亲子关系中是赢了孩子,实际上亲子关系会越来越紧张,最后导致孩子的叛逆。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与同学的交往方式也比较暴力,动不动就对同学拳打脚踢,不知道怎么和同学友好相处。通过多次沟通,小奕的爸爸渐渐认识到了自己错误的育儿方式,期待在以后的生活中,他们的亲子关系能更加融洽,当孩子出现各种不良习惯时,父母更多的是去分析孩子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和孩子一起打败问题。
当班级孩子出现各种不良习惯时,我们要给予他足够的关爱和耐心,和孩子一起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和孩子商量对策一起来打败各种问题。作为班主任,还得加强家校沟通,多到学生家中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习惯,了解家长的育儿理念及方式,和家长一起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但我会不忘初心,一直坚持下去,一步一个脚印,一点一滴成长,用自己的爱呵护着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成才。
我自豪,因为我是一名教师;我追求,因为我的事业是教育。我愿和孩子们一起携手打败各类教育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