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四圣心源》精要(90)

《四圣心源》精要(90)

作者: 黄岐之 | 来源:发表于2023-08-24 07:57 被阅读0次

    《四圣心源》精要(90)

                  黄岐之

              “历节根原”

[摘录1] 历节者,风寒湿之邪,伤于筋骨者也。膝踝乃众水之溪壑,诸筋之节奏,寒则凝冱于溪谷之中,湿则淫泆于关节之内,故历节病焉。

[意义] 历节是风寒湿之邪,伤于筋骨。膝踝是众(人体)水之溪壑(溪谷),诸筋之节奏(活动规律所在),(筋骨)寒则凝冱(冻结)于溪谷之中,湿则淫泆(浸侵)于关节之内,故(患)历节病。

[感悟] 历节是风寒湿之邪,伤于筋骨。膝踝是人体水(液)之溪谷,诸筋之活动表现所在,筋骨寒则冻结于溪谷之中,湿则浸侵于关节之内,因此患历节病。

[摘录2]足之三阴,起于足下,内循踝膝,而上胸中。而少厥水木之升,随乎太阴之土,土湿而不升,则水木俱陷,于是癸水之寒生,乙木之风起。肉主于脾,骨属于肾,筋司于肝,湿淫则肉伤,寒淫则骨伤,风淫则筋伤。筋骨疼痛而肌肉壅肿者,风寒湿之邪,合伤于足三阴之经也。

[意义] 足之三阴(肾、脾和肝),起于足下,内循踝膝,而上胸中。而少(足少阴肾)厥(足厥阴肝)水木之升,随乎太阴之土(肾升脾升,肝随脾升,故脾升肾肝升),土湿而不升,则水木俱陷,于是癸水(肾)之寒生,乙木(肝)之风起。肉主于脾,骨属于肾,筋司于肝,湿淫则肉伤,寒淫则骨伤,风淫则筋伤。筋骨疼痛而肌肉壅肿是风寒湿之邪,合伤于足三阴(脾、肾和肝)之经。

[感悟] 足之三阴(肾、脾和肝),起于足下,内循踝膝,而上达胸中。而足少阴肾、足厥阴肝水木之升,随乎太阴之土(肾升脾升,肝随脾升,故脾升肾肝升),土湿而不升,则水木俱陷,于是癸水(肾)之寒生,乙木(肝)之风起。肉主于脾,骨属于肾,筋司于肝,湿淫则肉伤,寒淫则骨伤,风淫则筋伤。筋骨疼痛而肌肉壅肿是风寒湿之邪,合伤于足三阴(脾、肾和肝)之经。

[摘录3] 其病成则内因于主气,其病作则外因于客邪。汗孔开张,临风入水,水湿内传,风寒外闭,经热郁发,肿痛如折。虽原于客邪之侵陵,实由于主气之感召,久而壅肿卷屈,跛蹇疲癃。此亦中风之类也,而伤偏在足。盖以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寒湿,地下之浊邪,同气相感,故伤在膝踝。诸如膝风、脚气,色目非一,而究其根原,正自相同。

      凡腿上诸病,虽或木郁而生下热,然热在经络,不在骨髓,其骨髓之中,则是湿寒,必无湿热之理。《金匮》义精而法良,当思味而会其神妙也。

[意义] 其病成(患历节病)则内因(人体内因)于主气(在于气),其病作(发病)则外因于客邪(体外之邪客居体内)。汗孔开张,临风入水,水湿内传(湿随风而内入),风寒外闭(外感风寒),经(经气)热郁发,肿痛如(骨)折。虽原(因)于(在)客邪之侵陵(侵犯欺凌),实由于(实际是)主气之感召(召唤),久而壅肿卷屈,跛蹇( 曲腰高背)疲癃(瘸腿)。此亦(这也属)中风(病)之类也,而伤偏(病)在足。盖(太概)以清邪(雾露轻清之邪)居(在)上,浊邪(湿浊之邪)居(在)下,寒湿,地下之浊邪,同气相感(由相同之气化为),故伤在膝踝。诸如膝风、脚气,色目非一(外观症状不同),而究其根原,正自(恰好)相同。

      凡腿上诸(腿上之)病,虽或(是)木郁而生下热,然(但)热在经络,不在骨髓,其骨髓之中,则是湿寒,必无湿热之理。《金匮》义精而法良(医理精则治法良),当思味而会其神妙(应该思考而领其奥妙)也。

[感悟] 患历节病的内因在于气,发病的外因是体外之邪客居体内。汗孔开张,湿随风而内入,风寒外闭,经气热郁发,肿痛如(骨)折。原因在客邪之侵犯欺凌,主气之召唤,久而壅肿卷屈, 曲腰高背、瘸腿。这也属中风病,而病在足。清邪在上,浊邪居在下,寒湿,地下之浊邪,由相同之气化为,故伤在膝踝。诸如膝(关节)风(湿)、脚气,外观症状不同,其根原恰好相同。

      腿上之病,是木郁而生下热,但热在经络,不在骨髓,其骨髓之中,则是湿寒,与湿热无关。《金匮》医理精则治法良,应该思考而领其奥妙。 

[摘录4与(注释)] 桂枝芍药知母汤

桂枝四钱  芍药三钱  甘草二钱

白术二钱  附子二钱  知母四钱防风四钱  麻黄二钱  生姜五钱

煎大半杯,温服。

[摘录5] 历节风证,肢节疼痛,足肿头眩,短气欲吐,身羸发热,黄汗沾衣,色如柏汁。此缘饮酒汗出,当风取凉,酒气在经,为风所闭,湿邪淫泆,伤于筋骨。湿旺土郁,汗从土化,是以色黄。其经络之中,则是湿热,其骨髓之内,则是湿寒。法宜术、甘培土,麻、桂通经,知母、芍药,泻热而清风,防风、附子,去湿而温寒。湿寒内消,湿热外除,肿痛自平。若其病剧,不能捷效,加黄芪以行经络,乌头以驱湿寒,无有不愈。一切膝风、脚气诸证,不外此法。

      乌头用法:炮,去皮、脐,切片,焙干,蜜煎,取汁,入药汤服。

[意义] 历节风证,肢节疼痛,足肿头眩(晕),短气欲吐,身羸(弱)发热,黄汗沾衣,色如柏汁。此缘(这是)饮酒汗出,当风取凉(遇风凉),酒气在经,为风所闭,湿邪淫泆(恣意妄为),伤于筋骨。湿旺土郁,汗从土化(气),是以色黄(呈黄色)。其经络之中,则是湿热,其骨髓之内,则是湿寒。法宜(白)术、甘(草)培土,麻(黄)、桂(枝)通经,知母、芍药,泻热而清风,防风、附子,去湿而温寒。湿寒内消,湿热外除,肿痛自平(愈)。若其病剧,不能(没有)捷(快速疗)效,加黄芪以行(通)经络,乌头以驱湿寒,无有(没有)不愈。一切膝风、脚气诸证,不外(都是)此法(医治)。

    乌头用法:炮,去皮、脐,切片,焙干,蜜煎,取汁,入药汤服。

[感悟] 历节风证,肢节疼痛,足肿头眩(晕),短气欲吐,身羸(弱)发热,黄汗沾衣,色如柏汁。这是饮酒汗出,遇风凉,酒气在经,为风所闭,湿邪恣意妄为,伤于筋骨。湿旺土郁,汗从土化(气),汗呈黄色。其经络之中,则是湿热,其骨髓之内,则是湿寒。法宜通经泻热,去湿而温寒。湿寒内消,湿热外除,肿痛自平(愈)。一切膝风、脚气诸证,此法都有效。

(“《四圣心源》精要”文集为原创系列文章,版权所有,请勿侵权。)

相关文章

  • 2022.6.16

    四圣心源-阴虚

  • 2022-06-06

    四圣心源卷二-厥阴风木

  • 2022-06-10

    四圣心源卷二阳明燥金

  • 2022-06-08

    2022.6.7四圣心源卷二 少阳相火

  • 四圣心源

    《四圣心源》读书笔记 再次理解“中气不败,则人不死”。2016年下半年,有一个事件在微信朋友圈刷屏了:某个小女孩9...

  • 5.15四圣心源学习心得

    2022-05-15 5.15四圣心源学习心得 医学盛于上古,而衰于后世。今天我们共同学习黄元御先生的四圣心源,悉...

  • 学习四圣心源,这张表格必须熟记

    四圣心源卷二六气解中,有一张六气名目的表格,原图如下: 我们学习四圣心源,这张表格必须熟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

  • 《四圣心源》读法

    拟将此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读。建立一个有血有肉的分析模型,其中需有病脉证症于一体。 除理解升降的核心之外,另补五行...

  • 四圣心源节选

    大抵腑脉浮数,脏脉沉迟。仲景脉法: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腑,迟为在脏是也。盖阳外阴内,一定之理。 腑气内交,脏...

  • 四圣心源 卷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四圣心源》精要(9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fad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