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卖的是《未来简史》,吴军的《格局》,《商务印书社丛书》等挺有B格的书,都是我的菜,一边卖花,一边卖奶茶,还有文具,零食。
但是,我这种潜在的客户是不会去这里买的,因为我在网上打折季买这种书,只需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钱,而《商务印书社丛书》这种早就过了版权期的,我整个丛书电子书下载到电脑里好几年了。
所以说,商业行为,最重要的摸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只有那些买教科书的家长,才是实体书店的常客。
大数据说起来牛逼哄哄,说到底,无非搞清楚市场的脉络,城市潜在的流向,每一个消费者的需求。
人读书,大多可以参与大城市的大流脉,而创业,大多只能小打小闹,所以很多时候,人们都希望在大时代的浪潮之巅看了看最壮丽的风景,所以人才有读书的动力,不读书,就没有被需求的价值 。
说到底,和平时代的小市民,无非就这点扑腾扑腾而已,很简单的客观事实,世界喧闹不停,但对我这个个体有意义的,无非掌中书,脑中思想而已。
无形的码字,其实也是无形中的消费心理,读书百编,胸有成竹,自然下笔如有神,说白了,世界的历史已经在脑中建模,你只需要在脑子里稍加变种,就可以写出一个故事,说道理,也只是一个套路罢了。
凡人的极限,就是如此了。
当然这个书店的逼格,或许可以成为一个约会的场所,另类的餐厅?、
其实看书,工作,男女都和码字一样,不是数量的衡量,而是感觉对了后,敲起键盘不但不觉得辛苦,反而会有一种艺术创作的快感,这种自嗨产生的多巴胺,甚至比男女之事更有意思。
没有感觉为什么不码字,因为不爽咩,很简单的事实。
俺就是喜欢自由自在的任性活着。
人生诸事无常,白马过隙,唯一有意义的就是活在当下,存在即合理,合理即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