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近深秋,百花村悄悄披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外衣,草木凋敝,落叶铺满每条大大小小的街道,而百花却依旧摇曳生姿,并不会因为季节的变化而凋谢枯萎。
记得那日我乘舟驶离晨露百花坞,刚踏上岸,便看到天边一只通体赤红的巨大飞禽慢慢靠近,霎时间天色阴沉,花海之上海浪升腾翻涌,狂风席卷着乌云,雷声阵阵,仿佛马上就会有倾盆大雨,一泻如柱。不一会儿那飞禽便落在我面前不远处,细细看来,乃是百花村护村神兽“小花”。微风忘忧谷谷主,芳尘,一身淡蓝色道家长袍,手持一把拂尘,从鸟背上轻盈地落到地面,目光柔和地盯着我。
紫陌悠悠去,芳尘步步清。
芳尘入百花村之前曾在倾城山脚下一处道观中修道,师父说她勤奋有余而悟性不足,于是便入了百花村,想经历些镜花水月之事,增长些人生阅历。
“花海摆渡人将你渡到我面前,我渡你到远方去。”
说着一甩手中拂尘,将我一同拉到“小花”的背上,坐稳后向远处疾驰而去,半晌便盘旋在偌大的忘忧谷上空。弱翠般的竹林遮天蔽日,整个山谷显得十分幽深,偶尔会看到一两条小溪从谷中穿出,延伸到不知名的地方。
忘忧谷谷门用楠竹建成,刻有门联:“万竿翠竹扫去滚滚红尘,一溪清流奏出淳淳韵音”。
茂密挺拔的翠竹,曲折幽静的石板路,清澈蜿蜒的溪流,还有河边悠悠转动着的水车,掬一捧甘甜的山泉,便洗去凡世尘埃,宛若身处仙境。
芳尘将我领到山间一片密林内,大大小小千奇百怪的木屋竹园散落在林中各处。有的吊挂在树上,有的铺满溪水岸边,甚至有些贴附在断崖残壁之上,随心所欲,不受任何约束。
在我之前已经有六位自百花宴后便追随芳尘至此:昊柏,贤松,玥竹,采菊,温兰和丘梅。按照忘忧谷的规矩,新入忘忧谷者需结为师兄弟,并尊称谷主一声师父。
七人之中只有我跟昊柏,贤松是男子,而我来的最晚,便排行老七。
微风忘忧谷不像其它三处,有各自的专属职责。
春之晨露百花坞,纳尽天下奇花异草。一心钻研学问技艺,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一不精。百花村中人不论资历深浅,都必须每隔七日便去一次百花坞,听宋先生或其他前辈授课讲学。
夏之烟雨未了楼,专行那世间未了之事。平日与百花村外多有交流,搜寻世间有缘人。而“百花帖”、“百花杀令”等也让他们在村中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
之后便是秋之微风忘忧谷,在秋风萧瑟之中,远离世间诸般离愁别绪。平日我跟师兄师姐无非是修篱种菊,听师父讲讲道法,偶尔村中有什么大的集会,要提前收集各种花种,并精心布置花巷和百花潭。
最后一处,也是最神秘的,冬之暮雪天机坊——情报收集。平日里常很难见到他们的身影。他们往往隐藏于暗处,悄无声息却又雷厉风行。
我初来乍到,与百花村中大多数人不太相熟,平日里除了去百花坞听宋先生讲书,看子熙姐弹琴,或者到未了楼玩耍,大多数的时间就只是待在忘忧谷中,与山鸟鱼虫相伴。每日跟着昊柏、贤松两位兄长上山伐木,下海捉鱼。闲来无事,饲喂小花,日子过得倒也清闲自在。
忘忧谷后山有一山洞,内有一座祖师祠堂,藏着许多古籍文献,内容大多是记载百花村百年来的历史。历代百花村的村主也记录的颇为详细。此处由我们师兄弟七人轮流看守打扫。
一次我无意翻阅到一本黄色的古怪书籍,内容多是些风流韵事,以及不为人知的一段段往事,甚是有趣,不知真假,末尾署名是一个叫百晓生的怪人。我曾翻遍所有书籍,却找不到关于这个百晓生的任何记录。
日复一日,转眼半年已过,眼瞅着除夕临近,百花村上上下下忽然就忙碌了起来。
百花村每年有三次盛大的聚会,百花迎新宴,百花迎春会和百花离别酒。
而迎春会又位居三大聚会之首,可谓是重中之重。
一日,芳尘师父将我们七人凑在轩椽堂内,商议百花迎春会的事儿。
正堂之中,芳尘师父端坐在木椅上,拿着一把紫砂壶不停地摩挲着。
“再过一个月,就是百花迎春会了,按照惯例,四大护花堂都要出两个节目供大家赏乐,你们七人可否有什么才艺,到时候在大家面前展示一二。如若被村主看重,委以重任,我脸上也有光。”
“每年迎春会都是他们大放异彩的时候,我们忘忧谷总是沦为别人笑柄,这次一定要一雪前耻。”
大师兄浩柏一介儒生,闲暇之余喜欢分析天下大势,也爱写些兵法文章,偶尔会感叹生不逢时,愤世嫉俗。此刻闭目养神,一言不发,仿佛在思索着什么……
贤松兄自幼习武,端的是英气逼人,一双铜铃般的大眼睛,古铜色黝黑的皮肤,再配上一身腱子肉。他抬头看了一下其余众人,见无人应答,便站了出来。
“师父,我祖上曾出过一代枭雄,武艺十分了得,后来传下的一套功夫,我修改一二,唤作,三栀枭雄。我想与浩柏师兄还有苏师弟一同练习,到时候在村主面前大显身手,想必一定会惊艳全场。
师父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件事就交给你了。”
而四位师姐也从祖师祠堂中找到一本记载着晨露百花舞的书籍。
自那以后,我们七人一有空就聚在后山练习。夜以继日,乐此不疲。村中其他事,全然不知,也从不在意。
只是有一日我到百花坞听宋先生讲课,又遇那白衣女子,清冷无比,独坐林中抚琴。我不便打扰,正欲离去,不料与一人撞了个满怀。
正是那日在优昙花下的古怪男子,大家都他唤作“小七”。
他看了我一眼,打了个招呼便匆忙离去,不巧掉落在地下一卷画纸,我拿起来一看,画中女子倾城之貌,眉眼之间咄咄逼人,正是林中专心弹琴的女子,晨露百花坞的瑛夏姑娘。
百花迎春会如期而至,芳尘师父提前三天带着我们离开忘忧谷前往布置花巷和百花潭。
百花村当真是卧虎藏龙!
整晚最亮眼的莫过于被大家戏称为金童玉女的两位掌酒使。
两人自此以后情投意合,很快私定了终身。后来却发生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一年之后一人便离开了百花村,另一位从此也泯然众人,不问村中事,让人扼腕叹息。
当晚瑛夏姑娘的出场可谓是惊艳四座,飘飘然如天女下凡。琴音缭绕在整个百花村中,百花为之绽放,群魔为之狂舞。小七坐在角落里眼神似乎从来没有离开过。
天色渐深,宋先生像是醉了一般挽着子熙姐的手,宛如一对要好的姐妹,指着远处的花海,说着悄悄话。
花闻躺在百花椅上,用手扶着边角,昏昏欲睡。
而另一边,小七不知何时已经与瑛夏姑娘坐在了一起,两人有说有笑。
我偷偷跑到巫珩身边,也见到了好久不见的小月。自从他俩去了暮雪天机坊,似乎变的神秘了许多。
不知不觉,入住百花村已逾半年之久,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地方还能带来多少惊喜呢?那些疯狂背后的故事都有哪些呢?
只是今晚的月色太美,以后还需细水长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