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

作者: 威武大将军 | 来源:发表于2016-06-29 10:40 被阅读0次

    此刻正是春天,轻风从窗外吹来,摆在窗台的小盆玫瑰,绿叶温柔的随风瑟瑟抖着,猫放松的趴在地毯上,肉乎乎的肚子软哒哒的突出来,专注的盯着窗上不断摇动的树影。第三本崭新的《1984》摆在桌子上,我提醒男朋友翻开封面,看看我写给他的话。他盯着我潦草画出的桃心,高兴的像个小孩一样 。我俩决定每天朗读一小段,我练发音,他背单词,而这个故事正好也契合几天前我俩的讨论。

    两年前,我极度内向,害怕出国,对未来充满迷惘。两年后的现在,我即将毕业,同班同学都有了归宿,或是开始实习,或是旅行,每次打开Facebook,看大家西装革履,意气风发,从心底感到高兴。而我申请到了从本科就该读的梦寐以求的专业。虽然最终没有拿到现在就读学校的Offer,一切要从头开始,但是兜兜转转了这么多年,我终于站在了梦想的门口,不会再有遗憾。 我无法具体说清是什么改变了我,但是两年的留学时光,确是将我一点点打磨出了光泽。神奇的是,《1984》就像是一根线,穿起了我留学这两年最重要的三个时刻。

    前两天看到一句话,人与人之间最小的差距是智商,最大的差距是坚持,深以为然。我曾经也看着大神们的背影,深信这辈子不管怎么努力都不可能像他们一样优秀。一边心里暗暗着急,一边又觉得自己怎么努力都不会有用。而现在,我照样没有成为大神,但是我不再浮躁,我也不会再羡慕又嫉妒的仰望别人,把自己的每一个阶段都和别人比较。 我学会真正的遵从自己的内心,相信自己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第一次读《1984》是在出国前。那时候Offer已定,我用实习半年攒下来的钱去了尼泊尔。为了看日出四点起床饥寒交迫的爬山而生出的壮烈感还恍如昨天。在徒步的路上,最让我痴迷的不是鱼尾峰的日出,而是一起等着看日出的七十岁老奶奶带着她的两个孙子和狗。大家一起站在山巅上,捧着热奶茶咖啡巧克力,上面撒着肉桂,在热气下仰头望着,等着太阳向我们展示每一日从柔美的出生到壮丽的奇迹。而在前一天的下午,我和姐姐三点刚刚抵达休息站,山风凛冽,我们裹着大衣,坐在平台上面对着山涧,看着大风将天上的厚云迅速的推向前,而半隐在云层中的群山,幽深的绿意让我身上本就单薄的衣服更觉得无法抵御寒冷。而那浓重的绿色中,仿佛蕴涵着所有我无从探索的领域,仿佛所有我不曾亲眼见过的奇迹都隐藏在里面。我跟姐姐刚进休息站,瓢泼大雨裹挟着寒风倾盆而下。而半个小以后,我站在外面,夕阳就像柔美的橘黄色薄毯,温柔的覆盖住山下每一个人的世界。在山坳里,有一个小小的人类聚集区,平房中冉冉升起炊烟,在温暖阳光的抚慰下,大家安稳的继续的生活。我久久站在那里,看着夕阳一点点逝去,而下面的村庄一点点隐入深沉的黑暗中,心中的震撼久久难抑。

    回来之后,我坐下来决定好好读本英文书。还在本科的时候,下铺姑娘(她去瑞典读了交互设计,现在已经回国工作)推荐了《1984》给我。当时,这本薄薄的书花了我一个多月的时间。太多不认识的词要查,长句读不懂。不过,就这么磕磕巴巴的居然也读完了,虽然一知半解,情节乱七八糟的粘在一起。

    最后的这三个月对我来说十分痛苦。对于未知的恐惧,要长久离开家的痛苦,让我一刻不停的受着煎熬。难过,不舍,焦虑,害怕,各种情绪混在一起。这些在上飞机前的一晚达到顶峰。妈妈舍不得我,最后一晚跟我一起睡,也不知道睡着了没有。而我盯着窗帘后面城市夜晚的微光整整一夜,不知何去何从。

    第二天, 明明已经吃过了早饭。而在过海关前,妈妈非要塞给我一个煮鸡蛋,怕我候机的时候会饿。说来可笑,因为年轻人莫名其妙的自尊心,我死活没有拿,飞一般的跑进了海关。在去T3航站楼的摆渡车上,我知道我就此将要远离家乡,很长时间都不会回去了。那个时候心里想着,同车的人只要出差几天,甚至至多一个月,就能再次回家,而我,可能要离家一年,独自去一个陌生的地方闯荡,我甚至后悔自己做的决定,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逼自己出国。

    坐在飞机上我就开始后悔。三个人都没有好好道别,而且,那个鸡蛋包含着妈妈多少的关心。她一定也是太伤心我要走,无法在我身边,又担心我一个人在美国过不好,恨不得把所有的关爱都让我带在身边。在飞机上,我几次红了眼眶。

    到美国租住得公寓已经晚上九点,办公室已经关门,拿不到卧室钥匙,只能在客厅的沙发上窝一夜。从未谋面的两个室友,在我上了出租车以后就在楼下等着我,等我到了,立刻提过我的行李。进了家门,热乎乎的炒饭和炖牛肉摆在桌子上。南京姑娘说,猜我一路从另一个城市的机场过来肯定没吃到饭,特意留了饭给我。当时的我捧着碟子,拿着两支不一样的筷子,在两个姑娘还有些羞涩的友善目光和叽叽喳喳的谈话中认真的吃完了我在美国的第一顿饭。我的另一个室友是尼日利亚妹子,带着口语还不好的我俩买电脑,办电话卡银行卡,带我们去超市。住在一起的一年,我们一起聊天,吐槽教授,期末熬夜到两三点的时候推开对方的门互相打气。而留学新东方厨师学校名不虚传,我跟南京妹子用烙饼征服了白人姑娘印度小哥和台湾阿姨,而尼日利亚妹子则跟我们吃遍了周围的中餐馆。不知不觉的,我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多,我们一起看演出,去party,吃火锅,包饺子,而我也再也没有感到过我在离家的那一刻的彷徨。

    第一学期,不知天高地厚的我修了五门课。第一次选选修,我毫无经验,选了世界小说和文化人类学。而等我发现这个文化人类学的讨论课非常难的时候,我已经上了贼船下不来了(我读的学校的policy是过了第二周再退课就不能拿到学费全款)。每节课三到四篇论文阅读量,每两周一本书写读书笔记,每个人还要做一次课堂展示,这对刚到美国的我来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大四准备出国的时候,我和准备考研的好朋友们在图书馆扎扎实实的泡了一个月,托福成绩提高了小三十分,成绩不好不坏但也心满意足,甚至还有点骄傲。而彻夜赶阅读进度的时候我才明白,学习从来就不是为了成绩,而是为了自己而学。整整一学期我每天读阅读到半夜两三点,有时候还是无法完成五门课的繁重的阅读和作业量,只好第二天六点起床继续读,闹钟从半夜两点每隔半小时一个一直到早上八点。有时候实在太累,就趴在桌子上小睡一会。有时候读到半夜四点,外面天光开始发亮,我真的很想去踹教授家的门:“喂!都怪你布置的阅读!我还没睡呢!所以你也不许睡!”在这门课上,作为课上阅读,我第二次读了《1984》。然而在这之后,我又我选了他的另一门选修 。通过这两门课,不仅我的英语有了很大的提高,我的视野也大大拓宽。我才知道,原来有很多人过着与我完全不同的生活,感觉就好像我第一次睁开眼睛看到了整个世界的全貌。而这位教授则满足了我对一位好老师的所有期待,他重视我这个门外汉的每一次发言,耐心回答我所有的疑问,在写论文时,对我的论文题目和大纲一次次提意见修改。最后在他无比苛刻要求下,我终于写出了一篇正儿八经的论文。而在我对未来迷惘的时候,他认真的听我倾诉,给我建议,最后还为我写了一封举足轻重的推荐信。

    这两年的留学生活并没有把我变成大神,但是那些通宵的日日夜夜,旅行四处见到的风景,却让瑰丽的未来在我眼前徐徐展开。这段经历让我相信,每个人都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只要足够努力足够耐心。从第一次上飞机前恐惧害怕伤心到无法睡着,到现在读书,旅行,实习,大胆追求梦想,我知道我已经蜕变,我不再害怕面对未知,虽然感伤分离,但是我知道我想要的未来就在前方。患得患失与焦虑并不能改变任何事情,也不要因与别人比较而急功近利。只要内心努力,生活会以意外的方式回报,比想象的还要更美好。

    -原创首发于talketake,与原文略有修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98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ffx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