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与立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批判性思维工具,第2版 作者给查的保罗,Linda埃尔德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8次印刷。 36.7万字。
读这本书是为了刻意练习自己的检视阅读能力。
共用时1小时47分,其中包括27分钟的笔记时间。阅读时间为1小时20分钟。其中封面,作者,版权以及前言共用时17分钟,目录用时10分钟。
通过这27分钟的基础阅读。我基本可以判定这本书值得进行分析阅读,而且值得的高度是5分。
这本书的名字是叫critical thinking,tools for Taking charge of your professional and personal life.
批判性思维,掌控你个人生活以及职场生活的工具。这是我对整个英文名字的直接翻译,而中文名字把它叫做思辨与立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批判性思维工具。副标题我可以认同,主标题,思辨与立场还是有歧义的。
读作者:这本书是由两位作者合作而成的,呃,关于理查的保罗我是有一些认知的,它是批判性思维领域的权威人物,所以他写这方面的书籍,嗯是非常可信的,而且它关于批判性思维的书籍也不止这一本。
读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看起来应该是一本教科书或者是学术理论比较重的书籍。
读版次,这是这本书的第2版,可以说明,这本书是有一定的经典型的。第8次印刷,如果按每次印刷5000本来说,销售量大概是4万本。对于这种学术类的书来说,能销售到这个数额,个人感觉应该是比较靠谱的。
批判性思维在我的理解里,主要是讲如何应用辩证思考的方式,通过合理的推理判断,对一些社会现象观点做出更加符合理性的思考及判断的思维方式。批判性思维的主要用处在于培养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力,不盲从,不盲信。所以当看到书名的时候,我也把这本书理解为类似的书籍。
但读完前言以及目录之后,我对这本书的主旨有了完全不同的理解。
第一,这本书更倾向于以个体的自我反思为中心进行批判性思考。比如自我中心思维方式以及社会中心思维方式等非理性的思维方式对我们思考的影响。要做到批判性思维,就要规避这些错误的思维方式。就要对自己的思维方法进行监控,进行调整。这就是以人为本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解释批判性思维。
第2点是批判性思维,存在的目的。除了要做一个可以独立思考的人,作者更强调的是成为一个公正的人,有道德的人。这种公正性影响着整个批判性思维养成的练习步骤当中。
第3点呢,就是一本书可以被称为工具,必定是可以随时参与,按部就班来进行的。而在前沿里边译者也给出了很明确的介绍,这本书的实用价值非常高,因为书中不仅仅是在讲述理论,更重要的是给出了理论适用的情景。而所谓的情景就是我们日常生活化会遇到的事物发生的背景。
读目录 这本书被分为了15个章节,我把它分成了两个部分,1~7章是一些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的介绍,are 8~15张,更多的是情景应用。
呃,作者期望通过这本书将批判性思维的概念批判性思维的养成方式,锻炼步骤介绍给大家,并且希望读者通过养成批判性思维而逐渐成长为一个公正的人。
接下来是粗读全书,当然不是一字一句的读,而是以跳读的方式通过对每一张的粗读,大约掌握全书的重点内容,尤其是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了重点的阅读。初读也分了两个时间段,第1个时间段,用了37分钟,大约读了前6章内容。第2个时间段是用了27分钟,时间阅读了后面的9章内容。在前面的37分钟时间内,注意力是比较集中的,思维也是相对活跃的,但是在后面的37分钟很明显,自己的注意力思考能力都在下降。所以尤其是到最后4个章节的粗读可以说是翻了几眼。
在如何阅读一本书里说过,简氏阅读是有目的的,我们要带着目的和问题去读书。
对我来说简式阅读一本书,嗯要回答的问题有以下几个。
第一,这本书的主题跟主旨是什么?
主题如何进行批判性思维?
主旨:掌握良好的批判性思维可以使我们成为一个公正的独立的人。而批判性思维本身是可以通过训练达成的。书中提供了各种批判性思维的心里理论,概念方法,以及工具,根据方法可以帮助读者逐步养成使用批判性思维思考的习惯。
第二,判断这本书是不是真的值得进行分析阅读。
01.这本书的内容传递出来的知识价值等。
02.这些知识和价值,对我个体能够产生的作用。
从知识本身的价值来看,批评批判性思维讲的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且是一种培养人独立思考能力的思维方式,就是作为普罗大众来说非常欠缺的。所以本身这个主题是非常有价值性的。
对我个人的影响来说,因为我一直觉得,人的改变,首先是来自于思维的改变,通过思维的改变,然后影响人的行为。所以独立思考判断是非,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从我自身来说,这是一种需要终身习得终身练习的技能,而且是一种基础的,最基本的技能,所以我认为,它对我的相关性来说是非常高的。
第三判断这本书真正值得重点阅读的20%的章节是在哪一部分?
第6第7章的基本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任何新的理论或者是知识的学习,都少不了对其基本概念的掌握,只有彻底的了解了概念,才能真正的应用概念去理解观点逻辑等等。
而这本书最好的地方在于每一个章节,包括每一个小节或者作者认为非常重要的,呃,观点之后他都会有练习题。让我们去反思这个观点,跟现实生活的联系。怎么样去把这些呃,概念化抽象化,理论性的东西,真正的跟自己的实践结合起来。
所以我觉得这本书最重点的部分其实就是这些思考的环节跟部分。
第四这本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一级这些主要观点,大约是如何组织构造起来。
这本书的主旨就是介绍,嗯,如何一步步的经过练习,让自己成为一个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个体,而作者对于批判性思维个体也是分层级的,它分为了三个层级。最高的层级就是成为一个公正的人,这是作者希望我们能够真正做到最终达到的目标。
文章有一些对我来说印象深刻的观点。
第一,呃,判断思维的8个要素,这些要素的主要概念,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第二,判断思维的8个标准,以及这些标准和要素怎样相互配合,用哪些问题可以让我们去反省,真正的把要素和判断标准结合起来,运用到实践当中。
第三心灵的三个功能。思维情绪欲望。第三者之间也是相互制约的,比如说,我的思维认为这件事情是不好的,所以会带给我不高兴不快乐难过的情绪,而欲望代表的是我们将要进行某种行为的意图。
比如对很多年轻人来说,激情或者是喜欢是找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当他们遇到一个工作的时候,思维会思考这个工作是不是我喜欢的,如果他判定这个工作不是我喜欢的,那么他的情绪可能就是讨厌不接受。从行为上来说,他可能不会接受这份工作。
第四,呃,一个真正公正的人在认知方面的几个标准。比如说认知一致。就是当我们对一个事情进行判断的时候,不能双重标准对自己一个标准,对别人一个标准。比如说换位思考,就是我们要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这件事情的始末。比如说毅力,也就是说我们能够有勇气去挑战自己的认知信念接受,或者是改变自己,认知不足。
呃第五,呃,成为一个批判性思维的人,总共要经过,呃6个阶段书中详细的介绍了前4个阶段。无意识阶段,有意识阶段,初步改变阶段,进行训练阶段。总体来说,任何一个人只要愿意经过训练,都可以变成一个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
第6介绍了个人中心主义以及社会中心主义。We思维的坏处。以及我们如何对这些思维方式进行监控,改变,最终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批判性思维的人。
第五,这本书大约跟我有什么样的关系,会对我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
对我来说,嗯,通过粗略的阅读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影响是批判性思维,最主要的其实是能够嗯看清楚我们内心的一些思维偏见,嗯,能够公正的,呃看待客观的事物,进而做出公正客观的判断,最终让自己成为一个嗯,有道德的公正的个体。
第六判断如果要分析阅读这本书,阅读的时间,大约需要安排在哪个时间段?
如果要分析阅读这本书的话,按照我自己的预估,至少是需要两个月的时间。
阅读的具体时间会放在11月中旬或者是12月初开始,因为目前手头还有一些其他的工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