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存在于童年中的温柔
冯梦龙的《醒世恒言》中记载了一首江南民谣:“做天难做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秧要日时麻要雨,采桑娘子盼阴天。”所以,看到这本名叫《采桑娘子要晴天》时,真是好奇的不得了。一看作者,谈正衡,毫不犹豫,打开它。
这本书有三部分,第一部分,侧坐莓苔:第二部分长日悠悠;第三部分,季节之外。无论是哪部分,都是以主人公西宁的童年视角来描写的。所以,很多情节都不免粘上了一种很纯洁但又很怅惘的感受。
有些事,就是那样深深的植根于脑海中,历经种种,经久不变,可能是家乡的方言,可能是儿时的童谣,在不自觉间,在某种情愫的点燃下,一下子就复燃起来。
几乎每一篇的开端,都有一段童谣。这东西可真要命,只要是你小时候唱过的,一看到文字,滋溜一下子就能让你回到从前。“二月二,龙抬头,二月二里炒豆豆”,在那个物质有限的年代,二月二,顶好的能吃一整个鸡蛋,条件好的家里可能会炒黄豆,炒花生,条件不好的,玉米豆豆也很解馋。“三月三,照骚板,坏虫一扫光”,观音娘娘的生日,跟着妈妈姨姨们串亲戚,那时候的兜里好吃的可真多……
最好玩的还是童趣吧!这本书里有好多荒唐的趣事,有一件让我印象最深,就是给土地公公脸上放油包。看谁今年取得好运。为什么这么印象深刻呢?我小时候也做过这么一件大不敬的事。忘记是什么节庆了,跟着母亲去拜神,看到他那双小鞋非常漂亮,于是合谋和小伙伴们一起去偷了回来。半路被人骂着放回去,回家后害怕的不得了,那时候还不懂什么是“敬畏”,就是很害怕挨父亲一顿打。
之前读过谈正衡的《故园奇人不耕田》,里面写了好多人。他那种用很平淡的语气描绘出在乡村里那些很传奇的人物的手法,真让人着迷。讲故事一般,他淡淡的讲完了,但你还觉得没有完。
那些存在于童年中的温柔
冯梦龙的《醒世恒言》中记载了一首江南民谣:“做天难做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秧要日时麻要雨,采桑娘子盼阴天。”所以,看到这本名叫《采桑娘子要晴天》时,真是好奇的不得了。一看作者,谈正衡,毫不犹豫,打开它。
这本书有三部分,第一部分,侧坐莓苔:第二部分长日悠悠;第三部分,季节之外。无论是哪部分,都是以主人公西宁的童年视角来描写的。所以,很多情节都不免粘上了一种很纯洁但又很怅惘的感受。
有些事,就是那样深深的植根于脑海中,历经种种,经久不变,可能是家乡的方言,可能是儿时的童谣,在不自觉间,在某种情愫的点燃下,一下子就复燃起来。
几乎每一篇的开端,都有一段童谣。这东西可真要命,只要是你小时候唱过的,一看到文字,滋溜一下子就能让你回到从前。“二月二,龙抬头,二月二里炒豆豆”,在那个物质有限的年代,二月二,顶好的能吃一整个鸡蛋,条件好的家里可能会炒黄豆,炒花生,条件不好的,玉米豆豆也很解馋。“三月三,照骚板,坏虫一扫光”,观音娘娘的生日,跟着妈妈姨姨们串亲戚,那时候的兜里好吃的可真多……
最好玩的还是童趣吧!这本书里有好多荒唐的趣事,有一件让我印象最深,就是给土地公公脸上放油包。看谁今年取得好运。为什么这么印象深刻呢?我小时候也做过这么一件大不敬的事。忘记是什么节庆了,跟着母亲去拜神,看到他那双小鞋非常漂亮,于是合谋和小伙伴们一起去偷了回来。半路被人骂着放回去,回家后害怕的不得了,那时候还不懂什么是“敬畏”,就是很害怕挨父亲一顿打。
之前读过谈正衡的《故园奇人不耕田》,里面写了好多人。他那种用很平淡的语气描绘出在乡村里那些很传奇的人物的手法,真让人着迷。讲故事一般,他淡淡的讲完了,但你还觉得没有完。
读来可真亲切,这些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但,都曾经生活在我们的身边。而今,把门一关,只要室内有手机,真的可以做到与世隔绝。这种快乐,真是很难体会到了。
再者,也可以通过这本书去了解一下,每个节日的风俗习惯,这些在这本书里描写的很不错。腊月里的花灯、红灯,专门有篇目写。过年的准备,一进腊月就开始杀年猪,腊七腊八,腌鱼腌鸭,腊月二十边上打年糕,腊月二十四,灶王爷上天,腊月二十八,穷汉洗邋遢……这些准备是,让以前的“年”真的很有仪式感。而今呢?只剩下调休后能休息几天,亦或者是过年不回家,选择加班。不知何时起,过年真的没有那种很隆重的仪式了。
所以,偶尔看看这种文字,也能让自己回想回想过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