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到大都属于比较敏感型的人,用句不好听的话,实际上是属于有点“讨好型人格”的那种。
甚至在经商这些年间,依然没有磨炼出“脸皮厚”这项技能。
比如我不会晒自己「惨不忍睹」的跑步成绩,因为我经常看到其他人的配速都是6(分钟/公里)或者6以下。
而我属于跑步比较慢,又不经常跑的人,而且我挺担心别人的评论,比如:
我的走路速度都比你快
你什么时候能跑到配速7以内?
这还叫跑步吗?
运动强度太小了,没有效果哦
……
就是因为有诸多的顾虑,导致自己会发现很少晒自己,总感觉没有东西可以晒。
实际上,我并没有为自己打造一套正反馈系统,也很少跟别人产生良好的互动。
但作为一名想在销售行业做出一点成绩的人,脸皮薄是个要命的因素。
就是因为脸皮薄,才会非常在意别人的评论,或者担心自己发出的朋友圈没人点赞,也不会持续的在朋友圈里晒自己的成长。
最近看了一本书,是讲任天堂传奇社长「盐田先生」的,书名就叫《盐田先生》,书中是他对内讲话的合集。
其中有一篇是对新员工的寄语,特意提到,新员工要想成长快,就得让大家能放心的对他说:「你这笨蛋!」
他的逻辑很简单,如果新员工能让周边的人放心说出「你这笨蛋」,则能在很短时间内学到很多东西。
而另一个副产品是:他和周边人的相处也会非常轻松和谐。
这个逻辑让我有了更好的认知,其实暴露自己的缺点并不是那么难为情,反而一直隐藏着自己的缺点,却显得非常的虚假。
因为“隐藏”从某种意义上讲,我是不够真诚,或者对内在的自我不那么自信,也对自己的成长不自信。
接受别人的负面评价,其实也是自己成长的一次契机,特别是我们想在销售行业中有着比较好的前景。
不管我的朋友以后是如何评价我,是开玩笑似的说,还是严肃。
碰到这些评价,我都要坦然面对,一笑了之。
当然,我并非直接忽视这些评价,而是会反思自己什么地方可以做得更好,这些评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什么地方可能是大家视角不同或者误解。
但即使觉得是误解或者视角不同,我也不去辩解任何事情,我会说:「反馈收到」—— 这不是敷衍,的确我收到了反馈。
避免辩解什么,因为做很多事情的出发点着眼长期;从目前看,我就是一个浑身都是毛病的人。
但是我希望过一两年后再回顾,就能发现我当初坚持的理由。
时间会证明我们的坚持。
从人成长过程看,脸皮厚绝对是一个优点,而且是非常突出的优点。
它可以让人持续地「做自己」,而不在意他人的眼光;它可以让我与身边朋友相处地更融洽,而不是总是一副「不可侵犯」的严肃面孔;它可以让我成长更快,因为我总能第一时间听到负面评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