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子里瞬间闪过几个词:救援?推车?BBQ了?
等了漫长的时间后,我扫了下行程码,工作人员看后,果断劝返,因为是外地车牌,外省人员,河北的高速不让下,无论什么理由,都不允许下高速,但是还是给了个选择,找个朋友开证明来接。
眼瞅着还有50公里的续航,距离最近的服务区黄骅,也有20公里。行驶在这20公里中,我心里有一万个描述词,5000个是描述疫情的,5000个是描述政策的。唯独没有描述我的车的 。赌一把吧,愿赌服输,只要黄骅的服务区能充电,只要给我点能量,一会儿之后定会生龙活虎。
其实心里也打鼓,万一呢,万一呢?万一黄骅的充电桩也和海兴似的,不能用呢?万一和无棣服务区那样被封了呢?真有这个万一,我就剩下一个办法,找保险公司救援,找当地的朋友救援。不管哪个,都会因为疫情防控哦困难重重。
总算上天眷恋,竟然能充,虽然很慢。四十多分钟充了200公里,但已足够让我有机会挑选后面的服务区充电。
回顾整个事情的经过,虽算不上惊心动魄,但也确能让我记忆深刻。现在乐观点儿的分析,其实这个结果还是好的,因为当时如果我也进到无棣服务区后,大概率会被滞留在服务区。第二天返回路过的时候,这个服务区还是关闭状态,据说是里面检测出了一个小阳人,事发突然,临时封闭,所有人员不许进出。
知道了外省的高速公路不能随便下去,心里面不再抱有下高速去充电的希望之后,后面就顺利多了,凡事都留一手,有机会就多充,没机会也找机会去服务区休息一会儿。
如果说这次的经历一点防备都没有的话,那另一次更是毫无防备。
从河南洛阳到山西晋城,区区100多公里,仿佛在黑暗中穿梭了几个世纪。不得已,我关闭暖风,心里的那种沧桑不免袭来。此时距离目的地还有30公里,而车的剩余续航不到50公里,如果后面再爬坡,那注定就要在山洞中救援了。
过程是这样的,当时车还有300公里续航,对付这点路程应该是绰绰有余,毕竟4折的续航折扣我还没开到过,最高也不过是5折,更何况当时洛阳傍晚的温度在零下2度左右,控制好时速不会开不了120公里。然而,意料之内总有意料之外。意料到一两个小时到晋城后是晚上七八点钟,温度会降低到零下三五度,但没想到温度降到了零下十度。意料到车会很少,但没想到会这么少,全程也不过三五辆车。
在二广高速上,当我无视济源服务区之后,到目的地还有60公里,到晋城服务区还有50公里,续航里程还有200公里,一切还在掌握之中。
甚至当我看到“前方连续隧道19公里”时,除了惊叹之外,我还没有意识到这里的隧道和别处的有什么不同。当我还在庆幸第一次走这么长的隧道时,我已经在隧道中驰骋了。100公里的时速,看着隧道中静静地亮着的一排排的灯,心里在想青岛的海底隧道,也是这种感觉,只不过这样的隧道是一段一段的,有点和济青高速上的隧道类似,最长的也不过两三公里。
就这样行驶了十几公里,穿过了不知道多少段的隧道之后,我不经意间看了眼剩余续航里程,还有150公里,距离目的地还有50公里。一开始还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可突然觉得哪里不对劲儿了:刚才不还是200公里么?
未完待续……
注:文章中的部分数字,和实际略有出入,仅供参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