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了285个亿万富豪发现:富人吃的苦,味道不一样
昨天刷微博,看到这么一则热搜:中国亿万富豪有285人,平均年龄56岁,他们的财富共计9960亿美元。
事实上,这三个数据着实惊到了我:真的是贫穷限制了想象力。
26岁的我,和56岁差了30年。
但是有钱人的世界,依然距离我们十万八千里。
有人认为,自己没有成为亿万富豪,是因为年龄没到。30年以后,自己就算不是亿万富豪,但也能小有成就。
其实,我觉得这帮网友也是忒自信了。
富人和穷人的区别,表面上看是金钱、年龄的差距,实际上远不止。
更多的,是对风险承担、对努力方向的理解、和对资源整合的理解。
一句话,就是认知的差异。
有些人在20多岁一无所长,等到老了的时候,很可能依旧泯然于众人。
有些东西其实一开始就注定了,你能不能成为富豪,从现在就可以下结论,根本不用等到56岁。
屌丝不是没钱
是没有能增值的钱
吴晓波老师讲了一个故事。
他曾经遇到一个北京的出租司机小张,车是父亲传给他的。虽然家里有两套房,但是没有一丁点存款,都被房子和车子套牢了。
这位司机,生意好的时候月收入不超过6千,还得得养活两老和自己,典型的月光族,用他的话说:“就一屌丝。”
但是一说到有没有欠银行的钱,小伙子马上声如洪钟:“我们家那是既无外债也无内债,第一套房是全款,赚了这些年,第二套又是全款,咱不欠银行的。”
其实如果换一种理财方式:
时间倒退到十多年前,如果小张的父亲老张用按揭的方式购房,出两成首付,可以买两到三套同等面积的房子。
一套自己住,另外的出租,几年下来,钱就套出来了。
接下来,可以再去买房,或者投资一些理财产品,钱滚钱,老张家的财产性收入就会逐渐增加。
根本不会像现在这样财产被套牢,有两套房也跑不过通货膨胀了。
吴晓波老师认为,屌丝分为三种:
重度屌丝:没有财产性收入,只有职务性收入,而且银行负债率为零。
中度屌丝:财产性收入︰职务性收入低于1︰5,银行负债︰个人资产低于1︰5。
轻度屌丝:财产性收入︰职务性收入低于2︰5,银行负债︰个人资产低于2︰5。
一句话:越屌丝,越穷。
仅仅依赖打工,没有财产性收入,终其一生,也只能成为一个打工者,不可能成为富人。
这说到底还是风险承担的问题。
害怕承担风险的大多是穷人,哪怕有很多钱,也无法脱离穷人思维。
敢于拥抱风险的大多是富人,虽然他现在可能是个穷光蛋,但是成为富人只是时间问题。
穷人想的是有多大锅,就下多少米。富人想的是,想做多少饭,就去借锅和米。
连想都不敢想的人,这辈子也成不了富豪。
穷人不是不吃苦
是总吃没意义的苦
上周我和朋友一起逛街,走在路上被两个体型彪悍的男人拦住了。
其实他们是健身教练,一定要给我们讲讲减肥对女生的好处。两个人讲得慷慨激昂,最后来了一句:“夏天不减肥,女生徒伤悲。”
我低头看了看自己,再扭头看了看闺蜜,表面很和善,心里在骂人:“我们俩这叫胖?”
看着经受烈日暴晒的他们,对着来来往往的行人点头微笑又弯腰,真不忍心直接拒绝他们,最后草草拿了宣传单就走了。
他们这不算吃苦么?当然算。
可是他们这样的吃苦,只会让自己心累,并不会有任何人买单。
销售的第一法则,就是洞悉用户心理,掌握运营套路。
用户怎么想的?
胖女孩想要减肥,不胖不瘦的女孩想要健康,瘦女孩想要安全感,至于男生,只有一个愿望:远离油腻。
见人下菜碟,是作为一个销售的基本技巧,而不是像他们一样背单词般地一通讲。
用户觉得不符合自己的要求,自然对你没耐心,对产品没兴趣。
但是有点聪明头脑的人会怎么样呢?销售技巧只是基本功,营养学、心理学,解剖学,康复知识还有相关器械的运用,才是他们的重头戏。
嘴皮子,永远不是真材实料的能力。
一个做私教的朋友告诉我,一个健身教练60%的收入来自于用户的续费,而不是新用户的挖掘。
富人和穷人的区别不在于能不能吃苦,而在于吃的苦有没有意义。
最能吃苦的农民,一年下来的收入,也比不上口红一哥李佳琦一天的盈利。
富人大多吃脑力的苦,穷人吃体力的苦,而且年轻人轻易就被自己感动,觉得自己明明很能吃苦了,为什么还是没有钱。
而世界最残酷的地方就在于:别人不用吃那么多苦,还能比你更成功。
穷人乐于做加法
富人默默做减法
我们都知道,现在很多人都把微信朋友圈作为薅流量的战场。
无论是拼多多促销,还是公众号增粉,要不就是活动促销,反正你可以看到各种海报和链接在朋友圈刷屏。
但是有一个公众号,从来不刷屏,也不给自己打广告,它就是得到。
前两天听了得到公司首席运营官的一席话,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当大家都在刷屏和促销,而得到从来没有买一送一、买五送二的打折活动呢?
按理说这样更能增粉,也会增加APP的用户数,得到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听他一解释,我终于明白了。
所谓流量,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精准越好。
如果你花了大功夫,得到的却是不付费、没兴趣的粉丝,其实并没什么用。
看上去增加了一两千粉丝,实际上并不利于老用户的维护,和新课程的推广。
单纯靠流量推行活动,对得到这一知识付费的公司没有好处。如果想长远发展,就要用后视镜看问题:站在10年后再看现在。
“越多越好”是简单的加法思维;
“越长远越好”,看似做减法,本质上是给自己添加更有能量的翅膀。
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爱惜羽毛。
意思就是:
从长远发展来看,如果做这件事并没有什么好处,或者只有一点点好处,那就不要做了。
应该把80%的精力放在20%最重要的项目上。
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只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么做,对自己以后的发展有无用处?
这就是爱惜羽毛。
写在最后
看到这个亿万富豪排行榜,有些人调侃自己:时间还充足,还有30年,但是他们依旧没有任何行动。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差距,20岁就体现出来了。
56岁的时候,别人成了亿万富翁,而你可能依旧是被延迟退休折磨的中老年人。
说几个我身边的亿万富豪。
首先,真没有一个靠理财走上人生巅峰。
一个少年时代丧父,两次破产从零开始,每次都做到了亿万级别,且在不同领域。
另三个分别抓住经济风口:区块链,自创微商品牌,社交媒体。
一定要说共同点,就是从来不服输。人生给的任何考验,接的住。
另外,强大的人脉和资源整合能力,是你东山再起的关键。
简介:维小维,做投资的爽朗女子,有料的职场妈妈
○曾任四大、网易、宝洁等知名企业管理层
○ 10年名企CFO及投资高管经验
○财税投资领域行家,职场和管理领域达人
喜欢我的文字,欢迎到我的公号“维小维生素”找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