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重读《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

重读《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

作者: 大侃说 | 来源:发表于2022-11-29 12:59 被阅读0次

    划下一段文字,再去解读,记忆会更加深刻。很多时候,听课记笔记,但是之后不翻阅,不再重新梳理,那么听得课能留在记忆中的没有多少;同样,读一本书,有很多触动的文字,你划上了线,但没有写下这个触动,划线也会忘记。

    每天的写作,总结出一个规律。把任何让内心一震的文字,聊天,视频变成题材,不要思考适不适合,不管触动的深不深,是否能写下去,开头就好。这种习惯的积累,就会得到更多新知识,然后把知识落入行动,变成智慧。

    当第一次读时,没有读进去,就换一本。有的书读起来简单,有的书读起来困难。

    就像,没有一定的积累,读《当下的力量》、《臣服体验》、《能断金刚》、克里希那穆提系列等就不容易理解,遇到这样的情况,先放下。选相对容易的,比如《生命的重建》《遇见未知的自己》《感谢自己的不完美》《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等等,然后再拿起放下的书,读起来就简单了。

    一段时间后,再重读,感触会更深。查尔斯哈奈尔写到: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被我们冠以不同的名称,实际上这两个方面都是相互关联的,绝不是两个独立的个体,而是这个整体事物的两个部分。

    精神法则与此无异,就好像我们经常用到的两个词-----“知识”和“无知”,其实,无知是知识缺乏的一种状态,说到底是表达一个意思。

    同样的规律在道德世界中随处可见:“善”与“恶”,“善”是有意义的,也是可以被触摸感知的,而“恶”呢,无非是一种反面的状态,“善”缺席,就变成了“恶”,尽管有时候“恶”同样也是一种客观存在,但是它没有法则可循,没有生命,缺乏活力,总是被“善”摧毁,就如同光明驱走黑暗,真理打败谬论一样。当“善”献身,“恶”就会灭迹,因此在道德的世界中,只有一个法则,那就是“善”。

    这段文字似曾相识,2000多年前的老子已经告诉我们:“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异名”,这与查尔斯.哈奈尔写的第一段的意思是等同的。

    对于“善”与“恶”,老子在第二章写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天下都知道美是什么,丑自然就存在了;都知道什么是善,一定也知道什么是不善。

    事物相比较而存在,相对立而发展。从无知与知识;美与丑;善与恶,再去看待和爱的关系。有了爱才会产生美和善。

    丑和恶只能看到恨。但爱的对立面不是恨,而是抱怨,埋怨,批评,羡慕,妒忌,恐惧,愤怒。

    当放下这些,爱就会显现。自始至终我们都在学习与自己相处,执着于自己是对的,是无知的表现;学会了用正,反,合的角度看问题,就是把知识变成了智慧。

    写了这么多,都不是我的智慧,同样自己固守的观点和认知也不是自己的。只有不断的读书,把读过的和经历的相互融合,就会看见宇宙的规律,知道人生如何渡过。就像鱼一样,它在水中但看不到水;我们在道中,但看不见道,把书籍当成看得见的道路,走在上面,就不会迷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读《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fsd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