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声,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七八年前,我读他的《返城年代》,没有坚持下去,只读了开头的几个章节,觉得书中的生活跟我不搭。
电视剧《人世间》热播,我从书店借来他另外的小说。
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和命运,语言朴素平实,情感真挚浓郁,情节张弛有度,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感念苍生、悲天悯人的情怀。
这样的作品,生活气息浓厚,最能走进读者的内心,长久引起情感的共鸣。
生命老一岁,对普通的理解就深厚一分,我越来越喜欢从浮浅与卑微中,领会深邃与伟大。
《我的少年时代》讲述了他贫穷艰辛的过去。
一个穷人家的孩子,住在破旧的泥胚房里,穿着补丁连补丁的衣服和露出脚趾头的鞋子,吃的是窝窝头和野菜汤……整日被咄咄逼人的穷困鞭打得狼狈不堪。
一个人的童年和少年,如果能过得无忧无虑,被富裕的生活所宠爱,固然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令人羡慕。
然而,如果一个人的童年和少年不是这样,也不必看成很不幸,更不必耽于自哀自怜。
有的人,对于他贫穷和困苦的过去,羞于启齿,不愿意承认,并且竭力地逃避,甚至加以鄙视。
有的人,以贫穷为动力,勤勉上进,奋发图强,并且对困苦的过去永远保持感激之情。
显而易见,梁晓声是后者。
“我的童年和少年,教我较早地懂了许多别的孩子尚不太懂的东西一一对父母的体桖,对兄弟姐妹的爱心,对一切被穷困所纠缠的人们的同情,而不是歧视他们,对于生活负面施加给人的磨难的承受力,自己要求于自己的种种的责任感,以及对于生活里一切美好事物的本能的向往,和对人世间一切美好情感的珍重…………”
这段文章大篇幅引用,更多的是一种感动,感动于对平凡生命的体桖,感动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感动于对美好情感的珍惜。
如此说来,穷困对于生活,不是全然无益的。
生活将穷困施加某人身上,同时赏赐给某人以抵抗生活打击的能力,以及对世间种种美好的珍惜与感动。
倘若不是,那么,生活施加的贫穷和困苦,没有任何营养和促进,便是错付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