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的意识是根据个人行为的刻意练习次数影响的,我们要改变思维,就需要让好的观念种到大脑里,形成习惯,经过无数次的刻意练习,让大脑形成下意识的反应。
比如之前我习惯晚睡晚起,要建立早睡早起的习惯,前期运用意志力坚持一段时间早起后,现在我的生物钟到点自然会醒,自然身体对于固定环境的下意识反应。
人是有惰性的,我们往往会高估自己的行动力。比如为什么一个人读书就很难坚持,跟着团队读书,反而促进个人的行动力。人群居动物,都有被认同的需求,情感上不愿意被团体所孤立。
意识到自身的问题,找更好的机制促进自我的良性成长。比如我们要完成100天的日更计划,有时我们可能会陪家人吃饭到很晚,有时可能会加班到很晚。
人在疲惫的状态下,大脑会想要得到休息,放松,这时我们很容易给自己找借口,今天累了,明天再做吧,有一次就会有二次,时间长以后内心就会想要放弃。
这时需要鼓起勇气,告诉自己,完成才能去休息,这是你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当你打开文档开始写的时候,你就已经克服内心的恐惧。
很多时候是思维没有进行深入下去,只要稍微转个弯,就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这是因为我们很少去为事情赋予特别的意义,或者大脑没有形成深入思考的机制,同样需要我们走一遍思维都过程,大脑就会形成强烈的意识。
比如我喜欢写作,那写作对我来说的意义有哪些?
001.我的终极目标是知识变现,这个范围太大。
002.从写作中梳理自己的想法,让目标变的更清晰。
003.增强个人的思考能力,让选择拥抱更多的确定性。
004.写作可以帮助他人表达个人的声音。
005.写作可以结交更多的朋友,增强个人的影响力。
006.写作让我享受孤单。
把它写出来,是再梳理个人思绪结果,写出来可以加强大脑的意识,从杂乱无章中拆解出本质问题。
我看书很少做笔记,后来我意识到这样无法形成个人的知识体系,我的想法都是发散的,很多都是天马行空,脱离实际的情况。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接受到新的知识重来没有整理过,只是把它丢到角落里。只有到自己要用时,就拼命去回想。
如果从一开始我们就有一套自己的知识体系,从基础概念可以做到举一反三,这是知识与体系之间的关系。
结合不到自己的经历,大脑的意识就会单薄,在加上我们又不回去复习,7天后我们自己都全部忘光了,这哪来的内化呢。
所以我们需要不断行动的过程中,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理顺自己模糊的思维网络,就跟大树一样,分为叶子,树枝,树干,树根,每个都各司其职,维护系统的运行。
找到思维盲点,慢慢将它调整过来,让好的习惯去替换坏的习惯,当我们身上都是好的习惯时,自然会发现大的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