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不去QQ空间了,或许不是大资料包微信无法发送,可能都很少用Q了。好巧,QQ提示:那年的今天。好奇心使然,点了进去,原来是2017年3月20日的一条说说。
“说话太凶了,吓到办公室的人了吧~还是那么急躁呢?事后说起来,好羡慕同事说话总那么温柔和淡定从容~学习说话的艺术”。
恩,下面还有人点赞呢。瞬间陷入了短暂的回忆,当时发生了什么,让我写下这段文字呢?
那应该是深圳大空港项目集中办公期间,原计划是在云南鲁地拉待一个月,没几天就被派到南方去做新业务。那会项目部成立不久,大家都没做过这个项目,算是新手,都在摸索。我的搭档是个海龟,就是“说话总那么温柔和淡定从容”的那个同事。我遇到紧急的事情容易急躁,说话就很自然的有点快、声调也高,听起来也不太友善,他和我形成俩鲜明的对比。他说话慢条斯理、柔柔弱弱,从没和人红过脸。很多时候我和他讨论工作,别人看着都是我在欺负他。哎,其实,真的没有,很多时候我都说不过他。但不管怎么着,外面看起来应该都是我比他凶的样子。提到的“说话太凶了”,我也俨然想不起来,说话对象是谁,是搭档?或者是项目设总?而奇怪的是,想起那段时光的这一刻,我的脸上带着笑容,怎么也想不起来自己生气的样子和场景。相信当时写下这段文字的自己肯定是生气里又带着点后悔,因为前些日子在微博里吐槽“又抬杠了!还是继续修行,控制脾气!”。啊哈,这是我典型的作风,说话冲动事后又后悔。对比两个时间段的记录,“学习说话的艺术”显然是流于形式,丝毫没有改善,但那一刻自己也是真心的后悔。
这两年我的性情基本没有改变,事后的处理方式也是依旧没变,但我能感觉到自己和它们已经达成了一种协议,争吵后能理解彼此,能原谅自己和对方。烦恼和抑郁都默默的写在微博或微信里,记录下的文字,那就是一种仪式,告诉自己已经过去了。真的很神奇,回忆里的文字也变了模样,随着你的心境越来越淡,偶尔还有点欢乐的气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