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0岁的女儿想“自杀” (一个父亲对教育的思考)

10岁的女儿想“自杀” (一个父亲对教育的思考)

作者: 诗心琴韵 | 来源:发表于2018-03-01 13:08 被阅读0次

     (一)

    昨晚,女儿跟我们抱怨,上学太累了,她都想自杀!

    我虽然心里一紧,但是看到她不像是很认真的样子,于是不动声色地问她:“你打算怎么做呢?”

    女儿说:“我找了一圈,教室里什么危险的东西都没有,除了图钉”,她做了个夸张的手势,“满墙都是图钉!我就拿图钉来戳自己的动脉,或者自己的脖子,然后血一飙出来,就over了!”

    我笑着说:“这太疼了吧,再说一个小口子,什么时候才死得了啊!还有其他办法吗?”

    女儿说:“那我还有另外一个办法,图钉上都生了绣,我戳个伤口感染破伤风,也可以over。”

    我和她妈妈都笑了:“你的抵抗力那么好,也不一定就会得破伤风啊?还有吗?”

    “那我还可以拿图钉来钉自己的心脏!”女儿用手比划着,“就这样,一直钻一直钻。”

    我和她妈妈都大笑起来:“你那么多肉肉,钻得透吗?再说,你那么怕死。”

    女儿也想不出辙了。

    最后我们在大笑中结束了对话。

    虽然在笑,可是我觉得一点也不好笑,甚至有些愤懑

    在三年级之前,女儿是最喜欢上学,最喜欢读书的。每天早上都象打了鸡血一样,早早地就爬起床,还要催着妈妈快一点。放了学问她,今天在学校过得怎么样?她总是说,很高兴啊!然后会给我们讲一大堆老师同学的趣事。晚上睡前,还会主动拉着我们给我们一篇一篇地读课文、背古诗,声情并茂。

    可是,不知不觉地,她回家后总是说累。晚上的作业做到很晚,除了吃饭的40分钟,在睡觉前几乎没有休息时间。早上也总是睡不醒,喊都喊不动,好不容易坐起来,闭着眼睛,带着哭腔,喃喃自语“我想睡觉,我想睡觉。”她也不再喜欢读课文,或者说她根本就没有时间。只有做不完的卷子、卷子。有一段时间,她甚至失眠,晚上怎么都睡不着觉。有时候,我就陪着她睡,等了半个小时、一个小时,我一起身,她又迷迷登登地说:“爸爸,你去哪儿?”

    说起来,全是泪。

    有时候,时间太晚了,作业还没做完,我会跟她说,你放心去睡觉好了,我来帮你做。

    不是我们不知道学习的重要,不是我们不知道不应该替孩子来做她应该做的事儿,更何况还是学习。

    可是一个孩子为了学习,把身体和生活的乐趣都牺牲了,值得吗?

    这不是我们想要的教育!

    教育不应该是对一个孩子过度的压榨,使一个孩子丧失对知识的兴趣和乐趣甚至让一个孩子的天性灵性过早地泯灭。

    在一个漂亮的考试分数,甚至通过长时间倍感痛苦的学习而考上一所好大学和让孩子在生活中感受到世界的美好,收获内心的丰富,学会独立思考自由意志,成为一个有价值观、健全人格、智慧的人之间,我选择后者。

    (二)

    回到我的女儿,我们对她的培养,是相对宽松的。而她读书的学校,还是在一个以素质教育、国际化教育而著称的学校,从校长到老师,教育观念都很棒。

    所以,一定是整个社会对于教育的认知或者氛围出现了问题,即使是一所以关注孩子的成长为根本的学校,也不得不屈从于某些看得见的看不见的“指挥棒”。

    这个“指挥棒”是什么?

    不是高考,高考只是异化了的中国教育的一个最典型、最集中的“符号”。

    高考所呈现出的异化,只是整个社会甚至全世界的一个缩影。

    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功利社会”。

    “功利社会”对人的评价标准就只有“成功”或者“失败”。

    这样的评价标准之下,社会就只需要一种人——“有用的人”。

    那么“无用的人”就理所当然成为全社会所唾弃的对象。

    无用,就该被淘汰!

    无用,就是你懒惰!

    要么狠,要么滚!

    给自己一片没有退路的悬崖,把自己逼上巅峰!

    这样的逻辑之下,每个人都只会死死地盯住“名”“利”两个字。当然,就造就了无处不在的“伪中产的焦虑”,被群嘲的“中年油腻男人”——你敢不努力吗?

    而压力往下传导的结果,就是连孩子们天性中的玩耍都一定要被赋予“意义”和“价值”,而无端浪费周末节假日的每一个小时都会成为父母心中的负罪感。

    于是各种鸡血文不断地给家长开出药方。

    “你的孩子不优秀哪里来的自信”

    “哪有什么快乐学习,别再上西方的当了”

    “错过孩子大脑开发的黄金期你一定会后悔”

    各种培训班如见缝插针

    “六十天搞定英语”

    “三招写好满分作文”

    “金牌名师教你学数学”

    ……

    其中,最为极端的表述就是,别让你的孩子输在子宫里!

    这些药方,都指向同一个症结——成功!成功!成功!

    说实话,这些东西除了推高学区房的价格,养活了一帮以家长的焦虑为营销目标的机构之外,有多少人真正在关心每个孩子独特天赋和多元成长?又有谁能认真听听孩子们的想法?

    成王败寇,这就是我们这个世界的底层逻辑。

    这样的逻辑,造成了教育的极端功利化,教育只管象流水线一样培养“有用的工具”,至于人本身的命运、情感、灵魂、生命状态等等,都不是教育主要关心的问题

    这种教育之下,所谓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理性的冷血动物”都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这是现代人类集体面临的最大困境与悲哀。

    更为悲哀的是,你明知道这样不对,这样总有一天会把人逼入死角,可是你还是只有疲惫不堪却咬紧牙关跟着玩下去。

    因为,你输不起!

    (三)

    成功是神马?

    当大官,赚大钱,住豪宅,开豪车,出入名流,前呼后拥,这是大家公认的成功!而且是全社会越来越趋同的成功标准。

    可是从这样的标准里,你看到了一条关于“人”内心的东西吗?它们全是感官享受。

    即使是那些看起来很成功的家伙,扪心自问,他真的觉得自己活得象个“人”吗?

    所有的教育,都在教我们接受“功”“利”两个字。成功就是一切,而唯独少了“价值”两个字——作为一个“人”的价值——幸福、美德、真理、正直、真诚、友善、宽容、丰富、独立、情感等等。

    即使退一步说,你的孩子没有考上一流大学,没有一个“金饭碗”,没有世人所羡慕的“成功”,只能普普通通过一生,那又怎样?起码他不会是同住一个屋檐下却无话可说,出了国之后就立即拉黑父母,除了要钱就跟父母没有任何交流甚至向父母挥刀相向、视若仇寇的那个“最熟悉的陌生人”。

    特别是当世界上每一个所谓的“成功”都没有一个固定的范式或者说每一个“成功”的人都不可复制,我们又凭什么拿一个所谓“成功之道”,来规划孩子的一生?

    而可悲的是,在这所有事情中,父母、老师、社会都是合谋者,唯独孩子是那个被剥夺了参与权的“置身事外”的“当事人”。

    (四)

    还记得吗?在希腊德尔菲的阿波罗神庙入口处刻着的那句神诫——“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点出了教育的根本——生而为人的根本——使人成为人!

    成为一个人,我们需要的不仅仅甚至不主要是专注于对身外之物的追求,而应去改造自己的灵魂,追求真理、智慧、品质。

    孔子也说“君子不器”。

    人不能只是一件有用的“器物”。他来自于自然,具有动物的天性,会哭、会笑、会累、会思考、会审美、会爱人、会痛苦,真诚地去度过自己的一生,就好。

    因为有孩子,我听了许多TFBOY的歌。最喜欢的一首是《不完美小孩》。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也不可能有一个完美的模型,我们没有必要去做别人。当父母、老师在他人的眼里都是不完美的时候,我们有什么资格去拿一个貌似完美的模子来“削足适履”,要求我们的孩子成为我们心目中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世界绝不存在完美的人。

    更何况那个人是你的孩子。

    所以,我们需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善待世界的不完美,也尊重孩子的不完美,承认孩子间天然存在差异,允许孩子犯错,关注孩子的情感、审美、人格、理想、价值、思考等等一切与“人”的精神相关的东西,甚至仅仅是“有趣”也很好,正把孩子还原成一个“人”,他不是谁的附庸,他不承载着谁未完成的梦想,他不是家长和老师拿来炫耀的“产品”!他只是他自己。

    这是一种教养,也是一种能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0岁的女儿想“自杀” (一个父亲对教育的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fyg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