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兼职人员占到就业比例的超30%,而中国仅13%左右。随着共享经济及“互联网+”对各个行业的渗透及国内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兼职会成为未来的主流工作方式,灵活的弹性用工也会成为企业人力成本优化的必然选择。
一、兼职的本质,是共享经济
兼职的本质是“剩余时间的交易”,属于共享经济的概念。传统的用工方式一方面是企业大量的剩余工作需要人来做,另一方面是个体有大量的空余时间不创造价值,但由于这两块都太过长尾和碎片,在过去无法批量对接。近年来,随着劳动人口减少、产业结构调整等大环境的变化,以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就业观念的改变,企业的弹性用工需求越来越强烈,个人碎片的空余时间也会变得更多,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巨大的个人空余时间和企业的弹性用工需求可以进行高效对接,雇佣方式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不难想象这会是个巨大的机会。
二、行业潜力无限,未来将诞生巨头
在固有的观念里,认为兼职这件事很小众、市场不大,主要还是没有对兼职这个行业做过深入的分析,没有对未来的趋势进行科学的预测。以美国为例,自由职业者近35%,也就是说100个人里有35个人是通过兼职的方式完成就业,中国的发展趋势也将如此,更何况我们的人口是美国的四倍还要多。而兼职市场细分下来其实是包括社会临时用工和大学生兼职社会临时用工的市场存量在4000亿人民币左右,大学生兼职市场存量在200亿人民币左右,整个兼职的盘子逐年走高。中国有4400万大学生,八成以上学生有兼职意愿,酱油兼职之所以选择从大学生兼职切入,也是因为学生有着地理位置集中、互联网普及度高、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特质。随着企业和个人需求变的越来越强烈,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兼职行业内将会诞生全国性乃至世界级的品牌。
三、多种模式PK,交易平台突围
结合行业状况来说,目前有三种模式,一种是信息平台模式,只提供兼职信息的服务,本质上是流量的生意;一种是重人力服务模式,通过自建线下团队来提供人力外包服务,本质上是传统的人力中介;第三种就是酱油兼职采取的“交易平台模式”,通过信息、服务、评价、回访四个环节改造传统兼职流程,学生和商家像卖家和买家一样在平台上完成交易,从实践来看,这种模式轻重适度,最容易在保证用户体验的同时快速规模化。
四、行业竞争加剧,即将出现洗牌
随着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团队像雨后春笋一样涌现,很多团队在运营了短短几个月时间就死掉了,足见竞争的激烈。不同模式之间的竞争是战略上的竞争,而同种模式的竞争则更多的是战术、执行的竞争,在兼职这个O2O的业态中,线上线下团队的高效配合尤为重要,团队成员要能打硬仗。如今在资本寒冬期里,靠融资“烧钱”的模式已经不再适用,探鹿的出局,为兼职行业的创业者敲响警钟。兼职行业的洗牌中,能够生存下来的团队必须在团队管理、市场执行、校园运营等多个方面经得起考验。
五、行业最高原则,是利他精神
兼职涉及到就业,是个巨大的市场也是个民生工程,只有服务好劳佣双方,提供靠谱的服务,让用户获益,兼职平台才有持续发展的可能,一味地“注水”、烧钱也不过是饮鸠止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