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在乎的,往往是最无知的。
因为太在乎,就会主观上陷入急迫,急迫就会妨碍理性思考,从而茫然,即便不会变成白痴,至少更加愿意相信奇迹,既然奇迹会发生,那么过往的基本认知,便在瞬间土崩瓦解,荡然无存。
那人最在乎什么呢?
先不要说亲情之类的,那是废话,除非丧尽天良的人,否则,正常人的情感都是差不多的,仅仅客观上而言,人最在乎东西,至少有这么两样:生命与金钱。
既然如此,我们在经济学上得出的结论,也是我们一直不断申明的,那就是人在几乎所有的情况下几乎都是利己的,即便是多么那些确实令人崇敬的行为与事件,也几乎是饱含利己因素的。
举一下几个例子:
1.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看似一件品德高尚的举动,当然,从弘扬社会道德与人文关怀的角度来说,也确实是高尚的,是值得歌颂与推崇的,这个暂且不谈,仅仅就行为人而言,当然是出于利己的,原因有二:第一,他基于自己的价值观,认为给老人让座是正确的行为,那么他便不会刻意违背自己的人生准则,否则对他本身就是一种痛苦;第二,即便他并非心甘情愿,但至少也不愿让周围的人群觉得自己是一个没有道德修养的人,与那种否定评价隔离开,本身也是利己的。不管出于怎样的目的,至少客观上,这种行为形成了双赢,老人有了休息的闲暇,年轻人有了利己的快乐。
2.超市经常会有特价的商品,甚至低于你周边所有商家产品的价格,超市会把这样的方式描绘成回馈客户,但实际上,当你进去超市后,也一定会选购其他商品,而其他的商品可是有利润的,这样,很多顾客会定期冲着打折商品而来,甚至在不经意地情况之下,购买了比原先生活所需更多的商品,然而,商家除了促销什么都没做,而顾客确实心甘情愿地蜂拥而至。
以上说的,都是极其简单而基本的道理,笔者也无心不厌其烦地赘述,真正想要表达的,只是一句话,每个人,在面对利益的时候,一定是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的,当然,这绝对不能仅仅被描述成自私,非但如此,这样的心态与出发点是绝对值得提倡的,只不过国人自古以来对商人有了畸形的偏见,便有了很多不雅的词汇,无奸不商,无利不起早等等。
其实我们完全应该换个角度来思考,如果我们明白并坚信这个道理,或许可以上一些当,少吃点亏,譬如借钱(或者融资)进行生产投入,A银行给你利息低于B银行,你会向哪家银行借钱呢?如果一个项目,我完全可以独立完成,我会选择邀请别的公司或者合作伙伴与我分一杯羹吗?
市场经济下,我们需要记住两个最最基本的问题,一个是合作,一个是交易。
合作,是因为有合作的前提,是彼此都缺少对方拥有的东西;而交易更是如此,你得到你想要的,我得到我想要的,仅此而已,如果每个人都拥有别人拥有的,那合作与交易的关系也差不多到终点了。
最后,回到我们的主题,希望在哪里?
这个问题令我想一个小时之前在火车上的场景,天色渐渐黑了,窗外是看不见的风景,而我们走向何方?我们应该问谁,问你自己手中的指南针,问太阳升起的地方,而不是单纯地问周围的那些人们,因为他们中间,或许有人喝多了酒,有人看中你身上有价值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