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在想,如果我的强大的记忆力可以放在学习上,用在知识学习上,我想现在的我应该会过得更加的好。也许存储在脑海里的知识,可以转换为智慧,转换为财富,转换为资本。
昨天跟有个朋友在聊天,说起了过几天就是工作一周年的日子里。他惊讶于我能够清晰地说出了是哪一天,并且那一天的情景描述得很清晰。我想,每一个重要的日子,应该都会记得,并且把那一天的情景牢牢记住在心理。
每一次跟朋友聚会,总能清晰地帮助大家回忆之前一次做过的事情,某年某月某一天我们一起看来哪场电影,去了哪儿玩耍,那天谁做了什么事情。
每一年,总会在某些特定的日子里回忆某些事情,这样一年一年下来地回忆,发现到最后,仍然记得的人也只剩下自己了。
认知心理学按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方式的不同以及信息储存时间长短的不同将记忆分为三个系统:
一、瞬时记忆(感觉记忆):分为图像记忆和声像记忆
特点:鲜明的形象性;容量大,保留时间短;当意识到瞬时记忆时,信息就被转入短时记忆
二、短时记忆
特点:容量有限(7 +-2个组块,);语言文字的材料的短时记忆中多为听觉编码,非语言文字的材料主要是形象的记忆;记忆的信息是当前正在加工的信息,因而是可以被意识到的;信息经过复述,都可能转入长时记忆
三、长时记忆(一分钟以上)
特点:数量无限;记忆编码分为语义编码和形象编码;一般意识不到;遗忘或因自然衰退造成、或因干扰造成(前摄抑制、倒摄抑制);系列位置效应分为首因效应或首位效应(开头)和近因效应或新近效应(末尾效应)
心理活动是否带有意志性和目的性分类,可以将记忆分为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两种。
结合记忆过程,还可以进一步分为:无意识记、无意回忆、有意识记和有意回忆四种。
①无意记忆:没有任何记忆的目的、要求;没有做出任何记忆的意志努力;没有采取任何的记忆方法;记忆的自发性,并带有片面性。
比如我们的生活里,有一些东西我们并没有觉得很特别,没有要求自己要记住这个时刻,但是却记住了。 就像是大学开学第一天舍友们见面的场景,即使6年过去了,还是那么的清晰。
②有意记忆: 有预定的记忆目的和要求;需要作出记忆的意志努力; 需要作出运用一定的记忆方法;具有自控性和创造性。
比如对于知识的记忆是带有预定的要求,比如领导交代的需要完成的事情也如此。会利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记忆记住,从而达到目的。
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是相辅相成的,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符合这些条件: 第一,实践或认识任务的需要是两者相互转化的根本条件。第二,信息强度的变化是转化的重要条件。第三,人的主观处于何种状态是转化的重要条件。第四,所掌握的记忆技能的熟练程度是转化的必要条件。第五,精神高度集中,然后思想放松,常常是有意记忆向无意记忆转化的有利时机。
记忆太好可能会造成负荷太重,你会发现某些在意的时刻,渐渐地记得的人只有自己,你会发现自己深刻记忆的东西在别人眼里居然一点儿印象都没有了,你会忧伤很多原本是共同回忆的时刻居然已经在他人的记忆力消失了。
最怕回忆突然来敲门,最怕那些本该忘记的东西,却被如此深刻地记忆在脑海里,却被不断地在生命里翻滚。
假若可以,多希望记忆用在的是重要的有意义的事情上,多希望可以记住的是知识,是技能,而减少一些关于情感的东西。负荷太重很难前行,负荷太重太难容纳新生活。
记得该记得的,忘掉该忘掉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