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这种观点的父母,肯定有亲身体会,才会产生这样的认知,这毫不奇怪。老人付出精力和财力的百分之百,却换来的百分之三十或更少的回报,甚至会遇到寒心的待遇,这些都有可能,不足为怪。
古往今来,特孝顺的人及大逆不孝的人都不太多,一般人占百分之七八十,这是社会常态。
如古代的割己腿肉让馋嘴父母吃,卧冰求鱼孝父母的是少数,打母虐父的也不多。前者令人敬仰,但做到的不多,后者丧天良母打父的被世人鞭笞,杀父母者被法律制裁。
养儿防老,是传统观念,是人类生存的必然,不然老无所依,晚景凄凉,后继无人,人类要绝迹。这是自私的,又是人类生存延续的必选之策。
青壮养老,这是报恩举措,也是晚辈作表率,自己到老时有所依,有所安。这是相互的,不存在吃亏粘光之说。
老少都能快乐无忧,就是互助扶持,也是社会分工,也属自私本能。
论社会分工及责任担当,父母付出百分之百,儿女付出百分之二三十,这都属正常,历朝历代都这样,作为老人,不必心理不平衡,到儿女们老时,他们也同样收到孙辈们回报他们的百分之二三十,这是必然。
作为社会成员,不论是老者,或是青壮年,用自己最大的能力,尽自己的职责,无怨无悔,对得起自己的的良心,莫管他人如何,死而无憾。
作为父母,教养儿女观念要正确——把儿女养大成人,尽量让他们自己到社会这个大江湖中畅游,教他们游泳技巧,自救技巧,让他们成为独立人。别包办,别连心肝都掏给他们吃。免得被不孝子女伤心而苦恼。
现在的年轻人,有相当一部分认为父母养他们付出再多,那是应该,那是你自愿,他不领情,不认为是爱,有极个别的还反认为你是自私有所图。
传统意义的养老,他认为是道德绑架,他没考虑自己老了如何办,他们以己为中心,别人为他付出才正常,他为别人付出就不正常。
作为父母,要有主心骨:自己的财权要握牢,莫全交与儿女,那就被动了!甚至会伤心后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