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清晨,红绿灯前,年轻的母亲身后托着大约七八岁的一个小女孩在等绿灯。电动车后座的小女孩左手胡乱地往嘴里塞着早点,右手里轻轻拿着一本同步练习紧紧靠在椅背上。身上还穿着跳芭蕾舞的衣服。
但凡是有带娃经验的家长一看,就知道这个小女孩一早上的行程是既要补习文化课,又要参加兴趣班的舞蹈课。这才是上午的课程安排,那下午还有什么课程在等着呢?也许还有书法,绘画,英语等等各种补习班。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次家长会上老师的言论。老师告诉我们:“现在的孩子要童年,就没有未来;要未来就没有童年。”这话听着有些不是滋味,但仔细想一想,现在的教育现状不都是这样吗?
现在的孩子一出生就被寄予了太多的期望。有的承载父母未能完成的心愿;有的被父母寄予了光宗耀祖的希望。于是,逼着孩子学习各种知识。同时也逼着自己省吃俭用,用大量的资金投入保障孩子的校外辅导。
既苦了孩子,又苦了父母的这种现象得以长期存在,是有其滋生的土壤。
一、应试教育
很多年前,国家就提倡素质教育改革,但是改了几十年,仍然是换汤不换药,一切教学都以考试为中心。教育管理机构会想出很多应付上级检查的措施和方法。
比如说:如果明天有上级检查,学校会提前通知学生,不能把老师平时印发给学生的试卷带到学校来。考试的作文也是老师提前安排学生背出来。 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考试分数。
如果这样做,还是不能考得高分的孩子怎么办?不用教师引导,家长自己也会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来提高成绩。这些家长给自己买点东西都要讨价还价半天,报补习班却毫不犹豫。不得不说,和我们的教育体制改革有很大的关系。
二、社会洗脑
很多的社会的心灵毒鸡汤,在家长中广泛的流传。“别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考定终身”,“现在不吃读书的苦,将来就要吃生活的苦”,等等。
家长们,为了孩子的前途着想,盲目的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全然不顾孩子愿不愿意去学?究竟能学到多少?他们只知道自己应该给报补习班,报补习班要花多少钱。
大量的资金投入以后,天真的认为孩子学习就有一个就应该有进步。更有甚者,一个不行,报两个,好像是只要报了补习班多就能学好知识。
迫于父母的威严,孩子们不停的奔波于各类补习班,兴趣班。我见过近乎疯狂的父母,孩子在幼儿园时就报了七个补习班。从周一一直排到星期天。我们整天抱怨孩子不理解父母的用心,谁又去理解一下孩子心里的苦?
三、相互攀比
三五成群的家长在一块聊天的时候,聊的都是孩子的学习,怎么样?参加了哪些兴趣班?几乎听不到家长们在聊别的事。孩子喜欢什么,有什么优点,或者有什么特长,这些无人聊起。仿佛家长们在一起聊天,除了学习就没有其它的话题,聊不下去了。
结果这一聊就聊出问题了。没有给孩子报兴趣班或者补习班的家长就聊出了恐慌和自责。再聊下去,如果自己再不给还孩子报个什么班的,感觉自己都不是个人,都融入不了家长的群体。
这样攀比出来的结果一定是孩子再度遭殃,没有多少机会享受自己的童年。上学时背着沉重的书包,里面装的大小不一的各种作业本差不多占了书包重量的三分之一。
来自学校作业和补习班加强练习的作业,熬得孩子们两眼通红,双目无光。小宇宙刚要爆发就被父母压制下。
童年本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在社会和家长的双重扼杀下,孩子们过着凄惨的童年。
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好的成绩,将来能够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本无可厚非。但现在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却偏离了教育的本质。
可怜,可怜这些孩子吧!关心一下他们双肩上的书包和心理的包袱。都是亲生的何必这样。
同时我们已寄希望于新的教育体制改革——中学分流,能够进一步改善当代孩子的学习环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