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运营人必看:视频号为何是优化微信生态的新红利?它如何开通?如何赚

运营人必看:视频号为何是优化微信生态的新红利?它如何开通?如何赚

作者: 帆客网 | 来源:发表于2020-06-01 08:34 被阅读0次

视频号新鲜出炉,如刚出炉的小狗仔,楚楚动人。

拥有无穷的美妙和可爱等着你去发掘和体验。

01

那么,视频号如何开通呢?

我认为这四个都没啥用:

第一、微信团队内邀。

目前,微信正在慢慢放大内测范围,官方会通过微信团队推送内测邀请的通知;

如果你收到了如图的通知,那么你绝对是一个幸运儿,恭喜你成功获得内测资格。

第二、通过给微信官方发送邮件进行视频号申请。

申请邮箱:channels@tencent.com

那么这个视频号申请邮件该怎么写呢?

首先邮件标题:视频号申请+姓名IP名或者行业名

邮件正文可以参考此前扫码申请开通微信视频号的模板。主要包括:

身份信息、主体类型、联系方式、影响力描述。在填写影响力证明时,主要填写你在其他平台的粉丝量截图、作品链接和播放量等。

第三、微信好友邀请卡

如果你的微信好友中有已经成功开通了视频号的小伙伴,可以向他们咨询是否获得了内测邀请卡。

现在官方给部分成功开通视频号的用户赠送了三张邀请卡,如果你的小伙伴恰好获得了邀请卡;

而且你们满足认识三个月以上的条件,即可通过他的邀请卡成功开通视频号!

第四、关注“微信派”视频号

根据小伙伴的测试,通过以下步骤可以帮助自己的账号提高被系统抓取的几率!

首先关注“微信派”视频号(微信派是微信官方服务号)。

接着将“微信派”的视频分享到5个群,群人数10个以上,超过5个人都回复“视频号”。

然后到视频号里给“微信派”点赞,观看5个完整的视频。

然鹅,我认为:以上都没啥用。

因为,我们得了解视频号的本质是什么:

是微信需要大量优质的短视频内容创作者,来到他们的平台;

从而吸引更多用户,把时间消耗微信内容的生态体系里。

不是有大V说麽:

抖音算法的本质,不是推荐优秀的内容,而是占领更多用户的时间。

所以,我们要向微信平台表示,自己有内容创作能力。

我认为微信之所以给我内邀开通视频号:

就是因为我在微视发了很多内容视频。

微视是腾讯系的,自然数据是相通的,所以给我开通了视频号。

这一点很重要,你要去微视证明你的创作能力。

另外,视频号还没起来,小鱼类型的内容创作者它也需要;

但是它起来后,就没精力维护小鱼了,只维护大鱼了。

这是所有平台的共性,所以要快啊朋友们。此时此刻,非你莫属。

02

为何它是优化微信生态的新红利?

短视频的异军突起,严重打击了微信的内容生态。

但是微信仍然是中流砥柱吧,无惧挑战。两个理由:

第一、抖音的短视频,播放量给钱麽?

不给钱,但是头条的阅读量还给钱。可以看这篇。

5000字秘籍公开:我如何2个月写出300万+,付费680人...

所以,短视频流量大,但是不值钱。

成天嘻嘻哈哈、逼逼唧唧、扯淡拉屎的内容有什么价值呢?!

第二、微信是字媒体的永远王者。

微信是最干净的自媒体生态。

你自己想一想,你关注微信的公众号是不是完全自主的。

▲上图,是欧神测绘的“流量干扰”图。微信最干净,是0%

这证明什么,证明张小龙把互联网的逻辑、媒体的逻辑、商业的逻辑、社交的逻辑、社会的逻辑、政治的逻辑,全都想通了。

微信在人性底层、商业变现上,均甩出抖音一个银河系。

两个自媒体的本质不可同日而语。

我自己就在微信的订阅上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全中国的几千名比孔子还厉害、还牛逼的内容作家,都会通过文字传给大家,让大家进步。

而视频号,必然会使微信的内容生态,弥补短视频时代(其实都是些闲人太多)不足。

但对于基础的内容文字订阅生态,则是起到了更好的加持效用;

而头条的算法推荐、奶头乐、投溺式喂送,则很难攻击微信的基本面。

03

如何赚钱?

短视频时代,流量就是红利。

就像是一个店铺,有且仅有的三个赚钱方式是:

1、扩大客流量;

2、提高购买率;

3、提高复购率。

视频号的开启,就是希望获得更多的流量。

但是,视频号因为植根于微信公众号的体系中。

所以根据第二部分所写的,它的作用也更值钱。例如:

视频号可以嵌入公众号推文的链接。

将短视频的流量--搞到文字内容(推文)中去。

这样,植根于微信公众号的知识付费变现、电商变现等等等等,都可以实现。

随着视频号的进一步优化,植根于伟大微信内容生态的短视频,我认为将: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短视频红利时代!

不会玩转短视频怎么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运营人必看:视频号为何是优化微信生态的新红利?它如何开通?如何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gfj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