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公众号文章,引得你会心一笑,下班后的疲惫无影无踪。。
一个社群,平常没时间看,偶尔进去看看大家都聊了什么资讯。。
一个工具软件,你用它在各个论坛上来发帖,加人,私信,引流。。
从微信引流和社群的角度来看,以上这三个有什么共通之处吗?
内容是工具吗?
毫无疑问,公众号文章是内容,而好的内容,就应该是工具。
很多新媒体的朋友都听到过这么一个说法,如果你想让你的文章被转发,必须在文章中注入社交货币的思维,即你如何通过这篇文章,帮助用户在什么场景下完成什么社交任务。
来看看用户可能会完成的社交任务:
寻找谈资——“看看有什么好聊的”;
表达想法——“想要说服某人”或者“想要表达内心的某种想法”;
帮助别人——互惠行为,为别人提供帮助;
塑造形象——在别人面前塑造一致性的形象;
社会比较——在隐形的竞争中胜利。
你转发一篇苹果新品发布,恩,这块我有谈资了。
你转发了咪蒙的致贱人,表达了“我凭什么要帮你”的观点。
你在使用这篇文章做为工具,帮助你完成了在朋友圈的社交任务。
软件是工具
工具引流,内容引流,你要我选哪一样? 不选,咱两项有机会就一起上。
有软件,用软件,节省你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靠量来取胜,引过来的人当成种子用户好好运营,裂变的机会也不少(当然你也可以向老板交差)。
软件在下面这些场景下还是很有用的:
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键盘输入和鼠标点击等。
接上条,需要从数量上通过概率取胜。
题外话,这段话虽然引起了不少共鸣,但这个其实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门槛还是太难了。
就举两个很简单的例子:
很多发帖的软件工具都提到了需要不断使用小号去顶帖,这种情况下,得不断变换IP。
另外,有的朋友建议电脑上得使用软件VMWare装载多个微信,方便操作。
光光这两个换IP和VMware的使用,就难倒了不少人。
社群是工具
社群的工具化职能至少应该包括:
提供信息,资讯,这个在行业资源交换,上下游对接之间体现尤为明显。
提供查询,咨询,看看最近的淘宝客群进驻的机器人,提供优惠券的查询功能。
沟通,协调,进行协作,这个在行动类社群中尤为明显。
聊天,解闷,斗图,吹牛,这不是工具吗?这也是工具。当然,这也是绝大多数社群最早期提供的工具价值。
还有哪些场景实质上是工具思维
在以前的文章中举了很多例子:
信息聚合网站: 《"什么值得买"准备上市?聊聊信息聚合的商业机会》(点此链接阅读)
微博: 没有什么我找不到的电子书 提供找电子书的功能。
网站: hao123的网站导航功能,你知道很多人是懒得输入网址的。
知乎的收藏夹,看看收藏了多少万赞的回答。
淘宝客微信群里的机器人,带自动查询功能。
这样的场景很多很多。
小结,小结一下
工具是什么? 工具拿来就应该能用,好用,提供基本价值。
内容也好,软件也好,社群也好,都应该自带有工具属性。
提供价值的工具,不管是引流还是做社群营销,都会帮你吸引,并粘住用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