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宏亮(宏亮百货创始人)
《社交购物的巨大潜力》传统的搜索型电商更加强调效率,用户有明确的购买目标,用户能以最方便快捷的“关键词搜索”方式满足自己的需求。而社交型电商,则有所不同。社交购物本质上是希望通过建立社交关系,增强物的传播力和可信度,从而吸引更多用户购买。说白了就是社交只是手段,一切都是为了卖东西。
社交电商这条路究竟是不是那条正确的道路?事实胜于雄辩,最近两年,社交电商爆发出惊人的威力。
拼多多正式上线于2015年9月,2016年1月,平台单日成交额超过1000万,同年2月,付费用户数突破2000万。最新的数据表明,拼多多的月成交总额超过30亿元,以此计算,其年成交总额已经超过了2006年淘宝的169亿元,逼近其2007年433亿的业绩,甚至比苏宁2014年线上成交总额还要高出一大截。不到两年,就超过了阿里当年4-5年的成绩。
拼多多的商业模式很简单:商户通过平台开团、用户通过微信等社交方式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发出拼团邀请,当人数达到规定数量时,拼团成功,用户就可以以一个实惠的价格购买到自己心仪的产品。
在我看来,拼多多之所以能够成功,在于解决了电商两大关键性难题,一是信任的问题,二是如何吸引用户的问题。第一个难题拼多多用了熟人推荐的方式解决了,第二个难题用了“低价”的方式解决了。
《社交购物的巨大潜力》主打手机开店的云集微店同样表现不俗。在去年12月公布A轮融资消息时,云集微店对外宣布店主数量已过80万,月销售额达3亿元。最新数据显示,其店主数量已经破百万,月销售额已超5亿。以此预估,2017年其销售额至少在60亿元以上,高于2009年京东的29亿元。借助于社交网络这一载体,云集微店用两年时间就做到了电商早期京东花了10年才达到的体量。
云集微店的流量来源不是用户,而是类似经纪人的店主。在获得店主资格后,店主可以根据身边朋友的偏好和自己的特长,到商品库自主选择商品上架,生成自己的小店。用户通过分享的链接下单成交后,店主将获得相关提成收益。在激励机制的作用下,数百万计的店主成为云集流量的活力源泉。
阿里巴巴搞出了的淘宝直播、网红电商新玩法;社交出身的腾讯也从未停下打通电商通道的尝试。巨头们试错之下,那些不用考虑先天基因困扰的后入场者,逐渐摸索出了一条纯正的社交电商之路。再加上移动社交时代,信息传播路径、消费者购物习惯和支付方式的成熟,为社交电商的爆发提供了可能。就算在资本收紧的2016年,投资方依然对社交电商出手大方:7月拼多多宣布完成1.1亿美元的B轮融资;12月,云集微店宣布完成2.28亿元A轮融资。不同于传统电商平台先行的思路,成长于移动电商之上社交电商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其主要流量来源不是依靠广告、搜索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