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0年末的伊斯坦布尔,国王苏丹秘密委托姨父制作一本伟大的书籍。姨父写信召回了离家12年的青年黑,协助他编辑这本书。黑的初恋情人是姨父的女儿谢库瑞,为了爱情,他回到了伊斯坦布尔。编辑画册时,一位细密画家失踪了,随即被发现死于深井中,接着姨父也在家中惨遭杀害,凶手是谁?
《我的名字叫红》是帕慕克最负盛名的代表作,他用侦探小说的外壳,讲述了一个东西方文明冲突中的爱情故事,用多个声音、多个角度来呈现多层次内容的叙述手段,构成帕慕克的小说特色。全书五十九个章节,几乎每个章节的叙述者都在变化,约摸有二十多个叙述者,轮番地上阵,讲述围绕着被谋杀的细密画画家的案件,展开了混音与大合唱。
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小说《竹林中》有过类似的写法,武士在竹林中被杀,强盗、武士妻子、亡灵三个叙事者,各自以第一人称的口吻,从自己的角度讲述事情的经过,让案情扑朔迷离。《我的名字叫红》里的叙事者不仅有死人、活人、狗、马、还有红色的颜料,各个声音之间形成了佐证和旁证,互相既补充又差异,显得缜密又丰满,使故事性和思想性融为一体。
这本书于1998年出版,获得2003年国际IMPAC都柏林文学奖,同时还赢得了法国文艺奖和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是奥尔罕·帕慕克的代表作。帕慕克在1952年出生于伊斯坦布尔,曾在伊斯坦布尔科技技大学主修建筑,是当代欧洲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享誉国际的土耳其文学巨擘。2006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一、东西方文明的冲突
1590年是伊斯兰历第一个千年,执政的苏丹希望出两本画册,作为纪念先知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的庆礼。一部安排王家画坊按照传统细密画技法,编纂庆曲叙事诗,由奥斯曼大师负责。另一部秘密安排姨父像法兰克人那样风格,即意大利肖像画的透视手法,描绘苏丹帝国的全貌,日后将用作外交赠礼之一的手抄本。
传统细密画的题材和画技都是通过师傅传徒弟,一代又一代流传承下来,不允许有自己的风格和署名,画的是安拉视角下的景象。“一幅画真正重要的,是通过它的美,让人了解生命的丰富多彩、仁爱,让人尊重真主所创造的缤纷世界,让人了解内心世界与信仰。细密画家的身份并不重要。”细密画大师们把传统画技看得非常神圣,孜孜不倦地训练画技,一位细密画家必须花五十年时间不停地去画,才能画出安拉所想所见的真正的马,最完美的马匹图画应该是在黑暗中完成的,因为一位真正的细密画家在经过五十年的工作后,必然已经失明,而他的手却会记得如何画马。所以他们认为细密画容不得丝毫改变,抛弃传统技法,就是走上邪魔歪道,就是犯下亵渎罪,就会身败名裂,就会在地狱的最底层被火炼烧,遭受永无休止的折磨和痛苦。
细密画既是传统技艺,也是宗教信仰,画面是安拉的视角,而不是人的视角,所以画面具有神圣感。可是随着奥斯曼帝国与周边欧洲国家的战争,帝国实力不断衰落,传统观念遭到西方文明的冲击,执政的苏丹出于外交的需要,出于炫耀自己统治的需要,同意姨父秘密监制一本意大利肖像画法的画册。
姨父私下聘请宫廷最优秀的细密画师,一个一个单独来家画。画师们不知道画面的整体布局,只是按照姨父的要求,在特定的地方画特定的内容,直到镀金师在为画着色时,看到了最后这幅画,发现画面采用的是透视法,近景大远景小,近光亮背光有阴影,认为这是亵渎安拉的行为,是极大的罪过。心灵恐慌之余,他告诉了同是细密画师的好朋友,几十年的好兄弟。他不会想到,为了画坊的安全,为了姨父的名誉,好兄弟骗他到井口,猛击头部推下了井。
凶手是传统细密画的坚定捍卫者,不能容忍有违反信仰的存在,虽然姨父是他尊敬的长者,姨父的女儿是他暗恋的对象,但为了细密画的神圣,他要毁灭这最后的画。他独自到姨父家,姨父不肯配合,于是他杀死了姨父。
奥斯曼细密画这一古老艺术形式,并不以精确见长,像我国的仕女画,帝王像,每个人都差不多,没有立体感,不追求逼真,只追求神似。使用透视法和精确度的法兰克肖像画法,可以画得和真人一模一样,对人有强大的诱惑力,西方贵族家庭几乎家家都有肖像画挂在客厅,十六世纪的帝王们,谁不愿意有自己逼真的肖像呢?苏丹自然也不例外。
朝代的变更,战争的暴发,宗教的改革,东西方文明的冲突和融合,神圣的细密画将辉煌不再。固守传统的细密画师代表着守旧势力,以为杀死了变革者,传统文明就可以不受外来文明的侵袭,事实上没有人能挡住东西方文明交流融合的潮流,凶手最终在逃亡过程中被人误杀,死得一无价值。
二、爱情和宗教的冲突
黑的家境贫寒,但非常好学,母亲把他送到姨父家学细密画,因为姨父是社会名流,苏丹重臣。黑在姨父家生活学习,爱上了漂亮的表妹谢库瑞,压抑不住自己的爱意,向她表达了爱意。伊斯兰教义规定,女子不能自作主张婚姻,谢库瑞把他的求爱告知了父亲,姨父不同意,把他赶出了家门。
黑到处游历,走遍波斯广袤无垠的大草原、积雪覆盖的山脉、哀伤忧愁的城市。他当帕夏的秘书、受帕夏之命东奔西跑,在大不里士时,有一段时间曾为奥斯曼的帕夏们、地方官员及伊斯坦布尔的客户们制作书本。十二年后,当姨父受命要编画册时,立即写信让他回来帮忙,那时,谢库瑞的丈夫出征已婚四年,音信全无,由于受不了小叔子哈桑的骚扰,带着两个儿子回娘家已经两年。黑怀着对梦中情人的思念回到了伊斯坦布尔,希望在帮姨父编书的过程中,重续和谢库瑞的爱情。
谢库瑞和黑之间有着三重阻碍,一是宗教教义,哈乃斐学派,丈夫失踪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已经死亡,不能离婚。二是谢库瑞的公公和小叔子会百般否认她丈夫已经死亡,不同意她离婚,除非同意嫁给小叔子。三是姨父不允许女儿嫁出去,只允许找一个上门女婿,对于愿意上门的女婿,姨父会看不起,会用老练的手段来贬低他,从而让女儿也看轻他,不想嫁给他。
当姨父被谋杀后,谢库瑞的监护人成了她的公公和小叔子,没有他们的同意,她不能离婚。为了能够嫁给黑,谢库瑞做了一系列违背教义的事。首先父亲死亡被隐瞒,自己做自己的监护人,掌控自己的婚姻。其次向黑提出四个条件:一是不准有第二个妻子。二是超过六个月不回家,就算离婚并支会赡养费。三是完成画册和找出凶手。四是继子视同己出。第三,用金钱收买两个假证人,去于斯屈达尔找沙斐仪派信徒的法官助手申请离婚。拿到判决书,并准许改嫁证明。第四,找一位伊玛目傍晚到父亲的床边证婚。
伊斯兰教义对女子有许多的限制,比如女子必须有监护人,婚姻必须有监护人同意。谢库瑞是个勇敢的女子,意识到人生不能由他人掌控,幸福必须自己争取。她敢于利用法官的同情,和不同派别教义的差异,达到婚姻自主的目的。
三、细密画家名利和艺术信仰的冲突
优秀的细密画家应该不追求风格和签名,不追求金钱和名声,只追求时间的永恒,他们视失明为一个人绘画的极致,认为它是在安拉的黑暗中看见事物。可是在政局动荡,军队相互争战,王子们互相残杀,城市被掠夺一空之后再烧成灰烬,画师们穷困潦倒、身无分文、甚至无家可归,画师们的思想信仰正在改变。
四位年轻的细密画大师,“蝴蝶、橄榄、鹳鸟与高雅”,面临名利和艺术信仰的冲突时,有着怎样的选择?
“高雅”视透视法的肖像画法为犯了亵渎罪,内心极度不安,想要向胡斯莱特教长告发。同伴劝他,“你收下这笔钱,让我们相信你不会向他们举报我们。”他放弃了对安拉的恐惧立即问“钱装在什么东西里?”“那里有一个老旧的酱菜陶瓮,里面有七十五枚威尼斯金币。”他选择了金钱,得到了死亡。
“蝴喋”表面上认同“低贱的人为了金钱与名声作画,而并不是为了观看的欢愉及自己的信仰。”他内心想的是,“金钱与名声是一个巧匠应得的权利,并且还会令他更加痴迷于艺术。”他认为名利有利于痴迷艺术。
“橄榄”追求艺术的最高境界,记住所绘的所有优美,每一根线条,每一个笔触,直到眼睛瞎了,不再受世间所扰,还能以记忆中最纯净的模样,描绘出安拉的一切美丽。他纯粹是为了艺术而艺术。
“鹳鸟”认为细密画可以永恒,手抄本与书籍可以被撕碎销毁,而其中的绘画却仍会进入其他书册,流传到永远,继续呈现安拉的尘世领土。世间的一切都在不断地重复着,人们总是以同样的故事和绘画来描绘我们的世界,仿佛时间根本就不存在似的。他视细密画为永恒的信仰。
最后
世界上没有什么可以永恒,不管是艺术、技法、宗教、制度,一切都会改变。曾经的奥斯曼帝国,地域广阔,把地中海大部分包围了,把黑海包围了,红海两岸也是它的国土,可是一战以后,它被西方分裂成了40多个国家。如今,土耳其继承了奥斯曼帝国,转型成了一个世俗化的国家。东西方文明的冲突,给每个人的生活带来冲击,小到婚姻家庭,大到社会制度,只有谢库瑞这样聪明的女子,懂得生命的意义在于掌控自己的命运,终于获得自己的幸福。那些优秀的细密画家,有的枉送性命,有的埋没才华,有的随波逐流,令人叹息。伊斯坦布尔,作为横跨亚欧大陆的奥斯曼帝国首都,作者选择细密画这样一个小角度,展示大社会的艰难转型,让人深思,给人启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