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一章 感知—运动的水平

第一章 感知—运动的水平

作者: 灿烂千阳_f2aa | 来源:发表于2018-11-09 08:23 被阅读0次

    孩子头十八个月的心理发展是特别重要的,因为在这一期间,他建成了所有的认识基础。

    第一节:感知运动的智慧


    在语言发生前就已经有了智慧。但这个时期的智慧主要是求得实际效果,不在于阐明实际情况。可是这个时期的智慧却能构成一种复杂的动作—图式体系,能够解决许多动作方面的问题,因为语言还没有发展,多以还没有表象或思维。

    1.刺激反应和同化作用

    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叫做同化。(内部图式不发生改变)

    内部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叫做顺应

    每一新建的联结都要纳入儿童现有的图式体系之中。儿童所组成的活动必须被视为与外部刺激中所固有的联系同等重要,因为只有儿童能凭现有的结构同化这些联系时,儿童才能觉察这些联系。

    2.第一阶段(反射阶段)

    发展的起点在反射,反射是在整体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分化而形成的。反射并不是一个纯粹的自动化的过程,它伴随着同化作用的发生。就算是最早的习得行为(以本能为基础)也并非是偶然事件,它是引进到早已形成的一个反射图式之中,并通过原先与这图式无关的感知—运动因素的整合作用来扩展这个图式。

    3.第二阶段(习惯阶段)

    条件反射觉不是仅仅因为它的联结力量而巩固下来,而必须由于同化图式的形成才得到巩固:即是说,当达到的结果能满足同化作用中固有的需要时,这种条件反射才获得巩固。

    想想我们为了成绩而对学生进行的机械训练,真的连条件反射都算不上。对狗进行条件反射时,肉最起码对狗而言是有价值的。而成绩对于学生的生命成长又有多大的价值,老师经常会纠结于1分,2分的争取,孩子们要多做出多少无味的工作,学生机械的,毫无意义的运转,能被成为的条件反射吗?对学生仁慈一点,哪怕要进行条件反射式的训练,也请那一块肉来。

    习惯:以一般的感知—运动图式为基础,从儿童主体上看,方法和目的并无区别。

    智慧活动:从动作开始时就确定目的,并寻求适当的方法以达到此目的。

    4.第三阶段 (四个月到四个半月)

    在视觉和抓握开始协调后过渡到这个阶段。儿童从初生状态的新习惯中慢慢分化出了智慧的萌芽——目的和方法两者开始分化。

    5.第四阶段和第五阶段()

    第四阶段:我们看到了比较完备的实际智慧动作,此时儿童不依赖原有的方法而能达到一定的效果。目的和方法之间的是协调新生的,而且在无法预见的情况下每次的创造性都有所不同,但所用的方法只是从已知的同化图式中产生。

    第五阶段:十一个月到十二个月左右,由于分化作用,从已知的图式中寻找新的方法。——“线”的行为模式的特征。主要还是用身体动作进行摸索。

    6. 第六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儿童能够寻找新方法,不仅用外部的或身体的摸索,而且也用内部的联合,达到突然的理解或顿悟。

    顿悟依赖于感知——运动图式在各种不同水平(一到五)上持续不断的同化作用,再能导致新的联合和内化作用,最后才能对一定情景立即理解。


    第二节  现实的构成

    感知——运动智慧构成现实,是凭借永久客体,空间,时间和因果关系等图式组成广大的动作范畴,成为日后这些相应的概念产生的基础。儿童在头十八个月发生了一种哥白尼式的转变,开始认识到自己是许多永久客体中的一种。开始去自我中心。

    1  永久的客体

    儿童在第二年内建成的实际世界,第一个特征是这个世界乃是由永久客体组成的。

    客体的永恒依存于客体的定位。这个事实说明永久客体的图式的形成是同实际世界的整个空间—时间组织和因果性组织密切联系着的。

    2  空间和时间

    在永久客体观念形成以后,儿童才能对物体形态的改变同位置的改变之间做出根本性的区别。

    随着对永久客体的定位和寻找的行为模式的发展,“位移”最后组成了实际空间的基本结构,这是之后欧几里得几何学的运算基础。

    当儿童懂得空间这个特征时,他能开始解决“迂回”的问题。空间观念的离不开时间观念的建立。

    3   因果性

    因果性的发展方式同空间—时间图式的发展方式类似。

    初期的因果观念,可以叫做“魔属性的现实主义者”,两件事的现象上的接近,儿童就凭以说明其中的因果关系。因为儿童以主体的动作为中心,而不考虑因果之间的空间联系。

    当主体不仅能认识到他自己的动作的原因,而且还能认识各种客体的原因,而两种客体或客体的运动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以物理和空间的联系为前提的。与做出位移动作的人无关。

    例:儿童不会把拨拨浪鼓摆动的原因归之于线和波浪鼓之间的联系,而仅是归之于“拉线”这个动作的本身。


    第三节  感知—运动反应的认识方面

    感知运动图式以三种显著而连续的形式表现出来:

    一,最初的形式是节奏—结构。我们观察到的婴儿的自发的和整体的运动中,婴儿的反射无疑就是此类运动的逐渐分化。

    二,其次出现各种调节。这是按照各种图式,使最初的节奏开始分化。通过逐步纠正逆向效果,使达到半可逆或近似可逆性。

    三,最后开始出现可逆性。这就是日后思维“运算”的起源。在实际位移群形成时,可逆性就已经发生了。可逆性结构的最初成果便是“守恒”或“不变群”概念的形成。在感知运动水平时,位移的可逆性会产生一种类似的不变性,即以“永久的客体”的形式出现。


    第四节  感知—运动反应的情感方面

    当行为从它的认识方面进行研究时,我们讨论的是他的结构;

    当行为从它的情感方面进行考虑时,我们讨论的是它的动力(经济)。

    1  最初的“非二元论”

    非二元(鲍尔温特)—自恋(弗洛伊德)—原始自恋(安娜弗洛伊德)—共生现象(瓦龙):由于自我还未分化,不能意识到自己,因而一切情感都以儿童自己的身体和行动为中心。这里的自我是无意识的自我与日后的有意识的自我不同。

    在这个时期我们可观察到的情感首先是依赖于一般的节奏,即相当于机体的自发的和整体的活动的节奏,这就指紧张状态和松弛状态的相互交替。这种节凑分化为寻求满意的刺激和倾向于回避不满意的刺激。

    研究最多的满意征状是微笑。一般认为微笑仅仅看作在需要的情况下对一个复合刺激的认识的一种信号。婴儿的微笑常易被同伴的微笑所激起,支持,强化或引为“满足”,婴儿的微笑便成为彼此交流或互相接触的工具。因而,微笑逐渐成为分化人和物的工具。

    2  中间状态的反应

    十个月之前儿童与别人的接触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这于是着儿童从接触别人向彼此交往过渡。从这时起,儿童开始对别人的反应采取越来月特殊的形式,因为人们的行动不同于事物,人们是按照同儿童自己的活动图式具有一定关系的图式来进行活动的。从此儿童将迟早建立一种因果联系,这种因果的来源乃是别人引起了儿童的愉快,舒适,镇静,安全等等。

    但是,必须领会,整个情感的发展是和行为的一般结构分不开的。

    3  “客体”间的关系(一岁前)

    客体关系的出现是标志着自我形成的两个重要性。问题的核心在于理解情感在其发展水平上,为什么从自我中心转移到脱离自我中心,即是说把别人作为情感的对象。

    当年幼儿童不再把一切事物归之于自己的状态和自己的行为时,他开始以一个永久客体的世界(这个世界是按照它本身的空间—时间位移群并按照客观化的与空间化的因果关系所构成)来代替一个变动不居的“动画片”般的世界。

    因而他的情感也要从属于那些定位的永久客体和来自别人的外部因果关系。由此可见。“客体间的关系”的形成是同永久客体的图式紧密关联的。

    情感特殊化往往由于人与人之间缺乏相互的适当的刺激作用所引起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一章 感知—运动的水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gjm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