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不器心理心理两性情感
当爱支配一切时,暴力就不存在了;当暴力主宰一切时,爱就消失了|家

当爱支配一切时,暴力就不存在了;当暴力主宰一切时,爱就消失了|家

作者: 不器心理 | 来源:发表于2017-05-26 11:52 被阅读46次

    还记得2001年那部给许多人童年留下深深阴影的电视剧《别跟陌生人说话》吗,由于角色的狰狞残酷,扮演施暴的演员冯远征因为其逼真演绎,而被许多人仇恨甚至一度出门需要小心隐蔽不被人认出,因为怕被打。

    这也应该是中国第一部把家暴搬到台面上来讲的剧。

    而从2001年至今,社会大众对家暴的讨论其实仍然不是很多。直至这两天,微博上的热门事件某小明星对妻子的家暴引起了大众的关注和讨论。再之前就是台湾某综艺明星自爆曾经被家暴过。

    据世界银行调查统计,20世纪全世界有25%-50%的妇女都曾受到过与其关系密切者的身体虐待。在家庭暴力中,中国家庭暴力发生率为29.7%—35.7%,受害者多半为妇女,而老人,儿童和男性的比例也有所上升。(数据来源:百度百科)。

    家庭暴力的循环周期(Cycle of Domestic Violence)

    家庭暴力行为的发生和发展大多呈周期性模式,模式的形成每个周期通常包括紧张期、暴力爆发期(暴力发生,攻击伤害受暴者)、道歉(,加害人通过口头或行为进行忏悔道歉,获得原谅),蜜月期(双方和好如初,直到下个暴力周期的到来)。

    紧张期:矛盾聚集,不安开始增加,施暴者开始变得越来越愤怒,敏感多疑。双方没有有效沟通,常常伴随口角、摔东西、轻微推搡等。受害者感觉如履薄冰,对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小心翼翼。

    爆发期:开始实施暴力,包括肢体暴力,情感暴力,性暴力。

    道歉:暴力发生之后,施暴者会表现出悔意,真诚地道歉,为自己的行为找各种借口诸如“我真的只是太爱你了”“我不想失去你才情绪失控”。并且会保证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了。他们还会解释自己之所以会施暴,是因为受害者做了某件事情,自己才会控制不住,例如“你做了XXX,让我心里很难过,打了你,其实我自己也很心疼”。还有的人会否认自己家暴了,声称自己并没有下重手打人,事情也没有那么严重。

    蜜月期:家暴之后一段时间内,施暴者就像从没有发生过家暴一样,对受害者表现得很温柔充满爱意,给受害者买礼物或制造浪漫。使受害人有一种错觉,以为再也不会发生家暴了。受害人轻而易举地原谅了施暴者并且认为对方是爱自己的,只是一时的犯错。

    不要问她们为什么不离开,更不要说这是活该

    自身不觉得自己有能力逃脱

    家暴的核心其实是权力和控制,所有家暴行为不仅仅是躯体上的受伤那么简单。更残酷的是她们遭受的精神摧残和虐待。施暴者在实施躯体暴力的同时,还会有大量的言语侮辱和威胁。长此以往,受害者失去自我,多出现受虐配偶综合征以及习得性无助的情况。

    一、受虐配偶综合征(abused spouse syndrome):

    夫妻或情侣关系的一方(大多数女方)在肉体与精神都处于完全被控制的从属状态。这段关系中伴随着大量而长期的暴力精神虐待。被虐待的配偶完全相信对方可以完全控制自己。而她无从反抗,无法逃离,也无法从她人那里获得帮助。

    二、习得性无助

    指受虐妇女经过多次摆脱家庭暴力失败尝试之后,变得非常无助,逐渐放弃了反抗,接受现状。

    外在环境艰难重重

    经济不能独立,许多农村地区或者一些全职家庭主妇,一旦离婚就意味着失去经济来源,无法保障自己甚至孩子的生活,只能依附于施暴者,在无尽的噩梦中挣扎。

    没有求助渠道:暴力发生的地方没有提供照顾和援助的机构,即使是报警,很多警察也会因为施暴者以家务事为由无法过多地干涉。

    缺少身边人的支持:许多人向来主和不住分的传统,使得受害者的逃离愿望没有一个合理的支持。更多思想落后的人,更是将家暴行为看作夫妻打架,全受害者忍耐。

    社会舆论的压力:被家暴被看作是丢脸的,不应该过度宣扬被外人知道。并且人们习惯将他人的受害经历合理化,随便翻翻网上的评论,我们总会发现,一旦发生被伤害事件,总会有人谴责被害者,认为是由于她们的不当行为而活该被施害。

    被施暴后的柔情与爱意所欺骗:受害者被施暴者施暴之后的柔情蜜意所欺骗,幻想对方是爱自己的,对方施暴是无奈的甚至是自己某方面没做好。甚至会同情施暴者,认为自己可以化解对方心中的愤怒,让对方变好。自欺欺人地相信对方不再施暴的承诺。

    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

    更可悲的一种情况是施暴者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加害行为

    一部分加害者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加害行为,真的是控制不了,不知不觉中再次下手了。从更大的背景说,这可能和施暴者的原生家庭以及童年阴影有关,上一代未处理好的问题,将以另一种形式传递给下一代。

    在日剧《最后的朋友》中,家暴的施暴者及川宗佑就是因为小时候被母亲抛弃过,所以在潜意识中他有强烈的占有母亲的愿望,而人在恋爱中所寻找的其实就是理想中的父亲或母亲,及川宗佑对美知留(受害者)的种种暴行反映了他对母亲的愤怒,幼时弱小无力无法表达,于是这份愤怒就在成年后被转嫁到了美知留身上

    不提供切实帮助的责难都是耍流氓

    社会应该给予更多的帮助,而不是谴责和漠视。殴打配偶是一种严重的暴行,它不应该被当做家务事而对其漠视不管。

    停止对受害女性的污名化:家庭暴力问题的性质,它绝对不能被认为是女性自身的问题。人们会责备受害者,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人的合理化。当我们认为这些不幸的事都是他们咎由自取的,我们可以获得安全感。因为这种想法可以安慰我们自己“这一定不会发生在我的身上。

    除了从外部给女性提供救助环境,更重要的是让她们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重新意识到自己已经拥有的力量并且有能力逃离。

    家暴行为是绝不能被容忍的,一旦发生,受害女性所应该做的不是宽恕,而是拿起电话马上报警,去起诉,去得到专业的建议和拯救。

    即使是受害者,勇敢地起诉,维护自己权力和生命的尊严,对于更多深陷苦海不敢维权的人来说,也是一种鼓励和支持。也更有利于改变许多人对家暴是不光彩的不应该被人知道的偏见。

    在反家庭暴力上,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PS:12338妇女维权热线,据说已经在全国2800个县市开通。

    注:本文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封面图来源日剧《最后的朋友》


    君子不器(bqkeji),

    与你一起分享  世界的点点滴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爱支配一切时,暴力就不存在了;当暴力主宰一切时,爱就消失了|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gnt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