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磨好了刀,再上山也不迟

磨好了刀,再上山也不迟

作者: Tomo_Zh | 来源:发表于2017-12-25 23:51 被阅读6次

    本周学习了《如何学习》这本书,脑子里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01 关于记忆

    比如大脑为了方便储存和记忆,喜欢上了“编故事”。这种功能虽然方便一次性提取更多的相关信息,却难免有强行把不相干的事情绑在一起的嫌疑。也很容易破坏了记忆的本来面貌。这下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写文章必须有论点一二三,给客户提方案必须先有现状分析、再提出问题、最后给出解决方案。因为人脑讨厌干扰,喜欢规律;讨厌无序,喜欢归纳。顺应人脑的特质进行学习和输出,自然就事半功倍了。

    02 关于营造熟悉

    书中提到营造熟悉场景可帮助大脑提出记忆。让我想到了骑自行车和游泳这种一旦学会就长久不会忘记的“技能”,是不是缘于身体的参与营造了一种特有的“熟悉”呢?那么假如我养成在跑步的时候深度思考的习惯,以后再遇到什么难题的时候,下楼跑个几圈说不定就各种灵光乍现了。当我们在做一些直觉控制的系统1活动时,大脑处于放松状态,结合身体的参与养成一些学习习惯,可能会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比如在跑步时思考难题,在洗澡时孵化创意,在练习瑜伽时联想万物等……

    03 关于交替学习

    丢沙包的游戏中,一会儿丢0.5米一会儿丢1.2米的参与者,在最终的测试中大获全胜;还有变速跑步者的耐力锻炼效果更佳。那么是说我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不断在记单词和练听力之间切换属于交替学习,还是今天学日语明天学英语才是交替学习的正确姿势呢?目前感觉前者的学习效率应该是更高的,即交替学习时尽量选择有一定关联性的内容,在交替之间实现效果加持。

    04 关于渗滤

    我对渗滤的理解就是难易结合。这种方法除了能在做处理简单问题时,偷出一部分暗时间以外,还有另外一个收获,就是思维的张力。有时候长时间做同一件事情,大脑很容易就僵化不动了。如果此时尝试切换到不同属性的事情上,往往再回来时会产生瞬间的效率红利,甚至产生重大的突破。在工作中,我特别喜欢集中精神看2个小时数据,然后再确认大量的图片页面,随后再想想文案等。往往这样工作一整天都还是头脑清晰、精神百倍的。以后我更要精进一把,要在某一项任务的关键点上切换到另一项,体味渗滤会带给我怎样的结果。

    最后想说一句,在终身学习这条路上,积硅步行千里虽正确,现在看来却难免有鸡汤之嫌。

    正确的学习理论和合理的学习方法,讲究的正是磨刀的功夫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磨好了刀,再上山也不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gor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