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国新年——全球盛典

中国新年——全球盛典

作者: 伍槿荣 | 来源:发表于2017-02-26 22:56 被阅读34次

    2017年的新年大概还有半个月就来到了,这是一个盛大的节日,对于全球的华人来讲。在此强烈安利一部BBC纪录片《中国新年——全球盛典》。此纪录片分别以归乡、团聚、欢庆为主线,酣畅淋漓地讲述了中国春节的传统习俗:从哈尔滨的冰雕到暖泉镇的“打树花”;从年夜饭的饺子到鱼和历史悠久的白酒再到春晚还有除夕夜的头柱香和“求签”;从香港的特殊的饮食文化到查尔干流传千年传统的捕鱼;从香港的舞龙表演到北京庙会及天坛的祭天仪式;从香港的大年初一的夜间大游行到初二的烟花表演和浏阳的烟花制造......这些新年习俗和新年活动的背后都蕴含着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归乡

    这一集最动人心弦的莫过于春节前夕,全国各地的人们纷纷踏上回家的旅途,从这里我们看到了每个中国人对归家的企盼对团圆的期待。哪怕是身处异国他乡的中国人,同样对归乡有着赤子心。视频中,身处国外已经9年没回家的李宇彤一家在人来人往的北京西站与多年没见的家人相拥在一起时,多少让人有些热泪盈眶。或许,只有在重新踏上国土的那一刻,才深深感受到国人对于春节的特殊情结。

    对于很多工作者而言,这是他们一年中唯一能够休息的一周,他们准备踏上漫漫长途回家。不管身处何方,人们总会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

    在广东,有一群打工者,离开自己的家乡来此打拼,为了节省路费,他们会冒着严寒,迎着恶劣的天气,载着塞得满满的行囊,坚定地骑着摩托车回家。每年,这样的摩托车大军达5万人次。好在沿路都有服务站能够供他们稍作休息,喝一碗热姜粥驱驱寒,电暖气旁烤烤脚取取暖,也有一些免费的摩托车维修服务。当他们骑行数百公里回到家时,围坐在桌前的快乐,让艰苦变得有价值。

    正是一群又一群工作者和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他们在我们归乡的途中,坚守在他们的工作岗位上,为我们送来一丝丝温暖,为我们安全顺利回家“保驾护航”。为这群平凡而伟大的人致敬。

    给心灵带来撞击的不仅是我们对于归乡的期盼,还有对于美好事物的喜欢和执着。春节期间的哈尔滨在冰天雪地里闪闪发光。每年的冰雕节,冰雪大世界都会围绕一个主题来设计建筑,这些冰雕无不充满着设计者的新颖设计和工匠者的鬼斧神刀。冰雕是他们一刀一刀慢慢做出来的,准备起来要花上一年的时间,持续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三个月,但是它所展现的美却是永恒的。12万2千吨冰,1380万只led 灯,装点着这个圣洁的城市,冰天雪地里的哈尔滨也有种醉人的温暖。而冰雕起源于冰灯笼,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哈尔滨人买不起传统灯笼庆祝新年,于是把水桶中的水结成冰,再放入蜡烛。在这起源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国人的智慧和创造力,以一种别样的方式来表达对节日的喜爱。

    同样令人赞叹和震感人心的是“打树花”。暖泉镇最古老的新年传统习俗,最精彩也最危险的“打树花”——打出树冠状的花,是熔化了的铁水浇到城墙上形成一片片飞溅起来的金属片。这是勇敢者的游戏,因为高大1600多度的铁水,稍有不慎就会烫伤手。作为这门艺术的第十四代传承人薛国建先生,他从14岁就开始跟随爷爷学“打树花”,打了二十多年,如今,这门技艺可能会失传,从他的话语中透露着些许无奈和遗憾。

    在从事这样高危险的表演中,他所穿的防护服也只是从爷爷那儿流传下来的羊皮外套和一顶草帽而已。平凡朴实的外表下,我看见了他为这传统艺术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在被铁水灼伤后,他依然坚定地想要向人们展示这古老的“铁树金花”。在打树花绚丽绽放的瞬间,请铭记这短暂美丽的背后是这些艺术传承者们一代又一代人无尽的付出和几十年如一日对传统艺术的坚守。

    团聚

    新年前最重要的一晚就是除夕,各家各户团聚在一起,吃喝玩乐,欢庆佳节。这当然离不开年夜饭和春晚了。一个是节日大餐,一个是文化盛宴。

    说到年夜饭,也就是团圆饭,我们必然要提到两道年饭菜。一个是饺子,一个是鱼。大过年的,全家人一起在客厅里擀皮儿,剁馅儿,包饺子儿,是怎样一幅其乐融融的画面。过去,人们喜欢在饺子里放硬币,谁吃到就会有好运气,后来,觉得不卫生,就换成了花生。年夜饭上也少不了鱼,年年有余嘛。当然,还有鸡鸭牛肉猪肉豆腐蔬菜等,这些寓意着生活的美满富足。

    这样欢聚的年夜饭上,怎么可以没有白酒来助兴。作为传统饮品的白酒,流传着几百年的文化。白酒的酿造主要是由高粱、水、酵母和微生物组成,经3-6个月发酵后在大甑桶里主上30分钟,上升的水蒸气,最后会变成美味的佳酿。除了酿造工艺的复杂外,喝白酒也是有很多规矩的,比如主人的连敬三轮;宾客为上等。白酒不仅是人们交流文化增进感情的纽带,也是商业社会中合作的润滑剂。

    吃完年夜饭,最传统的活动就是一家人围坐在电视前看春晚了。春晚,自1983年起由中央电视台播出,至今已有三十余载,它是一个巨大的舞台,无数的艺术家和草根在此演出,也有无数人借它圆梦。春晚的最后节目都是从1000个节目中角逐出来的,演员们为了这年终的文化盛宴,常常要训练一年之久,保证每个动作的精准完美,与队友协调合作,不出任何的差错。

    虽然papi酱的春晚预测已经火热于整个网上,虽然我们每年都会吐槽春晚的节目一年不如一年。但是,我们应该为那些春晚的艺术者和工作者表达出对他们的谢意,为了这一台视觉盛宴,他们牺牲了自己与家人团聚的机会。

    除夕夜除去年夜饭和春晚,还有上香。香港的黄仙大祠,是佛教、道教、儒教,三教的圣地。每天都会有人来烧香祈愿;除夕夜,更是有着成千上万的人起早排着长队,想要抢得头柱香,祈求来年的安康鸿运。上香的人也会顺带“求签”,一种古老的算命方法,香客拿着竹筒晃动100根签条,直至有一根晃出来为至,告诉神灵自己的姓名生日问题,让算命先生算一下,最后是机器读签,这一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真让人耳目一新呐。

    欢庆

    香港,与中国大陆有许多共同的文化特征,作为全球金融中心,加上国际历史血脉,香港始终保持自己的独特性,香港常花很大的精力、金钱和热情投入到其中,使春节庆典深入人心。

    香港的仔鱼市场一到春节就变得异常繁忙,鱼作为年夜饭的美味佳肴,象征着富足,因其在中文和粤语同“余”。在中国的北方,查尔干胡(吉林省),每年都会进行冬捕活动。在这个气温零下40摄氏度能冻哭人的地方,还传承着一千多年的捕鱼方式:追寻胖头鱼群的行家,找到下网点,在冰上凿一个大洞,整张网通过第一洞进入水下,将50米深的竿子深入水下,一端附一根绳子,这些竿依次连着渔网,再打下200多个小洞,引导网头正确前进,一共2千米长的网,就用这样的方式布下去。布下3个小时后,收网,由马拉动中轴,收紧绳子再拉起渔网,这样收网要1-2个小时。这样的一个捕鱼活动需要有经验的行家找准下网点,也需要每个人各司其职,才能保证最后能满载而归。

    香港的古老民俗表演,也能吸引人们的目光。龙向来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象征着权力和力量,而皇帝把它作为自己的象征来彰显自己的尊贵和威严。在现代,人们喜欢借助舞龙舞狮表演来渲染节日的欢快气氛。舞龙舞狮表演不仅需要高强的武术功夫,也重视队员之间的协调合作,连呼吸都要同步,才会使表演的呈现更加精妙绝伦。

    而在大年初一的北京,很多人选择逛庙会。庙会于清朝盛行,人们会观看文艺演出,吃品小吃,玩游戏。在北京有4座祭祀坛庙,东边日坛,南边天坛,西边月坛,北边地坛。在这一天,会有“皇帝”祭天仪式,与诸神商榷降福人间使国运昌隆,人民幸福的事宜。

    有着国际范儿的香港,在大年初一的夜晚有着盛大的花车游行演出,全世界的人参与表演,有着强烈的共同体意识和文化包容性的气息。从学校学生到航空公司工作人员,还有荷兰人、苏格兰人等。踩高跷者、花车、舞者......花车环绕市中心出发后,经过一些最著名的地标建筑。

    而到第二天的夜晚,香港的烟火表演让人赞叹不已。这些烟火大多来自浏阳,中国最大的烟花制造地。烟花的历史起初是因为一位叫李畋的道士想吓走邪灵,往竹筒里装了些火药后引爆,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爆竹。现代的烟花是由高氯酸钾和聚录乙烯混合而成。浏阳的烟花也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极大地解决当地的就业,为当地百姓带来财富。在焰火晚会上,焰火设计者之前所设计的猴脸造型在天空中完美绽放。虽然,之前准备了很久,所持续的美丽只在这一刹那,但这一切都值得了。

    作为中国人,看完此纪录片,我十分激动和自豪。同时,也很佩服BBC 的专业精神。

    最后,在春运来临之际,希望各位归家的路途上一路平安。

                                                                                           写于2017年1月13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新年——全球盛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gpa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