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本书的精华内容。
A1、我国国民养老主要有两大支柱,第一支柱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由于老龄化逐渐加重,这一支柱目前主要依靠国家财政补贴。
一、首先,我们一起来聊聊两大国民养老支柱:社保养老体系和“打工人”养老金。
1、说到养老金,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公司每个月帮忙缴纳的养老保险,这种养老保险主要针对在职员工,全称叫“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一般是公司为员工缴纳一部分,再从员工的工资里扣除一部分。
2、除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你应该还听说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它主要针对我们父母或者爷爷奶奶那一辈,他们年轻时还没有所谓的职工养老保险,即使有,那时的制度也不够完善,不是所有公司都会帮员工缴纳这个费用。
3、在中国,有10亿人拥有养老第一支柱,覆盖率还是相当广的。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制度,叫做“现收现付制”。
什么是“现收现付制”?我们可以把国人整体的社会养老保险金,想象成一口大水缸,大家每个月或者每年所缴纳的保险金,都会流入这口大缸里。
同时,已经退休的人则不用再交钱,只领钱,相当于不断从这个水缸里取水,这一进一出,就是所谓的“现收现付制”。
要维持这口大缸能里的水不空,就需要年轻人的持续缴费来支付老年人每个月需要领取的养老金。
如果每年缴纳的钱多于支付出去的钱,那么多出来的钱就暂时积攒在社保体系中,以备后续使用。但社保研究中心做过测算,预计到2028年,职工养老金当年的结余可能将首次出现负数,也就是说缸里的水不够了。
那怎么办呢,别担心,还是要靠政府补贴。2020年,针对社保养老的财政补贴首次突破9000亿元。也就是说,已经退休的老人们之所以还能领到足额的养老金,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政府补贴。
A2、另一大支柱是“打工人”养老金,包括面对公务员的职业年金和面对企业员工的企业年金。这两种年金的覆盖范围都不够广,而且入职要求高。
“打工人”养老金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职业年金,主要面向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公务员。
还有一种是企业年金,主要面向各类公司和企业。在我国,一共有7000多万人拥有养老第二支柱。
职业年金就不说了,本身就只面向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公务员,这类群体的规模相对固定,我们主要来看看企业年金。企业年金主要针对公司和企业内部的员工,但并不是每个企业都有能力并愿意交这笔钱。
A3、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保障自己的养老生活,我们可以配置长期资产,构建个人养老金资金池。
其中一部分资金是为了应对老年时的高额保费支出,还有一部分可以用来购买增额终身寿险,保障本金的安全和收益的稳定。
1、其实攒钱无非四个字,开源节流,积攒养老金也是如此。搭建个人养老资金池的本质就是配置长期资产,先节流,再开源。
开源很好理解,无非就是增加收入,而节流是指把退休后潜在的大额支出,比如医疗和护理费用等,通过恰当的方式进行整合,降低风险。
2、说到医疗险,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我有社保啊,社保里就有医疗险。”确实,在“五险一金”的社保中,缴费比例排名第二的就是医疗险,仅次于养老保险。 不过我们要知道,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一样,它的本质也是“现收现付制”,所以医疗保险也面临着同样的余额危机、老年人多年轻人的危机。虽然社会医疗保险的“大水缸”暂时还没有出现“缺水喝”的问题,但随着老龄化加剧,社保医疗的支出压力会越来越大。
商业住院医疗险主要负责解决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是在社保范围之外,涉及自费药和进口药的费用,另一方面是虽然在社保范围内,但仍然需要自费的治疗手段,比如一些高昂的化疗费用等等,这两方面的费用都可以由商业医疗险报销。
所以,手握一份住院医疗险,是安度晚年的很好的一个保障。 但这个保障的前提是,退休之后的老年人依然交得起住院医疗险的保费。仔细阅读医疗险的费率表,你会发现,随着年龄增加,保费也在增加,而且增幅越来越大。这一点很好理解,年龄越大,生病的几率也就越大,保险公司出于风险考虑,自然就会增加相应的保费。
3、个人积攒的养老资金必须满足两个基本要求:第一是安全性,第二是增长性。安全性指的是这些资金必须是固定的,即使用于投资,也要保证能够收回本金。
4、医疗险的本质是以小博大,即通过缴纳几百到几千元不等的保费,将重大疾病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而养老金本质上是现金流,有多少就能用多少。如果我们分不清楚这两个概念,就很容易受到欺骗。
5、体制内职工在预算充裕的情况下,最好也要积累自己的个人养老金。体制外的人,就更要有意识地提前为养老做打算。具体怎么做呢?作者槽叔提供了两点操作建议。
6、依照是否处于体制内来划分人群,这是我们惯常的做法,然而在保险行业里,还有一类特殊的人群,叫做“高净值人群”,也就是那些拥有一千万元以上可支配现金资产的老板。
对于那些真正的高净值人群来说,在规划养老金时同样需要遵循安全至上的原则,小心驶得万年船,不要为了追求两三个点的收益率而冒更高的风险。资金越大,越应该注意的是安全,而不是收益。
与此同时,高净值人群还要防止因为夫妻离异、子女挥霍、破产连带责任等影响自己的养老金资产。我们在电视剧里看到的那种一大家子抢家产的情节,对于高净值人士来说就是要小心避免的悲剧。
在这种情况下,高净值人群可以利用信托来保障个人资产。只要资产超过1000万元,就可以将所有的金融产品打包装入信托,不管是寿险的身故赔款,还是养老金的年度派发,信托机构都可以按照委托人的意愿进行合理分配。 在信托制度下,委托人将保险的权益和功能通过信托实现,从而保持独立性,不受财产分割的影响。
7、除了高净值人群,还有一类叫做高收入人群,他们虽然不是企业的创始人,但拥有着百万年薪的高收入。不过,大多数高收入人群主要还是依靠年终奖,以互联网行业为例,中层管理人员的月薪在2万到4万元,年终奖却可以高达50万以上。
对于高收入人群,作者的建议是结合具体情况,在保证医疗保险金的基础上,重新调整资产结构。如果社保和企业年金比较充足,可以适当提高稳健养老理财的占比,比如用养老金的60%购买增额寿险和公募养老基金,提高养老金资金池上限。
总之,收入越高,养老越要仰仗自己,因为社保养老制度的重点并不是考虑高收入者的需求。 不管你是坐拥大额资产的高净值人群,还是出入写字楼、掌管团队的高薪精英,都务必要把自己的收入报表化,详细列出资产和负债情况,才能更高效地建立个人养老金系统。
S、《攒多少钱,才能安心养老》, 作为一名保险行业资深从业者,这本书的作者槽叔告诉我们:为了避免出现“老年破产”,应该尽早把“养老”这件事提上日程。而且养老绝不是单靠年轻时多攒钱的问题,而是需要我们有长远的规划,构建稳定的养老金字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