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紫"不是简书作者,而是一个名叫“十分之一信箱”的活动的参与者,是一名 13 岁的初中生。
她向这个活动提交了一份手抄报,被放在公众号上展示,并接受大家的回信。
公众号文章在这里,建议大家先浏览文章,再阅读回信。
以下是回信内容:
栀紫:
展信佳。
先介绍一下我自己吧:我是来自天津的一名高一学生,你可以叫我叶子。
你可能不知道天津,就是紧邻北京的那座城市,如果你去查旅游攻略的话,可能会看到很多关于美食的内容,感兴趣的话,等到疫情结束,不妨来天津看看。
我十六岁,比你大三岁,兴趣爱好可能和大多数人不同,比较喜欢程序开发和产品运营。由此可见,我是一个很理性的人,所以看待问题的角度会比较特别。
了解到“十分之一信箱”这个活动,还要从轻芒阅读说起。接触到技术行业后,我的时间逐渐变得紧张,于是我开始寻找提升效率的方式,其中一点就是信息获取的优化。
于是我接触到了轻芒阅读,或者说,之前的“豌豆荚一览”。由于一些原因,不知道是版权还是其它,轻芒阅读在去年终止了运营,直到现在,我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替代品。也是从轻芒的告别信上,我了解到了这个活动。
当时我没有报名,因为自己的年龄有些大了,不太符合这个活动的初衷,“倾听来自孩子们的声音”。
说了这么多,还是回到这份报纸上来吧。
你选了两个当下热门的话题,“双减“和”防沉迷新规“。虽然我对目前主流的游戏并不感兴趣(EVE 有没有防沉迷影响不大,游戏机制决定的),但这两个话题我可能算有一点了解。
先来说第一个话题吧,关于”双减“。
我在初中的成绩算是中等偏上,但我所在的学校在本市并不算顶尖,我也没有刻意追求高分,如果用当下流行的一个词来说,就是在考试不太可能涉及的知识点上”开摆“。
进入高中之后,我的时间分配原则没有太大变化:不会把太多时间放在学习上,还是保持中等偏上水平,并且稳步提高技术能力和专业水平。
你在文中写道,”在大家都在写相同作业和课外班减少的情况下,分数之间的差距依然在被拉大。“前疫情时代时我上初二,双减政策的实施对我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于我所处的环境(二线城市普通公立学校)而言,班里高分段还是原来那几个人,低分段也没有太大变化。
我曾经简单了解过初中班里同学们上课外班的情况,在高分段,上课外班的同学对其他同学形成了比较显著的分数碾压,我也曾对几次考试的数据进行过分析,在高分段上课外班的同学,与中高分段上课外班的同学之间,形成了第一个分数断层。
虽然受限于班级人数,这样的抽样调查很难达到较高的准确度,但这可以反映出一个事实:在课外班的效果上,高分段与中高分段同学存在差异,而这一差异的产生原因,我认为不在所谓的”智商“,而在家长反复唠叨的一个话题上——
”专注度“。
这样,就能解释你的发现了:分数差距并不在于课外班的多少,而在于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吸收和内化程度。
这一解释与当今教育界的普遍认同基本一致。
提到知识的内化,我还有一个发现:在排除父母教导和性格差异的情况下,高分段学生的笔记可能不算好看,颜色没有中高分段学生的笔记多,但他们的笔记,逻辑一定是清晰的。我指的不是各种笔记方法那种”清晰“,而是所谓记笔记的根本目的:“能快速找到需要的内容,并根据自己的理解便捷地增改”。
关于作业,我想你的意思是这样的:作业少了,不想学习的同学“开摆”,想学习的同学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情况,灵活规划自己的练习方案。
这一想法,正是教育的一个提升点,“分层个性化教学”所希望做到的。
双减政策的实施,将实现这一目的的工作量从教师转移到了学生,当然,家长也要承担一部分工作。
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思考比我们更加全面,在制定这一政策时,肯定考虑到了这一点。
我们备战中考的过程中,也确实存在同学们”刷题“的现象,但大家并非无脑“题海战术”,在目前的普遍认知下,”题海战术“指以量取胜,但众所周知,题是做不完的,我们需要针对性的练习。刷题是否有效,不在于你做完了几本练习册,而在于你是否从这些题目中完成了查缺补漏的过程。如果一本练习册只做了一个专题,但这些题目让你在这个知识点上的能力得到了提升,那么你的收获绝对不少于刷完一整本练习册的学生。
”双减的确很有用,老师布置的作业减了很多,可以更好地休息“,这一想法在大多数人看来可能就是”躺平“的一种体现,但这种现象并非只在低分段学生身上出现,高分段、对自己成绩有追求的学生也会这样做,在疫情大环境和各种外界压力的影响下,青少年心理问题愈发严重,适当的休息,于学生而言是必要的。
你的态度是”思考人生、潜心修行“,我给你的建议是”多领域发展,不必过于关注周围,以目的决定计划“。
提到休息,正好进入第二个话题,关于”防沉迷新规“。
这一政策实施后,我身边也出现了一些不满的声音,包括某课外辅导机构的最后一节课在 8:30 下课,大家开玩笑说八点准时”上号“。
前面提到过,我并不是重度游戏玩家,甚至可以说游戏对我没有太多吸引力。也许是因为理性,也许是因为兴趣爱好,我偶尔玩游戏的时候,体验是这样的:
哦,原神啊,试一下,自由度还可以,怎么做到的大世界无缝加载,去查一下,(查 Unity 游戏开发中的模型动态加载实现),回来,人物建模挺好,咋做的,(把建模软件 Blender 的教程加入收藏夹),听说米游社有攻略,去看看,咦这数据看起来很有研究价值啊,写个爬虫爬下来分析一下,(打开 VS Code 开始干活)......
哦对,第一天体验这游戏的时候我属于”上了个班“,玩了五个小时,花了三个小时收集资料,写了一篇体验文章,还客串了一下测试工程师,在不同场景各种找 Bug。
之后我佛系了差不多一个月,直到我们这里网课结束,上学后慢慢淡了,现在一个月都不一定上一次线。
要是家长听说我第一天玩了五个小时,肯定认为我”上瘾了“,可能直接逼我注销账号卸载游戏,以后不许再碰,但我在没有外界干预的情况下,并没有对这个游戏产生依赖。
不是因为所谓的”自控力“,而是我根本没有进入真正意义上的”上瘾循环“,也就是做出操作 -> 正向反馈这一过程。
所以,如果你身边有游戏成瘾的同学,不妨问问他们,王者里的排位匹配系统是如何把能力相近的玩家匹配到一起的,吃鸡的游戏地图是如何压缩到几百 MB 大小的,明日方舟的抽卡机制,除了保底以外,还有什么保证玩家体验的方式。
也许他们会因此接触到算法,接触到 Unity / 虚幻引擎游戏开发,接触到编程,甚至自学如何搭建服务器集群,在无数台服务器间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并完美地处理每天千万量级的请求。
他们可能会成为未来的软件工程师、游戏开发者、美工、架构师......
在这个年龄段,有些同学幻想着进入所谓的”电竞学校“,走上职业游戏玩家这一道路。
和他们说”电子竞技是吃青春饭“没有用,要引导他们去了解,职业赛事是怎么让更多人接触到这款游戏的,对这款游戏的玩家群体有什么影响,如果由你来规划一款对战游戏的职业联赛,你会怎么做?
这不是不务正业,学习的道路并非只有”语数英物化生史地政“九个车道,也并非只有二十几年的时间跨度,同家长们所说的一样,这是一件”让人受益终生的事“。
凭心而论,买菜用不到微积分,做饭不需要懂有机,学校教给你的,是”学习的能力”,在这个万物皆可“元”的时代,也可以称为“元学习”,学习如何学习的方式。
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只学习所谓的“方式”,而对课堂上老师教授的知识做出不屑的姿态。任何能力都需要实践来掌握,你学习如何走路的时候,不也是经历了无数次摔倒吗?
或者,面对社会现状,我们只能说,在当前的人才体系下,学习课本上的知识,确实是通往成功最简单的道路。
这很残酷,但学校只是个小社会,我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摸清了这个社会的运行规律,但现在将我放到真实的社会上,我只能勉强维持生存。
以后,你会遇到让你用三天时间了解一个从未听说过的领域的老板,会面临父母生病而事业正处在上升期的抉择,会承受来自工作和家庭,来自金钱和感情的多重压力。
而你的背后空空如也,没有导师,没有标准答案。父母几十年来积累下的经验,在当今社会中不适用。
游戏也一样,随着版本更新,你之前熟悉的角色可能会被削弱,之前可以使用的技巧不再能帮助你轻松取胜,所以你承受住挫折,反复尝试,最后也许会取得成功。
或者,被挫折击败,退游了事。
游戏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小社会,而我要告诉你,和你的同龄人们的事情,是——
不要在社会中沉迷。
游戏防沉迷只能管游戏,在社会中沉迷的结果更为严重。
因为世界上最难参透的东西,是人心。《三体》中的罗辑为什么能维系住黑暗森林威慑?因为人心不可预测。
VR 技术可能会让我们以第一视角参与一场太空主权战,AI 可能会把游戏的更新周期从 42 天缩短到 42 个小时,神经网络可能会创造出真正能理解人类语言的智能助手。
但最吸引人的,是这个花花绿绿的社会。相信我,它比一切娱乐手段更具有成瘾性。
所以,“游戏防沉迷”真的对未成年人有益吗?不尽然,时间会证明一切,但当结果尘埃落定时,我们也许已经失去了左右它的能力。
我看了一眼字数统计,这么快就洋洋洒洒写出三千字的内容了,这应该算是一篇长信了吧。
那收尾的时刻也该到来了,最后送给你一段话吧:
生活很难,社会很复杂,问题很多,决策也常常伴随着无奈。
我们要做的,并非全盘接受,也并非一概否定,而是在这个同质化的世界中,找寻自己的特质点。
就像“十分之一信箱”一样,我们与大多数人的不同,就是我们最大的价值,也是这个社会赖以运行的基石。
如果对我所述的观点有疑问,或者有自己的看法,欢迎你给我回信。
在黎明到来之前,会有人仰望星空,寻找一丝微光吗?
那个人,是你吗?
叶子
2022 年 5 月 1 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