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人类从骨子里就是自私的

人类从骨子里就是自私的

作者: 大城的小森林 | 来源:发表于2018-11-01 21:50 被阅读20次

    没有了社会道德的束缚,每个人都将暴露出自私的本性。

    《自私的基因》是写给我们外行人的关于生物学的科普读物,定位有点像物理学的科普读物《时间简史》。作者是理查德·道金斯,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牛津大学教授,生物学家。该书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全球销量超过100万册。

    虽然是一本科普读物,作者也尽量用浅显易懂的词汇来说明生物学知识,但由于涉及太多专业上的词汇,以及概率论和博弈论,我断断续续看了半年,才算勉强看完。

    所幸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受益匪浅,特地与大家分享。

    人类是如何诞生的?

    很久很久以前,基因生存在“原始汤”里,也就是大约30亿到40亿年前的海洋,慢慢地,它们开始制造蛋白质,蛋白质又以酶的方式催化特定的化学反应。

    但是,单独一个化学反应并不足以合成有用的最终产品。这个过程需要一整套蛋白酶,由第一种酶将原材料催化转化为第一个中间产品,第二种酶将第一中间产品催化转化为第二个中间产品,以此接力继续。

    这整个过程相当于在一个“红酒杯”里慢慢地摇这个“原始汤”,让化学物质不断地自由组合,这个组合的时间非常非常的久,但与宇宙存在的漫长岁月相比,只是一眨眼的时间。

    最后,经过无数次组合失败,终于不经意间产出第一个完整的产品——细胞。然后,细胞们走到一起或者结合后无法分离,形成了多细胞生物,这也是不断地“摇红酒杯”的结果。

    细胞结合在一起的好处除了体型上的优势(大鱼吃小鱼),还可以发挥其专有特长,每一个部件在处理其特定任务时就可以更有效率。有专长的细胞在群体里为其他细胞服务,同时也可以从其他有专长细胞的高工作效率中得益。

    如果群体中有许多细胞,有一些可以成为感觉器官以发现猎物,一些可以成为神经以传递信息,还有一些可以成为刺细胞以麻醉猎物,成为肌肉细胞移动触须以捕捉猎物,分泌细胞消化猎物,还有其他细胞可以吸收汁水。

    最后,经过不断的自然选择和基因突变,我们人类或者花花草草,就这么诞生了。

    总的来说,所有生命的基本单位与最初动力都是基因。基因们因机缘巧合地聚集一起,不断复制自己。没有任何复制过程是完美的,基因也因此有了许多不同的种类变异(基因突变)。一些变异是有害的,使基因失去自我复制的能力,最后灰飞烟灭。一些变异是有利的,基因逐渐变成更好的自我复制者。

    时间流逝,世界逐渐被大多数强大而聪明的基因占领。基因的成功最终取决于其所处的环境(适者生存)。例如在一片红色森林里,“决定皮肤是绿色”的基因就很难生存,因为这样的生物引人注目,容易被捕杀。

    从地球生命演化的某一点开始,这种互相合作的基因聚集一处,形成了独立载体——细胞,然后形成多细胞生命,最后逐渐变成越来越独立的载体。

    基因是自私的

    人类的身体其实是基因为自己创造的“生存机器”,也就是,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都是被基因组装起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基因不断生存下去,比如吃饭、交配等行为。

    “以繁殖为首要任务”的特性决定了基因的自私性,而这种自私性通常会导致人类等生物的自私性。

    例如,雌螳螂喜食同类,仅仅是为了饱餐一顿,让自己生存。螳螂是食肉昆虫,喜欢吞食比它们小的昆虫,如苍蝇等。交配时,雌螳螂一有机会就把雄螳螂吃掉,首先把头咬掉,这发生在雄螳螂接近时,或在刚一爬上去之后,或在分开之后。按理说,雌螳螂似乎应等到交配完之后,再开始吃雄螳螂。但实际上,无头雄螳螂还能交配,而且,只剩”下半身思考“之后,交配欲望更强。

    而一些表面上看起来不这么自私的行为,比如动物会照料它的后代,本质上也是一种自私行为。因为后代身上有自己的基因,为了让基因不断复制、生存下去,基因控制人类去照顾自己的后代。

    总的来说,所有生物表面上看起来“利他”的行为,本质上都是基因自私的结果。基因只有一个兴趣,就是不断重复地拷贝自身,以便在进化过程中争取最大限度地生存和扩张。

    由于基因掌握着生物的“遗传密码”,所以一切生命的繁殖演化和进化的关键最终都归结于基因的“自私”。

    为什么小孩会跟舅舅比较亲密?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孩子们在众多亲戚里面首先亲的是舅舅,不论男孩、女孩,总是和舅舅最为亲昵,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舅舅对这些小孩最好。

    为什么舅舅对这些孩子特别好呢?

    因为舅舅是母亲那边的亲戚,跟母亲有大部分相同的基因。而舅舅是唯一可以保证外甥与自己是百分之百有血缘关系的,也就是有相同的基因,因为这个小孩肯定是自己的姐姐生的,所以会特别疼姐姐的孩子。本质上,这也是基因控制的,为了让自己不断生存下去。

    而爸爸那边的亲戚,由于无法完全确定小孩是自己这边的,所以相对来说,比舅舅冷淡一些。(只是相对来说,他们其实对小孩也很好)

    此外,有科学家调查过,最疼孩子的往往是外婆,因为她绝对肯定孩子是自己的后代。

    这么说似乎不太道德,但人类就是有这样的潜意识,还是那句话,基因控制的。

    计划生育同样是为了自私的目的

    对于计划生育,我们通常认为是为了人类整体的利益,为了减少资源的竞争,但是实际上,个体之所以自己调节生育的子女数,绝非是为了整个人类,而只是出于自我保存的目的。

    如果对生育不加控制,生育的子女过多,超过可以承受的能力,也就是食物短缺和精力有限,就无法照顾好每一个幼儿,导致能存活的子女数少于控制生育所能存活的子女数,得不偿失。

    繁殖是一件成本很高的事情,为了最大限度保证现有子女的存活数,将自身基因延续下去,基因就会对生育进行控制。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父母不会对所有孩子一视同仁

    母亲对待子女该不该一视同仁?从自私的基因角度来看,母亲对每个孩子都投入食物,时间,照料等资源是不明智的,应该选择更能使她的基因生存下去的孩子进行投资。

    这种有选择性的投资在动物界很广泛,那些身体羸弱的幼儿,和强壮的兄弟姐妹相比,耗费食物而且存活下去的机会也更加渺茫,他从母亲处获得的基因就不能延续下去,所以母亲为了延续基因的目的会对长得强壮或者更加吸引他们注意的孩子投以更多的资源,对那些羸弱的幼儿不加照顾,任其自生自灭或者纵容兄弟姐妹把它吃掉。

    布谷鸟为了获得更多食物,或大声尖叫以引起养父母注意,为了不招来捕猎者,养父母会把食物喂给叫声最大的布谷鸟;布谷鸟出于自私的目的,还会杀死它的兄弟姐妹,这不是骇人听闻,而是经过动物学家证实的。因为大声尖叫和杀死兄弟姐妹的基因能够保证布谷鸟得到食物从而存活下来,所以这些基因会扩散开来,从而达到进化上的稳定。

    那些认为母亲会对每个子女一视同仁的观点,看到这样的例子估计也会大跌眼镜。

    为什么人类的阴茎没有骨头?

    人类阴茎勃起后会变得十分坚硬,以至于人们常常玩笑般地惊讶里面竟然没有骨头。而事实上不少哺乳动物确实有着硬质的骨头,即阴茎骨,来辅助勃起。

    我们人类,以及几种猴子,都已经完全失去了阴茎骨。所以,我们实际上失去了一个能让我们祖先很容易保持一个坚硬阴茎的骨头。我们现在完全靠血压在勃起。

    为什么人类的阴茎没有骨头?如果有的话,这样男人就不会出现阳痿的问题了。

    首先,女性会潜意识地寻找最健康的男性交配,从而产出优质的后代,让自己的基因更好地生存下去。

    其次,男性会欺骗女性,假装自己很强壮,很健康。

    因此,女性为了识破男性的伪装,就要找到男性身上代表健康的最明显的指标。而阴茎就是男性最有效的一个评判健康的指标。

    勃起障碍是糖尿病及某些神经性疾病的先兆。更常见的是,一系列心理因素——沮丧、紧张、压力大、过度疲劳、缺乏自信心等都会导致勃起障碍。

    因此,是女性带来的选择压力迫使男人们失去了他们的阴茎骨,因为这样一来,就只有真正健康或强壮的雄性才能够拥有一个真正坚硬的勃起,雌性也就能不快速正确选择出一个最健康的男性。

    就这样,女性不断优先选择勃起前后明显不同的雄性,慢慢地,“决定阴茎有骨头”的基因就消失了,“决定阴茎没骨头”的基因越来越多。

    性选择也是自然选择的一种,决定着物种的进化方向。

    类似的还有孔雀的尾巴,很大,很漂亮,但是这种也会让自己暴露,引起敌人的攻击。根据适者生存理论,有漂亮尾巴的孔雀应该都是被优先猎杀了,这种漂亮尾巴的基因会越来越少,但现在孔雀的尾巴依然很大、很亮丽呢?

    因为漂亮的尾巴是雌孔雀择偶的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雄性孔雀的身体情况,尾巴越漂亮,表明它身体越好,越有利于基因的繁殖,所以雌孔雀会优先跟这样的雄性交配,从而使这种基因继续生存下去。

    生物学与博弈论

    在本书中,作者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多次使用了博弈论来解释。

    通俗地讲,博弈论就是“勾心斗角”,即一个人在做出选择时会考虑其他人的选择,并改变自己的选择。

    比如甲和乙猜拳,甲一开始想到,乙平时爱出剪刀,那么甲这时可能会出锤子,但是乙知道甲了解他爱出剪刀的习惯,所以猜到甲会出锤子,这时轮到乙改变策略,变成出布。甲进一步思考后,猜到乙已经识破他的伎俩,可能会出布,所以他想了想,转为出剪刀......这就是博弈,双方为了让自己利益最大化,不断考虑对方的选择并改变自己策略的过程。

    用最著名的“囚徒困境”举例。

    甲和乙联手偷东西,被警察抓了,警察没有证据,但为了迅速破案,把他们两个隔离起来审讯,并告诉他们:如果甲乙都坦白,他们将会各判有期徒刑5年,如果一方抵赖,一方坦白,则坦白的判1年,抵赖的判10年。但事实上,如果甲乙都抵赖,警察找不到确切的证据,他们最后只会被判2年。

    这时,甲和乙就开始博弈了,对方会不会坦白呢?如果都坦白了,两个被判5年,如果都不坦白,两个只用被判2年,如果只有一个坦白,另一个就惨了,要被判8年。在这里,甲和乙都是“理性人”,都会从利己的角度出发,并没有所谓的友情、亲情,舍己救人等。

    假如我们是甲,我们会这么理性地思考,如果我不坦白,乙却坦白了,我就要坐 8年牢!如果我们两个都招了,我就只用做5年牢,最后如果我坦白了,他不坦白,那我只用坐2年牢!所以,对于我的最优选择是什么,也就是不管乙是否坦白,反正我坦白了总没错。最后的结果,也就是“纳什均衡”就是,甲和乙都坦白了,各判5年。

    还有,人性本善,还是性本恶?

    假如,一开始所有的女性都是羞涩的,所有的男性都是忠诚的。

    羞涩的女性:在男性进行好几周的追求和投资后,才交配。

    忠诚的男性:有长期追求的心理准备,交配后共同抚养后代。

    但是我们知道,基因在复制过程中,总会有基因突变的,万一某天,某个羞涩的基因突变成了放荡的基因,也就是人群中出现了一个放荡的女性,她会不断快速地跟不同的男性发生关系。

    这时候,忠诚的男性都以为那个放荡的女性怀的是他的孩子,都会去照顾她。而羞涩的女性们,由于少了很多的忠诚男性,无法产生后代,羞涩基因开始减少。

    这时,男的基因可能也会产生突变,忠诚的基因突变为渣男基因,也就是不断性交,但性交后就穿裤子走人,不会照顾女性。

    这样,渣男基因就会在女性中大肆传播,抢走了忠诚基因的配额。

    原来很理想的一个社会,只有羞涩的女性和忠诚的男性的社会,就会瞬间乱成一锅粥,被“坏”基因大肆占领。

    后来,女性可以筛选出渣男基因,就都不选择这种男的了,就算是放荡女性也不会选,因为渣男不会帮她照顾孩子,慢慢地,渣男基因又会开始减少。

    随着渣女增多,男性也能筛选出渣女了,因为不确定渣女怀的是不是自己的小孩,他也开始不会选渣女,渣女基因也会开始减少。            

    就这样,这个模型还可以不断反复地推下去。

    这就是在博弈的情况下,生物的进化过程。如果有人想了解这个社会是如何发展的,更好地认清这个世界,都应该去好好学习一下博弈论。

    最后的结果是,好女、渣女、好男、渣男形成了一个动态均衡。

    但是,好女不再轻信男人,好男也不再轻信女人,人与人之间的交配成本不断提高,造就了现在的社会现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类从骨子里就是自私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hef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