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到一个提问:如何向孩子表达爱?
我理解的,就是这话的提问的基础可能是:爱,是基于“说”的。
也有可能是我理解有偏差。
嗯,先假设侧重的是口头语言上的表达,这不足以表达爱。
前几天一个重度抑郁症家长跟我说,我和我孩子经常说“我爱你呀”,我觉得在这方面,我做得没有什么不好啊,怎么孩子安全感还是不够呢?
在我和孩子的工作中,每次结束后,家长都迫不及待地问,今天谈得怎么样了,她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去上学啊!
唉,什么时候去上学呢,能不能接受孩子现在已经不能去上学了这样一个事实呢?
如果能,这就是爱,这比一万句“我爱你”管用得多。
和儿子一起拍的星空爱,首先是一种感受和体验,不是硬邦邦的灌输。
灌输不了的。
孩子能感受到的,就是爱,感受不到,我们说再多爱,也没有用的吧。
这得取决于受于方对吧。
当说的是爱,可实际表现出来的行为,是另一个面,这样的说,还不如不说。
否则,“虚伪”这个词就蹦出来了。
当孩子想吃柿子,我们非得给他个榴莲,说榴莲是好东西,又贵,营养又好,还是进口的。那,即便我们从某种意义上(比如金钱)付出比较多,可孩子并不喜欢,他就好一口柿子,这种表达方式,也不是爱。而是我们自己内心的需要。
当孩子不领情时,我们也觉得很委屈。
有一点虽然我们觉得可能不那么舒服,就是我们要知道,我们所定义的“好”,不一定是孩子所定义的“好”。
星空有的家长纳闷,怎么做呢?
很简单,以孩子需要的量为主。
孩子需要时,会向我们提出的。孩子不需要时,我们无需着急。
说是简单,其实一定不简单。
为啥呢?
因为我们会着急。
我们总觉得爱孩子,总得要多做一些什么。比如管学习管作业,管交朋友管玩耍时间,管穿戴搭配管兴趣爱好等等。
不管,这问题太大了,孩子毕竟是孩子啊,他哪儿知道世间险恶未来生存的残酷,我不得替他规划安排好啊!否则我就是不称职的不负责任的父母啊。
我就想问一句,你怎么知道你的规划安排就是好的就是正确的?
你的父母有没有替你安排规划过人生,你又是否觉得他们的安排和规划是正确的?
如果有,他们正确了吗?如果没有,你的人生一直没有朝前走吗?
2
很多时候,我们只知道我们一定要“做”些什么,而往往忽略了“不做”其实也是一种“做”。
现在普遍的现象是,父母不是不做,而是为孩子做了太多。
这究竟是孩子的需要,还是我们自己内心的焦虑在作祟?
唉,请和你的焦虑和平共处吧,就是把我们自己的需要和孩子的需要区分开。
我们往往发现到这种情况,就是即便在没有养育孩子时,我们也会有别的焦虑,我们的焦虑总要找一个地方“落”下去。
不是落这,就是落那,总得落,不落不行。
没有生孩子之前,可能落在别的一些人和事上,有了孩子后,多了一个落点。
想想,不一定是孩子有这事那问题的,而是我总以为孩子有这事那问题。好吧,久而久之,就真的有这事和那问题了。
否则,孩子对不住我们这份谆谆“教导”、殷殷“期待”不是。
有语言上的表达,也有行为层面的表达,当然最好。
有时候也要跟孩子说“嘿嘿,你可以啊”“哟,不错嘛”,有时默默为孩子做一些就好。做,不一定非得说出来让他知道,不然,唉,这种爱就浅了。
如果要在语言层面表达爱和行为层面默默表达爱,后者胜于前者。
并且不是一般的胜出。是一种深沉的爱。
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不会太差。
也许,孩子在未来很多年后,才咀嚼出这其中的滋味。
我们最终想要的,可不就是孩子未来是幸福的吗。
(作者何向群,宁波向群心理工作室创办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硕士,临床心理博士在读,个案成功率极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