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是与爱玛一起度过的,因为前半部与欧也妮葛朗台互相交叉读,心里难免对比,同是富贵人家,欧也妮那卑微的父爱纯善的品质孤苦的感情世界,让我对爱玛在那样优渥的生活和情感世界里的自大矫情执念和中产阶级或高产富户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深深的厌恶起来,
也就是刚刚,我才知道我有幸拿到的这套爱玛是刘老的第二版,他在93年又重译一次,看了几处对比后我还是更喜欢遇见的这版,可能是先入为主,更多的是我这一类人囫囵吞枣式的读法对文字语法的修饰全无要求,这种业余读书的人可能更倾向于去探究主人公当时的环境氛围文化和多任务言语思想的表达。由此来看这一版更贴合原著,让读者带入感更加强烈。
许多论文啊读后感呀什么的都在说爱玛在讲述一个女人从傻白甜成长为熟女的过程。我却不这么认为,都说爱玛单纯善良,单纯我不反对,善良要多加考量了,当她执意要求赫蕊埃特拒绝马丁的时候,她没有考虑马丁的痛苦而坚定的认为马丁低她们一等。她还要求刚回到兰德尔斯的简凡凡可丝要真诚,对别人要求极高。小说一开头就说道南特利先生的犀利的语言和爱玛间的不同观点,让我一下子就料到这才是天生一对,而到最后赫蕊埃特的情感偏向她心里最在意的南特利时,才是爱玛彻底反省反思变得成熟的关键,当然之前对简凡凡可丝的态度也说明她时在反思和进步的。
总结读后感,所谓成长和成熟的问题,人生导师的引导很重要,个人走过的路吃过的亏自己无知莽撞埋下自己雷更加重要。
刚刚读完,感想还肤浅,做个笔记聊以自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