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约定交稿的最后一天,看着这本开始初具雏形的书稿, 我心中不自觉升腾起一种感慨。我主动向编辑老师申请加一篇后记,想把书背后的故事说一说。从我的角度来看,它不只是一本书,更应该是一段见证、一份结晶和一个过程。
这是一段真诚合作的见证。 这本书实质是“新基础教育”与光明(新)区手拉手合作的成果之一,它从一个侧面见证了高校、中小学、区域教育机构三方紧密而有效的共同合作。首先要感谢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的老师们。叶澜教授创立的“新基础教育”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最大程度的理论滋养,她与钟山教授的多次鼓励让我们倍感振奋;李政涛院长及诸位教授扎根学校、扎根课堂,不讲究迎来送往的务实作风,对我们有一种无形的感染力;尤其是我们的直接指导者李家成教授,因为儒雅、亲和、温暖,我们与班主任老师习惯称他为“家成哥”,当成自家人一样,他的高端引领和无私付出让我们的团队成员不断脱颖而出。还要感谢光明区教科研中心张元春主任,还有实验学校、光明小学、玉律小学、爱华小学、长圳学校的各位领导,正是他们的高瞻远瞩和主动担当, 才让我们与华师大牵手,才让“新基础教育”的种子得以在光明开花。
这是一份真情投入的结晶。 这本书是深圳市光明区“新基础教育”班队项目组全体老师的集体成果, 四年多来,我们这个项目组一起开展了25轮班队项目的研讨,每轮三天,共听课、评课387节次。 每次研讨课,对每位参与老师而言,都是一个磨砺的过程,大家哭过、笑过、委屈过、痛苦过、彷徨过,甚至退缩过,但是最后都坚持了下来,因此我想说,这小小的一本书,实际上是承载着所有老师的真情投入。真心感谢每一位参与者,何维泉、张静慧、陈永忠、黄柳娟、郑晓云、李仰燕等作为学校项目组负责人,无论是在常规研讨活动的组织,还是在案例写作与收集上,都做了大量的工作; 还要感谢为本书提供案例的各位班主任老师,必须指出,他们的精彩案例才是本书的最大的亮点; 对于篇幅限制而未入选的老师们,我们要表达歉意,我们希望未来能够以其他形式推出大家的成果。
这是一个真实成长的过程。 作为本书的统稿人, 我第一次独立地经历了一本书编辑出版的全过程,前后近两年时间,尤其难忘的是其中“投稿-退稿-修改-再投稿-再修改”的过程煎熬。感谢光明中学的方庆、钟杰以过来人的身份,给我提供了很好的建议;感谢李家成教授则从专业的角度,给予了我具体的信心;当然更要感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对书稿的偏爱,才让这本书能够顺利出版。 在编辑的过程中,项恩炜老师不但独具慧眼,而且十分专业,他与我多次来回沟通,不断对文稿质量提出要求, 让我真正认识到作品出版是一件极严肃的事情, 后期任媛媛老师的细心编排、精益求精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个过程中,我自己也在随之更新,包括书名的确定、内容的编排、文献引用的准确把关、学生姓名的切实保护,都促使我从另外的角度重新认识以前的工作,这对于一个普通的教研员而言,是一份极其难得的经历。
真诚合作、真情投入、真实成长,可能就是我编完本书后最直接的感受。 仔细想来,一本书背后其实就是一群人,就是一段生活。 能够以这本小书,来记录这一群可爱的人、这一段难忘的生活,是一件何其幸福的事啊!再次感谢一起同行的师长、同事、朋友,愿携手再创一段更美好的生活。
谢德华
2019年3月31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