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3,《重修文山祠记》(戊寅)

23,《重修文山祠记》(戊寅)

作者: 王嵘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3-11-01 14:18 被阅读0次

    《王阳明全集》第七卷-----《文录四》第23篇《重修文山祠记》(戊寅)

    原文:

    宋丞相  文山  文公  之祠,旧在  庐陵之  富田。

    今 螺luó川之  有祠,实肇zhào于  我  孝皇  之朝,

    然亦  因废为新,多  缺陋  而未称。

    正德戊寅,县令 邵德容 始恢其  议于  郡守  伍文定,

    相与  白诸 巡抚、巡按、守巡  诸司,皆  以是为  风化之  所系也,

    争 措财鸠工,图  拓而  新之。协  守令  之力,不再  逾月  而  工萃。

    圮pǐ者 完,隘者 辟,遗者 举,巍wēi然 焕然,不独 庙貌之 改观,

    而 吉之  人士  奔走瞻叹,翕然  益起其  忠孝之心,

    则是  举之  有益于  名教也  诚大矣!

    使来  请记。呜呼!公之  忠,天下  之  达忠也。

    结椎zhuī异类,犹知  敬慕,而  况其  乡之  人乎!

    逆旅 经行,犹存 尸祝,而 况其 乡之 士乎!

    凡有 职守,皆知 尊尚,而 况其 士之 官乎!

    然而 乡人之 慕之 也,三  有司 之  崇尚  之也,

    文公 之没,今且 三百年 矣。

    吉士之  以  气节行义,后先  炳bǐng耀yào,

    谓  非闻 公之风  而兴  不可也。

    然 忠义 之降,激而 为 气节;气节 之弊,流而 为 客气。

    其 上焉 者,无所为 而为,固公 所谓 成仁取义者 矣。

    其次 有所  为矣,然犹 其气之  近于  正者也。

    迨dài其 弊也,遂有 凭其 愤戾粗鄙  之气,

    以  行其  娼chāng嫉  褊biǎn骜áo  之私;

    士  流于  矫拂,民  入于  健讼;人欲炽chì  而  天理灭,

    而犹  自视  以为  气节。若是者  容有  之乎? 

    则于  公之道,非 所谓 操戈 入室者 欤?吾故  备而  论之,

    以勖xù  夫 兹乡之  后进,使之  去其偏  以  归于全,

    克其私  以  反于正,不愧于  公  而已矣。

    今  巡抚  暨jì诸  有司之  表励  崇饰,固  将以  行其  好德  之心,

    振扬  风教,《诗》所谓  “民之  秉彝,好是  懿德”者  也。

    人亦  孰无  是心? 苟能  充之,公之  忠义  在我矣,而又  何羡  乎!

    然而  时之  表励  崇饰,有好  其实  而  崇之者,

    有  慕其名  而  崇之者,有  假其迹  而  崇之者。

    忠义 有  诸己,思以  喻  诸人,

    因而  表其  祠宇,树之  风声,是好  其 实  者也。

    知其美  而  未能  诚 诸身,姑以  修其  祠宇,

    彰其  事迹,是慕  其名  者也。

    饰之  祠宇  而  坏之于  其身,矫之  文具  而  败之于  其行;

    奸以  掩  其外,而  袭以  阱jǐng 其中,是  假其迹  者也。

    若是者  容  有之乎?则于  公之  道,非  所谓  毁瓦画墁màn者欤?

    吾故  备而  论之,以勖xù  夫  后之  官兹  土者,

    使无  徒慕  其名  而  务求  其实,

    毋徒  修公  之祠  而  务修  公之行,不愧于  公  而已矣。

    某尝  令  兹邑,睹  公祠之  圮pǐ陋  而  未能恢,既  有愧于 诸 有司;

    慨其  风声习气之  或弊,而  未能  讲去其偏,复  有愧于  诸 人士。

    乐兹  举之  有成也,推其  愧心之言  而  为之记。

    译文笔记

    以前庐陵的富田曾建宋丞相文山文天祥的祠堂,现在螺川也建有文丞相祠堂,实际上是从孝宗皇帝(1487-1505年在位,年号弘治)那一朝开始,只因是旧祠堂翻新,有许多残破简陋不相称之处。

    正德戊寅年(正德十三年,1518年),县令邵德容才开始重新向郡守伍文定提议翻新建设,先后向巡抚、巡按报告。各级官员都认为这是关系到风化的问题,争相筹款招工,力图翻新扩展。依凭各守令的合力促成,不到两个月就竣工了。

    倾塌的地方重新修整,狭窄的地方得以拓宽,遗漏的地方给予补充,魏然耸立焕然一新。不仅祠堂外貌得以改观,并且当地人士奔走前来来瞻仰,都感叹不已,欣然唤起忠孝之心,这次的重新翻新文公祠堂之举,名教的效果非常显著。使者前来请求作记。

    唉呀!文公的忠心,达到了天下之大忠。

    异族之人,尚且知道敬慕,又何况家乡的人民呢?

    旅途之中的人们,尚且祭奠,又何况他的家乡本土呢?

    凡是有职有任的,都知道尊奉崇拜,又何况他家乡的官员呢?

    家乡人民敬慕他,三级官员崇拜他,今虽文公已去三百年了,

    吉水士人以气节行义,古今相互辉映,不能不说这是受了文公的影响。

    然而忠义之下(忠义的下乘,也可以说是困而知之或困知勉行的人),激发成为气节;

    气节失度就进入弊端,就转化为血性之气。

    忠义的上乘是无所求却有所作为(不意必固我,顺乎其心致良知,自然而行忠义,也可以说是生而知之或生知安行之人),就是文公成仁取义的道理。

    其次所追求(忠义的中乘,也可以说是学之利行或是学知利行之人),其意气还近似于正气。

    到了流入弊端,就有凭着愤恨暴戾、粗俗鄙薄之气,来干嫉妒偏狭,桀骜不驯的私事了。

    士人流于违背情理行血性之气之事;百姓流于喜好打官司争强争胜。

    人欲越来越强烈;而天理越来越湮没,却仍然自认为是有气节。

    这样的违背仁义的事情不是也存在吗?

    这与文公的道行相比,不是所谓持刀入室、强悍为盗的人吗?

    我因此详细谈论了忠义,用来勉励本乡后进,使他们除去偏狭而归于礼义周全,克服私心而恢复正气,无愧于文公。

    今天,巡抚以及各级官员修茸祠堂,作为崇敬文公的场所,实质上是为了倡导好德之心,发扬风气教化,正像《诗经》所说的:“百姓捧着祭器,表明他们喜欢美好的德行、”,

    谁没有这个心呢?如果能够人人实行,那文公的忠义之心就在我们自已的内心里了,怎么不让人羡慕?

    现在修茸祠堂倡导好德之心,有追求实际来崇拜的,有慕名声来崇拜的,有假借崇拜以标榜自已的。(这是在说来瞻仰的这些士的行为心理)

    忠义在自已的心里,开导人自思之,所以建祠堂来树立风范,

    倡导追求忠义是求诸与已心。

    知晓美德而没能在自已身上体现的,姑且以修祠堂来显示忠义事迹,

    这些人是敬慕名声而来的人;

    对祠堂大加修饰,而自身德性却极坏,表面装作善良而行为败坏,

    施奸计掩饰面内心却充满陷阱,这些人是假借崇拜以标榜自已的人。

    这两段是在说参与翻新祠堂的官员的行为心理)

    像这样的人是存在的?这对文公的道行,不是一种污浊破坏吗?

    于是我因此详细谈论这些行为,来勉励后来到此地为官者,

    使他们不要只敬慕名声,而要追求实际,不要光知修文公祠堂,

    而要追求文公的行为,无愧于文公的才行。

    我管理这个地方,眼看着文公祠堂塌漏,我却不能把他们修复,

    这已经有愧于各级官府;慨叹风俗习惯流入弊端,

    我却未能讲习道德,教导他们除去偏狭,又有愧于各位志士。

    现在很高兴地看到修祠堂的事办成了,将自已有愧之心表达出来,

    作为重修文山祠堂的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3,《重修文山祠记》(戊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hhi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