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逆旅,我本惆怅客,是纳兰性德短暂一生的写照。他天赐富贵,满腹才气,生而多情,却为忧愁所伤,他的一生,一半是坦途,一半是荆棘,坦途在身,荆棘在心。
初识他时,他的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逢秋悲画扇,引得我无限暇想,我在想究竟是怎样的男子,才能写出这样一首诗来。关于他的名字,我略知一二,只知他原名纳兰成德,取自《易经》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法璍大师亲自所起,更是寄予着其父母明珠夫妇殷切厚望,后来为了避讳,才改为性德,而后他也一直以此话告诫自己,期待着自己。直到一日他在儒家经典《仪礼》中看到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他𣎴免有些迟疑,如果我不抛弃掉童心,不能像一个标准的成年人那样在纲常礼制里规规矩矩地待人处事,我将来就不会有福有寿吗?谁料想竟一语成谶,容若始终都不曾抛弃这颗比世界更要宝贵的童心,而他为了这可贵的童心,也付出了惨痛代价。
我眼睁睁看着他的一生,仿佛是一个纯真孩子,赤身露体走在命运的丛林里。
作为御前一等待卫和征服者的后代,他无疑是同龄人中最㫫赫的新贵。身体中流淌着叶赫那拉氏和爱新觉罗氏的血液,也注定了他这一生必定不凡,可他却说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连他自已也曽自嘲自己长漂泊,多愁多病心情恶,心情恶,模糊一片,强分哀乐。拟将欢笑,排离索,镜中无奈颜非昨,才华尚浅,因何福薄。世人不解,就连他的父亲也不明白自己的儿子为何如此忧郁,明明出身显赫。或许在世人眼里他是幸运的,的确。可只有他自己知道,别人艳羡的功名利禄对如此超逸脱俗、孤芳致洁,昏波不染的他终究不过是个牢笼。
情深𣎴寿,我想只有这四个字才能用来描述他的爱情。四个女子,初恋、正妻、续弦、小妾,带给他四段不同的爰情体验。可这四段爰情故事,并𣎴是都值得令人倾心。关于初恋,那是他的表妺,他们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度过了许多美好时光,无疑这是美好的。可是却遭到了来自父辈的阻挠,因为在他父亲看来,那样无权无势的表妹不能为他的前程锦绣添花,于是棒打鸳鸯,表妹成了秀女,进了皇宫成了皇帝的女人,从此再无关系。我在想他在写那一句侯门一如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应该是痛心的。表妹的事情对他的打击无疑是沉痛的。好在他又等来了他生命里一个重要的女人发妻卢氏。
关于与卢氏这场爱情,他们之间这次可算是门当户对,珠联璧合。郎有才,妾有情,四年的相伴时光早已让他们成为彼此生命中的唯一,可是怎料世事变化无常,卢氏难产死亡再一次给纳兰性德遭成了沉重打击,他抚养着遗子,一次又一次为亡妻谱写着悼亡讠音,他为亡妻卢氏作的《饮水词》,至今无人能够超越,我想只有爱得足够深沉,才能写得出如此悲伤的文字吧。而关于他的续弦,我猜想他应该没有多少感情,否则怎会只字不提。对于他的小妾沈宛,或许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结局,一个满族,一个汉族,纵然志趣相投,同为词人,纵然相遇相识,奈何𣎴能相伴相守,或许真应了那一句纵然情深,奈何缘浅。我常想如果对这四个女子作个形容,那么表妹应该是白月光吧,放在心头,藏在心中;卢氏则是解语花吧,相知相伴,成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续弦则是人生过客,匆匆而过,便不复相间;至于小妾沈宛,就如那镜花水月,始终可望不可得。
予生未三十,忧愁居其半,心事如落花,春风吹已断,此时的纳兰生命即将走到了终点,他躺在床上整整七日,不言不语,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可我想他应该是孤独的,因为哪怕是飞得最高的鹰,也需要有一个不离不弃的影子。终于在公元1685年7月1日那一天,他静静地走了,正如徐志摩《再别康桥》诗里轻轻地我走了,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天边的一片云彩。可君之丧,哭之者皆山泣,为哀挽之辞者数十百人,有生平未识面者;斯海内之知与不知者,无不摧伤,却又清晰地见证了他曾来过这个世界。
后人对他形容很多,可我却更想用箭在弦上来形容他,因为他一生皆在疾速飞行,无论是对人或是对物始终热烈,与空气都能摩擦生热,恨不能燃成灰烬。
有人说他是孤独的,但他至少还有顾贞观,沈宛,徐乾,严绳孙这样的知己好友曾经为伴;有人说他英年早逝,是天妒英才,可我更愿相信是上天对他的怜惜,如此光风霁月的男子不应该在浊世中沾染上尘埃,就像《红楼梦》中的黛玉一样,如此干净纯洁的他们不适合待在那个充满泥泞与黑暗的浊世,所以上天对他们格外偏爱,将他们早早接走去往另一个美好的世界。我相信在另一个世界里,那个谪仙一般的男子一定能够过得很开心,实现心中所想。
对他,我多少有点惭愧,因为未能早点认识这个清风朗月般的男子,最后以几句短句致以我最喜欢的才子纳兰容若
他如雪中白梅,美到零落,美到哀伤;他如高岭温泉,寒到无情,暖到多情;他可荒度繁华,执笔溢美锦词,淡却浮生;他可弃掷锦绣,浅唱倾世长歌,了无绝期。他以远山为眉,以罡风为身,清莲为心。
他用他的旷世才华,多情风骨,绕指流年,轻触琴弦,用无言的情愫弹奏出一曲人间绝唱,用柔情与孤独在康熙盛世之卷落款留名。
思君朝与暮,忆君藏心间,感君繁华事,念君言语间,轮回百转,愿君能一世长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