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破碎的勇气

破碎的勇气

作者: 刚刚好时光 | 来源:发表于2018-04-13 12:31 被阅读0次

    无所谓

    谁会爱上谁

    无所谓

    谁让谁憔悴

    流过的幸福

    是短暂的美

    幸福过后

    才会来受罪

    错与对

    再不说的那么绝对

    是与非

    再不说我的后悔

    破碎就破碎

    要什么完美

    看到上边的词句,我想你一定非常熟悉。没错,它就是杨坤的歌曲《无所谓》中的歌词。夜深人静的时刻,静静的听着这首歌,缓缓的乐调略带伤感。歌词中“破碎就破碎,要什么完美”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深深的击中了我的内心。

    生活中很多的事情我们真能够做到“破碎就破碎”的豁达与开阔吗?完美,多美好的一个词语。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说:我想要一个完美的恋人,我想要一份完美的工作,我想要一个完美的家庭,我想要一个完美的假期……然而就是在这追求完美的过程中,让多少完美主义者陷入了长期的痛苦之中。

    Z参加集团的战略人才座谈会,会议上他的内心上演着一场有一场的独白,有着自己的想法与见解,可就是因为没有组织好一个完美展现的话语,到最后也没有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当最后会议结束时,领导问到他的时候,脸上只能挤出一丝尴尬的微笑。总想着有一个完美的结果,不想有任何的瑕疵,展现出自己优秀的一面。但是,一步登天是个神话,戏剧的是追求的完美最终变成了一事无成。

    Tal Ben-Shahar在《幸福超越完美》一书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原则,把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者还叫做“完美主义者”,而把适应良好的完美主义者成为“最优主义者”。书中分析了完美主义者和最优主义者在心态上的差异,最大的差异是关于如何看待成功和失败的。完美主义害怕失败,他们总是在期待事情的过程一帆风顺,只关心终点而不关注过程,总是过于关注问题和缺陷。相反,最优主义者能够把失败当做前进路上的正向反馈,积极从失败中学习新的东西,让思维更加灵活与变通,也能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价值。

    社会心理学家Shalom H. Schwartz和同事在研究中发现两种价值观截然不同的人。

    一种人倾向于穷尽所有可能的选项,只为从中挑选出那个唯一的最好的选择,他将这类人命名为“最佳选择者(Maximizer)”

    而另一种人只是找到差不多好的那个选择,就完成了,满足了,他们叫做"知足者(Satisfier)

    最佳选择者要花较长的时间去选择,而且做出来的选择看起来要比那些知足常乐者很快做出的选择要好得多。然而悲催的是,他们反而会对自己的选择不甚满意。

    更悲催的是,总体而言,与知足者相比,最佳选择者过得更不幸福,心态更悲观、自卑,生活满意度更低,并且更容易抑郁、后悔和自责。

    这里的“最佳选择者”和“知足者”其实类似于Tal Ben-Shahar在书中所提到的“完美主义者”和“最优主义者”。

    大量心理学研究已证实,完美主义心态导致抑郁和焦虑,降低生活质量。

    那么,我们该如何跳出完美主义这个坑呢?

    今天分享古典老师在超级个体中的一篇文章,运用“有限决策”理论跳出完美主义。

    假如一只狗熊走到结了冰的湖面,突然听到冰面上发出“咯咯”的声音,它知道可能是某一个地方冰面要裂开了。他不知道具体是哪里会裂,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裂,所以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跑。这个时候,最聪明的做法是什么?

    最聪明的方法是,既然不知道要往哪里跑,最好的方式就是先趴下了,然后往最近的岸边爬过去。最糟糕的选择是在原地等着,不是掉进湖里,就是冷死。

    冰面上的狗熊困境,其实是我们每天都会遇到的问题。我在昨天提到了“好决策”的5个步骤。但在真实的生活里,我们通常只知道出现了问题,但是没法收集所有的问题,更不可能列出全部的方案和结果。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做决策?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有限决策”理论。诺贝尔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凭借这个对决策的研究,获得了197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也很大程度颠覆了经济学理论里的“理性人”的概念。

    理解了“有限决策”的概念,你会发现生活里困扰你的很多问题会变得有解,更好的是,理解概念后,我会给你三个提问清单,能帮你解决自己的选择恐惧症和完美主义者。

    有限决策,用一句话概括就是—— 真实的生活中,人要做最满意的,而不是最完美的决定。

    为什么要做最满意,而不是最完美的决定呢? 因为完全理性的假设,有两个坑:

    人不可能完全理性,还有很多情感、直觉、时间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人也不可能穷尽所有的方案和结果,很多时候只能靠预测,而预测不一定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你喜欢上了朋友圈里的一位女生,你向她发动进攻,发短信约她去吃西餐。这时,你会不会考虑——这个女生是不是你最完美的对象?答案肯定不是。因为在未来的人生长河里,你肯定会有各种可能和变化。她是不是你当下最合适的人呢?其实也不是,因为这个城市还有很多人,无论是身材、样貌、脾气、人格都有更好的匹配。

    你约会的方式是不是最好的?发短信直接约出来,会不会太激进,人家会不会不喜欢西餐?

    很多人会一辈子这样纠结,一辈子都收集不完所有信息,而且等你收集完一半信息后,发现女神和另外一个比你差很多的人在一起了。等你做出完美决策,人家孩子都得上小学。

    这种情况就叫做“分析瘫痪“( analysis paralysis ),也就是完美主义和选择恐惧症的人的坑——他们怕自己选错,以至于宁可不选。《决策的艺术》这本书里说: “它表现为不知疲倦地收集各种有用无用的资料信息,总试图去寻找一个又一个的解决方案。同时,人们为了逃避做出决策,总是想象出更多分析工作来拖延时间,因为一旦作出决策就意味着接受了某些不愿接受的现实。”他们就像站在冰面上的熊,最后可能是冻死的。

    更加有效的方式,是有限决策。他会考虑如何在有限资源:认知、时间、情绪资源下做最满意的决定。比如说你看完人家朋友圈,和几个朋友了解一下她,然后大概确定自己和对方都不会短期离开这个城市,就可以开始发动进攻——毕竟你只是约人吃饭,又不是约人结婚。在逐渐地滚动下,双方了解越来越多,最后做出是否在一起的满意决定。

    反过来看,你可以理解为什么大学四年级是恋爱高发期—— 完美决策分子终于意识到,再不出手没戏了,他们从完美决策派转为有限决策派了。

    英特尔总裁:安迪·格鲁夫(Andrew S·Grove)曾说,“路径选错了,你就会死亡。但是大多数公司的死亡,并不是由于选错路径,而是由于三心二意,在优柔寡断的决策过程中浪费了宝贵的资源,断送了自己的前途。所以,最危险的莫过于原地不动。 ”

    越是不确定、多变的环节,有限决定的思想越重要。亚马逊的贝佐斯在创办网上书店之初,深知公司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迅速吸引大量的客户,因为一旦传统老字号书店也涉及网络服务,公司可能就发展受限胜负难定了,于是贝佐斯全力押宝在扩大规模,先发制人上,要收入不要利润,拿到海量投资,扩大市场,迅速卡位。等到市场稳定,贝佐斯开始利用规模的采购能力、提高单价获取利润。后来京东的路径也类似。

    贝佐斯如果在一开始思考:“第一步要扩大规模,到什么程度,然后有4种方式提高单价,最后哪一种成本收益最好。“估计没算完就被反超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做决策的时候,跳出一个“要做完美决策”的怨念,做一个当前资源下满意的决策就好。

    具体该怎么做呢 ?

    问自己三个问题:

    如果现在不采取行动,眼前这个方案什么时候会完全失效?

    如果现在还不确定方案,是不是不管什么方案,都没法执行好了?

    如果有更多的时间,你会有明显更好的方案吗?

    对自己的实力你最了解了,如果再给你2周时间,你会有更好的方案吗?

    如果继续犹豫下去,会影响其他重要决策吗?人生总是一环连着一环的,如果这个决定不做,会带来其他的大问题吗?

    当被困住时,问自己这三个问题,就可以迅速做出当前最满意的决断。

    学完今天内容,你就可以理解下面这句著名的鸡汤,其实只说对了一半:一切都是最好的选择。

    一方面,看过去,那个时候你的认知、情绪、时间资源有限,那个选择不完美,却是你能做出最好的。

    另一方面,看未来,其实你总是有机会根据自己的资源,在更恰当时间做更满意却不完美的判断,这是一种修炼。

    人生就是从各种不完美的遗憾里,长出最满意的样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破碎的勇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hjc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