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一只知更鸟》书评
豆瓣评分说不准是有色种族的人犯罪普遍,让人产生了偏见,还是因为先有了偏见,才让有色人失去受教育的机会。
有些事有因果,有些事查证不了源头,只剩下一个结果,被多数人奉为圭臬。或许这本《杀死一只知更鸟》,可以解疑答惑。
作者哈珀·李,美国女作家,她拒绝采访,也不趁着盛名继续写作,隐居在家乡,过着平静的生活。2016年2月19日逝世,享年89岁。
关于这本书的种族偏见,正义与黑暗在中国本土今天这种情况下来说,很多人是无法感受到那种尖锐的歧视和不平等,但人有共情,事可迁移。
这些,需要一个公平且理智的引导着,用正确又易懂的方法互动。
01:人的第一步成长,是学会钻进别人的皮肤里
好教育是一个国家强大的最好的武器,也是最好的防御。同理,一个家庭也是。
杰姆兄妹无疑是幸运的。他们有个好父亲——阿蒂克斯。
阿蒂克斯做到了作为一个绅士的准则:智慧,善良,勇敢,宽容。
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生来是无知无识的,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他的一举一动可以说一方面受遗传的影响;一方面受环境的约束,受教育的支配。小的时候,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父母,教养中最重要的因素,恐怕也是父母。”
阿蒂克斯把他身上优良的品质,传递给了他的孩子。
女儿斯库特不想上学,因为老师批评了她,同学也害得她犯错。这和我们一开始兴冲冲的上学,在学校遇到困难,受到欺负后的第一反应一样:自我逃避、埋怨对方。
听听她父亲是怎么说的吧,“你永远不可能真正了解一个人,除非你从他们的角度去看问题……”“……除非你钻进他的皮肤里,像他一样走来走去。”
书中这里用了两个省略号,父亲意识到孩子可能不太懂什么叫他人的角度,把“从他人的角度”这种虚词换成“钻进他的皮肤里”这种能用感官感受到的词,就是在用孩子的角度解释问题。
整本书,斯库特在用父亲说的这种方法理解哥哥,怪人阿瑟,老鲍特·尤厄尔同一切她无法理解的人和事。
02:这个缩小版的江湖照进了大人的世界
淘气和好奇是孩子天性,他们不是缩小版的成人,但他们有一个属于他们缩小版的江湖,家庭里的每一个人,都在教他们如何行走在这种江湖里。
他们的江湖危害范围小,却照见大人们的江湖缩影。
比如,偏见和歧视。
你的家人有没有告诉过你,或者你有没有告诉过你的孩子,别和某某玩儿,他会带坏你。他学习不好。他是个神经病。他是个小跛子。他是个坏人……
这些为了自己孩子好的语言,无形中给了他一种优越感。
偏见离我们很近,近到家里多了个弟弟妹妹,因嫉妒产生。也会因为被拿来和隔壁的小孩比成绩而去记恨。甚至歧视同学们歧视的一切。
歧视产偏见,偏见生傲慢。
书中有个很有意思鄙视链——
杰姆告诉妹妹,“我说的是在梅科姆县。情况是这样的,我们这种人不喜欢坎宁安家的人,坎宁安家的人不喜欢尤厄尔家的人,尤厄尔家的人又鄙视黑人。”
像不像食物链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淤泥?
说更明白点儿,人只会去欺负他能欺负住的人,因为他要找点存在的意义。
偏见是最好的借口,无需任何理由。而且偏见无法消除,它随着人类的存在而永久存在。
03:孩子是有攀比心和复仇心理的
“没有必要把你懂的所有东西都说出来。人们不喜欢他们身边有人比他们懂得更多。那会让他们很恼火。你说得再正确,也改变不了这些人。除非他们自己想学,否则一点办法也没有。你要么闭上嘴巴,要么就使用他们的语言。”
这是杰姆兄妹从黑人的教堂出来时的谈话,他们发现自家佣人比其他黑人的发音要标准,她是个有知识的有色人,就问她为什么不让别人知道自己懂得多了?因为小孩一旦懂得一项新知识,就想告诉全世界。
卡波妮在黑人中算是有文化的那个,她对待两个小主人,没有特意去讨好,也没有仗着自己懂得多去批判他们,就杰姆兄妹的问题卡波妮给出的解释,我换个同意思的话来说:你和家乡人说方言,他能听懂,但在家乡同亲朋好友说普通话,就让人有种你去了几次大城市回家就显摆的感觉。同样,在公司与领导同事说话,你用方言,也不合适。
正是在这一章节,让我看到了身为黑人的卡波妮的优点和魅力。
卡波妮是个对人对事都自己的看法和原则的人。她懂社交规矩,明白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进退有度,深谙处世之道。
在小孩非黑即白的世界里,教会他们不要去找优胜感。这点儿在斯库特嫌弃小坎宁安吃饭的不懂规矩时,卡波妮训她的理由一样。
“你给我闭嘴!不管他是谁,只要踏进这家门,就是你的客人。别让我再逮住你又对人家说三道四,好像你有多高贵似的。”
即便这里斯库特没有对小坎宁安展示自己的“高贵”,但她的那种你进了我的家就得守我家的规矩的无意识表现,伤害到了另一个孩子的自尊。
俗称:炫富。一种心理上的炫耀。
再就记仇,是在老坎宁安家族夜闯监狱差点伤到阿蒂克斯,这笔账被斯库特记在了小坎宁安身上,要在开学时打他,被父亲及时制止了,还跟他们讲解什么是“暴徒”。他的解释是:“每一伙暴徒都是由人组成的。”
他还说,“坎宁安先生本质上是个好人,他只是和我们其他人一样,有自己的盲点。”
“斯库特,等你最终了解他们时,你会发现,大多数人都是好人。”
阿蒂克斯告诉孩子们,在这些人有各种各样的身份之前,首先得认识到,他们先是个“人”。
再就是杰姆记杜博斯太太的仇,阿蒂克斯趁机告诉他,什么是勇敢——
“勇敢就是,在你还没开始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注定会输,可你依然义无反顾地去做,并且不管发生什么都会坚持到底。你很少能赢,但有时也会。”
抗争途中,需要勇敢,也需要坚持和智慧。
勇敢是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反抗。反抗是对不公平、不愿意、不接受的事做出的防御和攻击。只是有人成功,有人失败。
对此,父亲只说了一个方法:抬起头,放下拳头。试着用头脑去抗争……
阿蒂克斯知道,任何事情在向一面倒的时候,总有一天会出现反噬。所以他才会说,“这些积累起来,早晚有一天,我们要为此付出代价。我希望它不要发生在你们这一代。”
这是一个老父亲希望儿女能懂他的拳拳之心啊。
04:让死人埋葬死人,迈出一步又是希望
如果说汤姆·约翰逊是明面上的知更鸟,那么阿瑟是隐居的那一只。
老鲍特·尤厄尔诬陷汤姆强奸自己的女儿,虽然赢了这场黑白颠倒的官司,却失去了更多的东西,即便汤姆死了,老鲍特记恨为他辩护的律师一家,他打不过大人,夜里偷袭孩子,被阿瑟误杀。
阿瑟救了两个孩子,一个常年生活在黑暗中的人,有可能被这件事情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被人当做英雄。
他不愿被人围观。
泰克警官在维护他,明白过来的阿蒂克斯在正确和善良两种选择中,做了正确的选择。
不论在这件事还是汤姆的案子中,已经有白人在为黑人提供帮助。
就像莫迪小姐说的,这个案子的辩护律师本来不该是阿蒂克斯,是法官特意指派他去,这个案子虽然在白人马耶拉·尤厄尔张嘴的那一刻就输了,可他是唯一一位能在这种案子上让陪审团拖延了那么久的人。虽然是一小步,但总算迈出去了。
还有安德伍德协助阿蒂克斯守护监狱里汤姆,又在汤姆死后对公开抨击杀死残疾人的罪恶,以及后面农场主帮黑人的遗孀对抗白人的骚扰,都从侧面说明,种族歧视的心态在一部分人心里缓缓的消失。
有人说这本书黑暗,那种感同身受的窒息感,觉得里面的被害人某一刻就像自己,所以觉得此书深沉压抑,剥夺了公平正义,有幸活着的,在一起磨难后,觉得一生就这样了。
我倒觉得不是因为这本书写实与绝望,才让它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还享有盛名,反而是人性在回归,善良在觉醒的一个时代见证。
所以泰克警官会连续说了两遍:让死人埋葬死人。
写在结尾:
有人做了一件别人做不到的事,有人一生在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有些人自己做不到就希望有个人能做到,而别人在做的时候他拼命扯后腿,只是想对自己证明,这件事无人做到……可他们又希望那个人成功。
比如在传道会活动日这天在阿蒂克斯家说风闲话的七大姑八大姨们。
这天的斯库特穿了漂亮的淑女裙子,当听到汤姆死亡的消息,见到姑姑掩饰了自己憔悴的神情,笑着和外面的太太们谈笑风生,她也学着样,使出自己最好的待客礼节,和姑姑一起在这种时刻保持淑女的矜持。
小女孩儿学会了虚伪吗?
不,她接受了成长。
任何人,曾经都是孩子。只不过在人来人往中,挤掉了一些东西,留下的都是他们抓得住的。
这本《杀死一只知更鸟》,豆瓣评分9.2,前八章的平静与伏笔,以及对怪人阿瑟的好奇,是孩子们……或者说是我们,最好的回忆。
痛苦过去,生活继续!
再见!
还有——加油!
第92周第1篇总274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