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养成一种习惯——每天起床后拿起手机每一件事情是打开微信,刷一遍朋友圈,甚至发展成强迫症,见不得“发现”功能上泛起小红点,若有,必刷之而后快。虽然没有刻意统计过,但正常情况下每天刷刷的次数不低于十几次。事之于勤,必有动机,我是把朋友圈当成了一个信息获取源,朋友,同事,客户,亲人,公众号,订阅号;相交甚熟的,泛泛之交的,都在朋友圈里各抒已见,形成了一个纷杂的信息聚合源,通过阅读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来打发无聊时间。
最早的朋友圈功能跟微博很像,但与微博不同的是,发布的动态只有好友才能看到,具备私密属性,所加的朋友也多是纯粹的知交好友,而通过朋友圈了解好友的近况,以评论的形式交流,很好的将现代社会中朋友间的弱联系给强化了,得以蓬勃发展,逐渐取代微博在朋友社交中的霸主地位。随后微信陆续在信息功能中加入对图片和语音的支持,比起短信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迅速的在每台智能手机上实现了霸屏,而微信也由社交工具转型为信息交流工具,为了交流的方便,我们开始将各种接触到的有关系的人加为好友,同事便是其中最广泛的一类。
普通同事还好,毕竟大家平时待在一块的时间比家人都多,相对熟悉,比较尴尬的是处理跟上级的好友关系。我知道有些同事加领导为好友是迫不得已的,之后他们在发朋友圈动态没那么踏实了,吐槽工作时投鼠忌器,乐趣大减。好在微信贴心的加入了朋友圈分组显示功能,解救了这类纠结症患者,他们可以再次肆无忌惮的发朋友圈了,只需要在朋友圈动态中设置屏蔽上级,不能给上级留下任何可能发现蛛丝马迹的可乘之机。
可是一刀切的做法有时也不太可靠,一位朋友,某天被主管叫去,被问道:“你的朋友圈把我屏蔽了”?十分尴尬。还有位女同事,小家碧玉的长相,怀着豪爽开放的性格,倾诉欲强。原本是同事群的朋友圈热门写手,状态更新不断,记录自己日常工作生活的点滴,有时一条状态发出,跟帖评论及围观者众。作为同事,大家在一起工作已久,都了解她的性格,聚餐时常以此为开她的玩笑,说她有几个铁粉,一日不见更新,如隔三秋云云,她也不以为意。可突然有一日,她在朋友圈宣布封笔,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惊奇莫明,私下里打听究竟,原来是她之前发了一篇状态,内容是诉说自己加班的辛苦,结果跳出个好友评论,给她扣上个心机婊的帽子。我们以为她的百毒不侵,却没抵过这条恶毒评论带来的伤害,她也终于明白朋友圈并不单纯,不是所有人都乐见你的欢乐悲喜,从此心灰意懒,告别朋友圈。
发布朋友圈动态的原始动力来自分享,我有乐事,有朋友为之欢心,快乐便复制一份,我有烦恼,有朋友为之分忧,忧虑便减少一半。读一篇好文章,有所感悟,评论转发,积极的能量便增强一分;欣赏别人的故事,点一个赞,便送出一份支持。如此的互动,简单而美好。
慢慢的,发布朋友圈的目的变得不再单纯,有的是为了体现存在感,一条动态发出,反而心神不宁,时时拿出手机,看一看收到多少个赞,多少个评论,把存在的感觉依附在别人的关注上。有的是为了体现优越感,购置一件物品,收到一笔红包,品尝可口的美食,见闻难得的风景,都迫不急等的诉诸朋友圈,从别人的赞叹中获取满足。有的成了活动召集人,有的成了评选达人,有的成了商人,有的成了心灵导师,有的成了吐嘈专业户。
浏览朋友圈,越来越有种逛自由市场的即视感,通常你只想去相熟的店家哪淘点新鲜货,可在路上总有一些摊位不停的向你兜售不知道倒过多少手的鸡汤,叫卖来路不明的产品,而且占道经营,嗓门洪亮,让你不胜其烦。即使有些摊主跟你还有些交情,也不得不对他们采取主动避让措施——屏蔽他们的动态。在这个嘈杂的市场里,人们的行为举止不受限制,自我展示是主要的,他人的观感是次要的;我有肆意发布内容的自由,你也有选择屏蔽的权利,我可以设置不让你看我的朋友圈,你可以设置朋友圈不对我开放。互联网时代,我们都不必为了谁而妥协自己表达的权利,逐渐的让本就脆弱的朋友圈好友关系名存实亡,可毕竟和你还有其它方向的交集,不能随便的将你拉入黑名单,于是我们成为彼此的僵尸好友,占据对方的一小片天地,不闻也不问。
朋友圈好友清单洋洋洒洒,真正称得上朋友的屈指可数,而且多是在大学、工作初期沉淀下来的。朋友之交贵在诚,回忆那个阶段的自己,心思最为单纯,大家时期与同学朝夕相处,感情深厚;初入职场,理想丰满,与项目成员同甘共苦,一起进步,结下战斗友谊。而如今,所谓的朋友圈新朋旧友更替不断,熙熙攘攘,因利聚,又因利散。想从中发展出纯粹的朋友关系,是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情。技术丰富了我们交友的手段,但也扰乱了我们与朋友相交的诚挚之心。
我有350多个朋友圈好友,为了管理方便,设置了多个分组:同学、同事、亲人、客户、工作伙伴、旅友、一面及其它。其中一面是个比较特殊的分组,专指我的相亲对象,我和她们通过朋友牵线,互留微信,建立了联系,通过初步线上线下的接触觉得并不适合发展成恋爱关系,之后便极少再有联络,于是我们在彼此的朋友圈中变成尴尬的存在。在我的观念里,作为男生,主动解除和女生的好友关系,是不够礼貌的;而继续保持这种连而不交的好友关系,有点聊胜于无的意味,偶尔我们会对方的状态点赞,在评论区零星交流,却很难再有更深一步的接触。相亲的确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社交行为,两个陌生人,通过一两次的交流接触,去审视对方是否有资格成为自己的伴侣。若不符合,或许各自散去,相忘于江湖,才是明智的处理之道。毕竟,已有成见,再去和对方尝试发展恋人之处的交往关系,不留模糊地带,是件颇有难度的事情。有位相亲对象,对这个问题看得比我透彻,在见过两面,聊了个把小时之后,我对她略有好感,但数次邀约总不能如愿,已决定放弃追求,翻看聊天记录,发现她已经将我从好友中删除,虽然心中仍有一丝未被欣赏的失落感,也不得不佩服她的洒脱与果断。
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不能容忍背叛,即使是对这种形同虚设的好友关系,我们依然是敏感的,对别人把自己删除心怀芥蒂。清理朋友圈好友的无聊游戏曾经大行其道——给朋友圈好友群发短信,不能成功发送信息的,则意味着对方已经把自己从他的好友中删除了,通过这样的识别,再将对方删除。虽然该方法的无效性已经被官方证实,仍然有人乐此不疲,隔上一段时间,总能在微信里收到类似的消息。这反映了在我们的心灵深处,都渴望获得真正的朋友关系,但是却我们处在一个泛朋友化的关系网中,缘起一点交集,我们成为“朋友”,然后像两条交叉线,渐行渐远,终于挥手告别。可悲的是,我们既是这个网的创造者,也同样的被困在网中,避无可避。
微信朋友圈就是这样让人爱恨交织的存在,享受的它的多彩,也要忍受它的无聊;它是一个我们观察世界的平台,也是他人了解我们的窗口;它让我们在某些方面表现得开放,也让我们变得更擅于隐藏;它在形式上让我们变得更近,但在精神好像让我们变得更远。即使回溯到没有朋友圈的年代,还有QQ空间、开心网、微博等工具扮演着类似的角色,我们在网络上朋友遍地,在现实中难寻知己一人,虚拟化的社交网络不仅改变了我们交友的方式,还潜移默化的改造着我们的性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