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买了保险的朋友们是不看条款的。因为保险条款像极了盘丝洞,七缠八绕的让人头大。有些朋友把保险条款一条条的细细看过,恨不得有一双火眼金睛,唰的一下扫描出条款里的“妖魔鬼怪”——各种坑!
只是,对付光明正大的“妖怪”还好说,要是遇到像“白骨精”那样会变化又会伪装的妖精,悟空也会头大呀。不如一起来研究下如何“抓妖精”?
以重疾险为例。四款很受欢迎的多次赔付重疾险产品,长(性)的(价)好(比)看(高)可能也是种伪装啊。暂且不说它们对重大疾病不同病种的理赔约定,只看保障责任大框架下的约定,就有很大区别。一对比,就发现个被称为“三同条款”的妖怪(同一疾病原因、同次医疗行为或同次意外伤害事故)。
依据这个条款,以下情况是否可以获得重疾二次理赔?
小A不幸得了尿毒症(终末期肾病),确诊后进行规律性透析治疗超过90天,满足了“终末期肾病”的赔付条件,并获得了重大疾病赔付保险金。持续治疗一年后,遇到合适的肾源,小A希望通过换肾(重大器官移植)缓解病症。那么作为重疾病种之一的肾移植能否获得二次赔付呢?
分两种情况。
1、如果小A买的是有“三同条款”的重疾险,终末期肾病和因此进行的肾移植属于“同一疾病原因”引起,则保险公司不会因此再次赔付。
2、如果小A买的是没有“三同”约定,那么自小A初次确诊尿毒症到肾移植手术前,只要超过约定的间隔期(180天到一年或3年不等),一样可以获得二次赔付。
市场上绝大多数的多次赔重疾险产品中,“三同条款”如影随形。对于只购买了一家或两家保险公司重疾险的人来说,即使看了条款,又如何能有对比呢?没有对比,又如何能发现坑呢?
再来看一个意外险条款。
A、B公司意外险条款同样有“180天内”的约定。只是B公司产品条款有两个前提。第一个前提是“在本附加合同保险期间内”,第二个是“保险期间届满治疗仍未结束”,然后是住院180天和门诊15天的限制。若因为疫情原因不能及时就医,A产品可能赔付不了或赔一部分,而B产品则是可以赔付的。
近期有个实际的理赔案例,客户在疫情期间出了意外事故,但因为封城和医院征用,不能及时去医院治疗,等可以去医院治疗时,距离最长180天的限制已经很短,而客户仍需持续治疗一段时间。那么按照A产品的条款约定,这个意外事故引起的医疗费用不能完全覆盖的,即使距离保险期间届满还有足够的时间。
一种疾病,两个归属引发的保险诉讼案例。
案号:苏(2015)连商终字00426号民事判决书
案情回顾:
2006年11月及2007年9月汤女士作为投保人给孩子分别购买了两份国寿康宁终身重大疾病保险,重疾保额共计8万,缴费期20年,附加住院医疗保险。
2015年1月孩子入院被确诊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向国寿索赔8万被拒。
拒赔理由:
中国人寿认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不在合同约定保障范围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MDS)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一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特点是髓系细胞分化及发育异常,表现为无效造血、难治性血细胞减少、造血功能衰竭,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
法院判决:
双方争议的焦点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否属于恶性肿瘤?争论观点主要为两种:一种意见认为保险合同条款系同等引用ICD-10标准而未将MDS明确列入恶性肿瘤范畴,不属于保险理赔范围;另一种意见认为近年来权威研究成果已显示MDS属于恶性肿瘤。基于不利解释以及合理期待原则,法院最终做出有利于被保险人的主张。所以,中国人寿需要承担赔付责任。
《保险法》第三十条:采用保险人(保险公司)提供的格式条款订立的保险合同,保险人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合同条款有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合同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应当作出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解释。
这个判例,除了依据《保险法》的“不利解释”原则,还有法院审判组织“不局限于保险合同条款字面含义限制,坚持以符合社会发展进步方向为原则,通过对保险合同格式条款进行合法和合目的性的解释,将医学界取得的权威研究成果应用于司法实践之中”的原因。
前面意外险的案例中,以往我们对180天的界定不会有疑问,但因为疫情引起的就医环境变化,却直接影响到理赔结果。如果我们完全依据条款约定,而无视社会变化的话,这对客户来说,是很不公平的。同样,医学技术的发展,对之前无法确诊的病症会有更清晰的认知和界定,而法律条文的更新总是滞后的。用发展的眼光看条款,去争取理赔,于情于理于法都是支持的。
很多人觉得“保险条款玩文字游戏”。但既然是“文字游戏”,没人规定只有保险公司可以玩,作为合同的另一方,我们当然也可以“抠字眼”。只是对于怎么“抠字眼”,只“抠条款”是不足够的,还要“抠法条”,更要结合社会变化。抠得有道理,有依据才能实现合理理赔的目的。
有些朋友不理解:你们总说经纪人的服务是从把保单交到客户手里后才开始。我们拿到了保单,没看到你们有什么服务啊?
由以上的案例可以看出来,经纪人的服务尽可能的前置了。
投保前,我们就尽量规避了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纠纷。不管是理念上的:保险的功能、财务规划,还是细节上的:健康告知、产品条款,我们摸透了,给客户讲明白了。买的和卖的都清楚明白,心里没有负担。
投保后,我们也做好了帮客户解决纠纷应有的准备动作。万一不能顺利理赔,那就用自己的专业积累和经验,尽全力去帮客户争取更好的结果。当然,我们宁愿一辈子用不到保险。
可以说,看懂保险条款和能不能避开坑,中间隔了个专业的保险经纪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