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
1976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博尔丁称之为李约瑟难题。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锲而不舍的陈方正,用了800多页的篇幅,光参考文献就列了40多页,写成这本《继承与叛逆》。不过他直接把李约瑟难题消解掉了,通过详实的考据,他认为李约瑟问题的根基站不住脚。
陈方正通过梳理西方科学史,从埃及和古巴比伦数学萌芽,到毕达哥拉斯学派和柏拉图学派奠定的古希腊数理科学传统,再到伊斯兰科学和中古时期科学从理论转向观测与实证,整理出西方科学环环相扣的发展脉络,尽力回答了他修正的李约瑟难题: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
其一,西方科学传统发生过两次突变:“”新普罗米修斯”革命(带来希腊科学)和牛顿革命(带来现代科学)。因其强韧久远的传统,不受固定地域和文化限制发生多次“中心转移”,使之不断注入新力量而蜕变。(中国因地理因素,形成大一统的文化格局,反而限制了百家争鸣。)
其二,宗教。为了窥见宇宙之奥妙,获得永生之道,去探寻自然之法则。同时,有强烈宗教信仰的人,往往意志坚强,坚韧不拔。(这与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与之有相似之处。)
一个问题常常不会只有一个或两个原因。
非常佩服作者,坚韧不拔的用详实的论据、严谨的论证,追求这最初一个问题的答案,这本身也是一种闪光的科学精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