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跑完 10 公里,我汗如水洗,慢腾腾挪动如僵尸,在公园的小路上溜达。
看那些摇着蒲扇,肥头大耳的,在暮色里散步消食的闲人,我很想拉着他们炫耀:在刚才的1小时里,我经受的苦难比你一生都多。
跑步对我而言,就是个交易,用跑步的痛苦,来换闲坐的健康。我期望的交易价码是,跑5公里,保 5 天健康;我能接受的价码是,跑5公里,保 3 天健康。如果每天都得跑,那太痛苦了,不值得。
2016 年,我第一次开始跑步,并在当年突破人生记录,一次跑了 15 公里。有个说法,中年人要重新做人,要么开始背单词,要么开始跑步。单词我是不会再去背了,我的英语凑活够用了,再学也没啥挑战。要重新做人,就只剩下跑步。
那 2020 年,我开始第二次重新做人。 2016 年跑到2017年底,到了 2018 年,太忙,就顾不上跑步了。
2016 年,我跑步的环境特别好。我所住的小区旁边有条路,叫同城街,非常幽静,晚上的照片是这样的:

这条路贴着 13号地铁线,从霍营笔直到龙泽。最妙的是,在霍营这一端,路就断了,车少人少,仿佛个幽静的桃花源。到了晚上,就有跑步的、遛狗的,还有一伙伙烤串的。我一般夜里10点出现在路上,那是已经冷清下来了。
后来不知道哪来的一群倒霉孩子,可能是自行车的狂热爱好者,说服了市政部门,在同城街上修了北京第一条自行车道,从回龙观一路高架到西二旗。随之,同城街也改造了,路上竖起5道隔离护栏,路边是电塔一般的路灯,照得灯火通明。
找不到晚上的照片了,用一张白天的吧:

那个自行车道,花了不少钱,也没几个人上去骑,入口处还有人站岗。这自行车道,就跟我们程序员做的 app 一样,费劲心血和热情,没几个人用。
但同城街不复之前的幽静,宽敞的道路切割到四分五裂,灯柱在夜间放射强光,如置身电气化的宇宙飞船空间站什么的。
再见我的同城街,只好换个地方。沙河水库旁边有个公园,非常之大,里面的环形道路绕园一圈 2500米。园子里有树林、草地还有水塘,最重要的是,此处人烟罕至。周围没什么居民区,一年四季空空荡荡的。傍晚时分是这个样子的:

很有点东南形胜,烟柳画桥的模样。
可惜,过来路程20公里,开车需要25分钟。虽然我与同城街相伴有年,山盟海誓过,但要是可以用同城街换此园,我是愿意的。
跑5公里,就在同城街,要忍耐下灯火通明摩肩擦踵的烦恼,就当在商场里跑步。跑10公里,就到这个园子里,跑完还可以瞧瞧无灯无光的夜色,漆黑。
园子里还有一座坟,估计是钉子户,坚决不拆的那种。黑乎乎跑过那座坟墓的时候,我就疑惑,那躺在地下的人,是否还想爬起来跑步,不为健康,就是想活动活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