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剧《狂飙》里,年轻的刑警安欣一身凛然正气,敢乔装入狼窝,敢当面质问两位局长上司,痛批他们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不予以黑恶势力迎头一击,局长被逼得有些无奈,只好说:“只有保护你的警徽,你才能更好地伸张正义。”,这句话,显然没能成功说服倔强的安欣,但若我们仔细想想,此话也不是全然无道理。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你再正义热血,脱下这身警服,你也只是一个普通民众,师出无名,所能做的终究有限。警服,不仅意味着责任、担当、使命,同时也是国家授予的扬善惩恶、维护公平正义的权利。权利在手,剑在手,你才能做成自己想做的事情。
说到“在其位,方能成事”,我又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孔子,《论语》,一半是他的博学多才,他高远的政治理想,一半是他的怀才不遇,他的心酸失意。
关于孔子的不得志,有人说,孔子那么有政治才干,为什么没有人愿意重用他?说明他的才干还是不够。也有人说,孔子之所以怀才不遇,是他的思想立场出了问题,他的那一套“仁、义、礼、智、信”,在当时的时代是不合时宜的。以上两种观点的出现,向我们证实了“怀才不遇”的确是个贬义词,哪是什么“不遇”,只是“无才”而已。
果真如此么?也许孔子缺少的真的只是一个机会,一位明君,也不可知呢?
孔子二十多岁就以博学而闻名天下,当时有很多君主想招揽他,但最后都没有谈成,其原因之一是有人(恶意)阻拦,比如楚国的子西和齐国的晏子,这些人的阻拦,到底是出于本国利益考虑,还是怕孔子来了抢了他们的饭碗和风头,就不得而知了。
《论语宪问篇》第九章,有人问子西是个什么样的人?孔子道:“他呀,他呀!”,欲说还休,欲言又止,显然孔子不愿意公开评价子西这个人,这是孔子心头之痛。
当年孔子奔楚,很想在楚地寻得实现理想的机会,通过接洽获得楚昭王的赏识,楚王想把书社之地七里赐封给孔子,留他在楚国辅佐国事,宰相子西认为孔子有众贤弟子相助,再有了封地,将不利于楚国,于是楚王打消念头,孔子失败离楚。
孔子从政不顺利的第二大原因:春秋战国时期,时局动乱,许多诸侯沦为傀儡,失去实权,官员的任用,受到下臣摆布。
《论语微子篇》第三章,讲到齐景公自从听了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高论后内心十分震动,想重用孔子,两人已经谈到了孔子到齐国工作的待遇问题,齐景公说:“我要用次于季氏而高于孟氏的待遇来对待你。”不久后,齐景公又说:“我老了,没有什么作为了。”,孔子只好离开齐国。真的是老迈的缘故?其实还是臣强君弱,没有话语权,做不了主吧。
前面所说两大原因,均属于外部原因,孔子求而不得,被迫出走,除此之外,孔子自己也亲手放过了很多机会。
《论语阳货篇》第一章,讲到鲁国季氏的家臣阳货想招揽孔子,怕孔子不见他,故意送孔子一条鱼,让他上门道谢,孔子看透阳货的小心思,故意趁其不在家的时候去道谢,不巧半路上两人狭路相逢,这时孔子退无可退,阳货也直接把话挑明了:“你这个人啊,有一身本领,却不报效国家,喜欢做官,却不抓住机会!”。
孔子主张君是君,臣是臣,君要有君的样子,臣要有臣的样子,君待臣以礼,臣事君以忠,阳货之流“陪臣执国政”的僭越行为,本就是孔子所极力反对,他当然是不肯去的。
能听得进“德治”、“仁政”的君主或没权力,或受人挑拨,心存顾虑,剩下一些阳货、公子弗扰之类,孔子又不甘与其为伍,于是有了后来的十几年周游列国。
“周游列国”,说起来很诗意很浪漫,实则是“拣尽寒枝不肯栖“,颠沛流离,报国为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