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的人生都只能自给自足,也完全可以自给自足。我们不是父母的续篇,也不是子女的前传,更不是朋友的番外。我们彼此确有交集,但交集并不意味着别人的生活就是我们的生活。
我认识的一个女孩,不满于自己的生活现状,不知听信了谁的推荐,她花了几万块钱去听了各种培训课,然后得意扬扬地来告诉我:“某大师说,父母是我的福根,如果我对他们好,我就有福报……”
我听了不知道如何回答。如果只把孝顺父母当作换取福报的条件,那么,这样的孝是交易,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孝。我本想告诉她一点真正靠谱的知识,好让她有一点儿独立思考的意识,但是她又滔滔不绝地讲起因缘来,尽管她连因缘是什么都不知道。看着她偏执的样子,我放弃了自己的想法——我说了她未必愿意听,听了未必懂,懂了未必愿意相信。只要她还是一心向外寻求改变自己的现状的方法,她就会拒绝承认,父母有父母的人生,我们有我们的人生。
在真相未曾被揭露之前,我们所看到的不过是生活被误读的某些片断。人生的有限性和生命的无限不偱环性令我们奢求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获得尽可能大的利益和快乐,所以,滚滚红尘便上演了一幕幕悲喜人生大戏……
遭遇一件事时,你怎么看决定了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有一个男人,他活得艰难而无知,娶了一个不懂说话技巧的勤劳女人。在他幼年时,父亲得病去世,母亲只是个旧式的普通妇女,没有人教他该如何去争取幸福,所以他一味地从外界寻求价值感。当他面临生存危机的时候,他不是想着怎么去化解,而是固执地认为这一切都是天意弄人,而打老婆成了他彰显自我存在感的惯用伎俩;面对需要真实勇气的现实世界时,他又唯唯诺诺、战战兢兢。他活在自己的惯性思维里,无奈地活着,被动地活着,从来没有想过可以改变自己,摆脱困境。他在自己构建的世界里受罪,却指望别人给他解脱的方法。这就好比一个囚徒,将自己反锁在监狱里,然后却指望外面有人开门去解救他,可能吗?
对总想借助外力解决问题的人来讲,改变自己会痛苦,但不改变自己会吃苦。害怕改变几乎是我们每个人的心理疾病,惯性的心理模式使我们感到安全。而安全感让我们舒适,这使得我们很想停留在这种舒适感里。而改变,则意味着我们要走出心灵“舒适区”。
为什么要我们走出心灵舒适区那么难?原因不外乎如下。有对改变的可能性不确定的恐惧。这类人多半意志薄弱,他们有自知之明,很清楚自己的弱点。比如,办公室里有很多这种人,因为对改变有着恐惧,所以他们安于现状,碌碌无为。任何工作都需要主管一而再地交代,才勉强去完成,拖延是他们的常态,思维的惰性是他们的特点。归根到底,用拖延证明着他们的无能为力。
有对改变的结果不确定的恐惧。由于不知道改变的结果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出于保险意识,他们认为,与其得到一个自己不想要的结果,倒不如安于现状,至少他们已经适应了。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设法改变自己。人生中没有什么事是不能面对的。不走出去,永远不知道自己可以走多 远;不去努力,永远不会知道自己的能力。也许斩断自己的退路,才能赢得更好的出路。
出身不好,长相不好,学历不好,都不是我们看轻自己的理由。生存环境不好不是我们的错,活得不好才是我们的错。要用随时敢于拼搏的决心,撑起随时敢做敢当的底气。如果你在最璀璨的时刻都不敢“拼”一把,你基本等于白活一回了。
如果,你总是对自己那么宽容,你总是对自己那么仁慈,你总是对自己那么善良,结果你就会活成那个令你自己非常不满意的你。
你不知道你心中还有一个“内在小孩”,你这个“慈母”一手造就了那个“败儿”。慈悲多祸害,对自己狠一点儿吧,不要害怕改变,没有什么恶果、苦果是自己真的无法承担的。
我们理解中的改变世界,是一种全面掌握世界的操控欲。其实,我们每天都在改变世界。只是我们让世界发生的改变,没有达到自己期待的那种程度罢了。每个人都是组成社会的分子,一个分子的一丁点儿的变化,就会使世界和之前的不一样。
我们无法按自己的意志随心所欲地操控世界,但我们可以为了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而改变自己。我们想多大程度地改变世界,就得在多大程度上改变自己。
人生的价值与意义都是我们自己赋予的,其他任何人强加给我们的都不是我们的人生,而是别人的人生。要想知道人生为何,只有问问我们自己的内心,心之所至,就是我们人生的方向,不要用别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否则我们永远是舞台上的演员,用一生的时间去演绎别人。我们不必做操控世界的梦,但也永远不要被他人操控,而是要为自己而活。
我们不能指望操控世界,但我们必须操控自己,而不是任自己的人生被他人操控。没有一个人的存在,是为了完成别人的使命;没有一个人的存在,是为了过别人的人生。我们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是完成自己的使命,过自己的人生。所以,除了我们自己,没有其他人有责任为了我们的意志而改变,也没有其他人可以替我们活着。所以,如果我们想做任何改变,请一定记得,那是为了我们自己。
我们是自己命运的巫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第一,学会自嘲。许多人际交往中,言语方式中的自嘲,是与他人相处的好方式。
第二,学会思考。每一种让自己不舒服的性格,都对应一个你内在最本质的弱点,想清楚了,自然就知道如何去做。
第三,把心胸撑起来。做自己,不依赖环境,真正做自己时才是真正独立。
我们可以给自己构建一个想象中的世界,然后,我们在现实中让这个幻想实现。如果你成天思考你的不满或痛苦,你的世界就会非常残忍。如果你想的是绵延细密的感恩,那么,你的世界就充满了快乐。我们所能拥有的,不在未来,而在这个一直在不断消逝的现在。而真正的幸福,则是在无论老天给什么,我们都能报以享受和感恩之心时,才会真正拥有。
生命有意义吗?其实,原本没有什么意义,每一个人,来世间停留一段时光后,又无奈离去,各自在各自的生活里扑腾,留下的也许是奉献,也许是伤害。
如果我们不能赋予生命意义,那么生命就只是一个幻灭的过程;如果我们愿意赋予生命意义,这段过程,于我们而言,才是有意义的。
既然人生就是一个过程,生命的逝去也是一种必然,不如好好地在这段有 限的时光里努力做点什么。
因为没有永恒的存在,世界才如此千变万化;因为没有永恒的存在,生活才那么多姿多彩。既然如此,又何必害怕改变呢?
你当坚强,而且善良
你没有成为一个恶人,那就是你内心最坚定的善良。
玛莉·班尼是一位乖巧的小女孩。有一天她给《芝加哥论坛报》写了一封信说,她实在搞不明白,为什么她每天帮妈妈把烤好的甜饼端到餐桌上,得到的只是一句“好孩子”的夸奖,而那个什么都不干只知捣乱的弟弟,得到的却是一个甜饼的奖励。
玛莉问:“这样的上帝公平吗?”
她得到的回答是:“上帝让你成了一个好孩子,那就是对你最好的奖赏。”
今天,时常也会有人问,善良有什么用?世界公平吗?我是不是可以选择“不善良”?
基于同样的道理,我想说,如果你的世界充满冷漠,有无法躲避的恶围绕在身边,你需要的不仅是自己的坚强,还有心怀善良。
因为你没有成为一个恶人,那就是你内心最坚定的善良。这也正是你人生最大的福报。
某天晚上,我下班回家,行至地铁站安检处时,一个看上去不足二十岁的小男生凑了上来,说:“请问一下……”
见他口气犹豫,我心中一下闪出无数个念头来:这个男生,不是骗子就是想跟我要钱。他可能会说我有明星相,忽悠我去某个地方,然后骗我掏钱交拍摄费;他也可能掏出一块亮晶晶的石头,告诉我他从老家带来了一块好玉,现在他遇到困难了,想折价处理;他还可能说迷路了,要我给他带路,然后再装作钱包丢了,跟我要点儿路费。
我还在想,我应该马上揭穿他的骗局,然后扭头就走。
这样的念头一转,无数既有逻辑又合乎常理的行为预判与道德评价等瞬间在我心头汇成了千言万语,只要他使出任何一个伎俩,我就准备毫不犹豫地拒绝,然后给他上一堂难忘的人生课,再潇洒离去。
“我……想……想请问……”他看着我的眼睛,似乎感觉到了我的防备心,变得期期艾艾起来,声音模糊不清。费了老大的劲我才听明白,他问我怎么去1号线地铁。
干坏事的人通常会这样底气不足,以问路的名义行骗的事我也见过不少。男孩的迟疑更加重了我的怀疑。
我打量了这个小青年一眼,容貌还算清秀端正,我本来想回答他说“不知道”,这样省事省力。但见他怯生生的模样,有一点可怜,我那时不好意思那么凶,于是决定对他礼貌点儿。不过我对地铁线路也不熟悉,加上当时脑子似乎短了路,竟然想了好久才想明白。
“可以坐2号线去换乘……”我说。
“那……怎么……坐……”他结结巴巴的,这句话也说得好慢。也许是我脸上的不耐烦吓着他了,以至于他看上去有点儿害怕。
这下,我有点烦了。这人怎么回事?说话这么慢,这么拧巴!但他好像也不是恶意骗人的家伙,我感觉,他可能有点口吃。这么一想,我心中的敌意少了很多。弄明白他想问的是坐到哪儿换乘了后,我告诉他,坐2号线,到复兴门时去换乘1号线。
他礼貌地道了谢,在我转身欲走时,又叫住了我。我心道:看吧,果然不是简单的问路!这下,狐狸尾巴真的要露出来了吧!我倒要看看你究竟要使什么伎俩!
我一脸玩味地看着他。他一脸认真且结结巴巴地说:“你是好人……特别 善良……”
我愣了一下。他眼神里流露出来的真诚是那么纯净。
等我进站时,男孩已经消失在视野中了。不知道他是不是真明白了2号线怎么坐。我本来就近视,又不认识他,总之,看不见他了。这时,我心头涌起一股强烈的内疚来。
我以怀疑的心理去审视每一个人,总认为接近我的每一个人,都怀有某种目的。人家只是简单地求助,我却联想到自己听说过的与经历过的种种事件来揣测他的意图……
我本以为自己深谙世故,能看淡一切,却并没有做到包容。
你是不是和我一样,每天都在不遗余力地猜测别人(主要是接触的人)的想法?
善良的人,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疑虑,但是这不妨碍他们依然是那个容易被人信任的人。比如,那个腼腆男孩向我求助而不是来来往往的其他人。虽然别人很容易预估到你的行为,但难得的是你的行为很难稳定,也不会给他人带来伤害,就像我虽然多疑但还是愿意为一个陌生的人稍停匆忙的脚步。
我想,这已经是人性的胜利了。而更重要的是,别轻易被内心的疑虑打败,你当坚强,而且保持善良。
对境临事时,我们心中难免不由自主地生起种种情绪以及联想,会用以往的经验做出各种预判。结果深谙世故的人,会在猜测、揣摩他人的想法中惶惶不得安宁,最终却发现其实世界并不像他认为的那般运转。
比如,我开了一会儿小差,恰好领导路过,我见她一脸不高兴的样子,于是从她的不高兴的表情出发,我开始揣测:是不是我发呆被看见了?然后又想到自己好像有项工作完成得也不好,于是越发加重了疑虑,心道:想必她对我的工作非常不满意,在想怎么罚我呢!带着这样的疑虑,我自然会惴惴不安。
但是倘若我知道,领导看上去不高兴是因为她感冒了,身体有点不舒服,那我的猜测是多么可笑!
又比如,在我得知领导感冒之前,她在QQ上给我发来信息说:“你来我办公室一下。”如果我当时心情好,之前的工作也没什么差错,我会猜想领导是不是有事和我商量;如果我心态不好,之前工作上存在拖延的情况,我就会很纠结,觉得领导即使不批评我,也会催进度了;如果我的状态糟到了极点,我还可能直接就将这条信息理解为:完了,终于要找我摊牌了!
我想了这么多,而QQ上其实只有几个字罢了,什么信息也没有传达。结果,我认为领导会责备我时,她却是希望和我商量另外一件事的可行性;我以为她要惩罚我,她却跟我说我们要一起怎么努力;我以为她已经对我绝望了,她却对我表示了宽容和鼓励。
不必总是猜测他人的想法。每个人经历的事都不一样,每个人的需求都不一样,我们不能代替他人思考,也无法代替他人感受。同样,别人也无法代替我们思考,也无法代替我们感受。所以,我们得明白:无论你怀着多大的善意,仍然会遭遇恶意;无论你抱有多深的真诚,仍然会遭到猜疑;无论你呈献得多么柔软,仍然要面对刻薄;无论你多么安静,只想做自己,仍然会有人按他们的期待要求你;无论你多么勇敢地敞开自己,仍然会有人虚伪地对待你。接纳这个事实,你也许可以放下计较,活得从容。即使我们会被误解、被曲解、被冤枉,也可以放下一切不安,让内心笃定。
无论如何,你的人生由你书写,而不是别人。善良不善良,也不是屈从于他人,而是坚守你自己的选择。
不要像你不喜欢的人那样生活
我们必须在适当的时候讲道理,在适当的时候做出反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