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0-09-24

2020-09-24

作者: 冯贻伟 | 来源:发表于2020-09-26 19:38 被阅读0次

    治生札记--056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太阳对地球之影响。是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节律所形成之知识体系。不仅在农业方面起指导作用,还影响着古人衣食住行,甚至文化观念。现用之农历,吸收干支历之节气为补充,通过“置闰法”调整使其符合回归年,形成阴阳合历。2006年5月20日,“二十四节气”作为民俗项目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之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二十四节气包括十二节(节令)和十二气(中气),每月有一“节”与一“气”之分,十二个月如同划分十二竹节,竹节中间充气,此为节气之由来,也是气节、节度之本义。“节”之首日为月之始,“气”之末日为月之终。

    中气和节气相间排列。从春分起,十二个中气分别是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和雨水,分属十二个以地支排列之月份。春分后是清明,其后节气依次是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立春和惊蛰。

    中国农历规定,每月必有一中气,没有中气之月份,便成为前一月之闰月。为什么有月份没有中气呢?这是因为,两个节气和两个中气之间平均日数=365.2422÷12=30.4368日,而朔望月日数29.5306日,两者有将近1天差数。

    因此,中气在农历月份中之日期逐月有近一天之推迟,如此继续,必将有月份中气正好落在这个月最后一天,而下个月则没有中气,中气将移至再下一个月初。

    月份 12节 12气

    正月(寅) 立春雨水

    二月(卯) 惊蛰春分

    三月(辰) 清明谷雨

    四月(巳) 立夏小满

    五月(午) 芒种夏至

    六月(未) 小暑大暑

    七月(申) 立秋处暑

    八月(酉) 白露秋分

    九月(戌) 寒露霜降

    十月(亥) 立冬小雪

    十一月(子) 大雪冬至

    十二月(丑) 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之位置变化

    我们现在知道太阳和地球每时每刻都在公转和自转,把地球绕太阳之轨道称为黄道,二十四节气正是按照太阳在黄道之位置划分。当太阳垂直照射赤道时定为“黄经零度”,即春分点,从春分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依次顺延,清明、谷雨、立夏等等,运行一周后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据此分为24节气。

    二十四节气和太阳黄经度

    二十四节气其实是一个“时刻”,而非“一日”。在地球公转与自转中,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公转轴有23.5度倾角,使得夏季正午时太阳仰角高度较高,冬季时较低,影响一年四季气温与季候。为让先民得知寒暑气候变化而决定农事进展或作为生活起居参考,古代历法学家规定:将每年冬至到次年冬至一回归年时间平分十二等份,称为中气;再将二个中气等分称为节气,此即二十四节气由来,称为「平气法」。 地球绕太阳运行轨道为椭圆。离太阳较近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较远时则较慢,对当时之中原地区而言,某些节气无法反映出真实气候状况。所以,从清朝开始,才以春分点为0度,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为一个节气或中气,现在中气和节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和阳历配合时,节气在每个月上旬,规律为:上半年当月 4~6日,下半年当月6~8日。中气在每个月下旬,规律为:上半年当月 18 ~ 22日,下半年当月22 ~ 24日。和农历(阴历)配合时,农历平年每月也有两个节气,即节气和中气,而农历闰年闰月只有一个节气,没有中气。

    二十四节气与黄道十二宫

    跟二十四节气相似,古代黄道十二宫亦是以春分为起点把黄道分为 12 等份,占星学中十二星座开始及结束日期或其前后一天必定是二十四节气之中气。十二星座对应之黄经度在二千多年前定下,由于地球自转轴有摆动,现在观测之星座位置与黄道经度已不符。

    二十四节气来历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也以这一带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故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做参考。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人利用土圭实测日晷(即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长短),以确定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又称“日短至”、“短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又称“日长至”、“长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春秋时期著作《尚书》中就对节气有所记述。在商朝时只有四个节气,到了周朝时发展到了八个。二十四节气名称首见于西汉刘安《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太史公自序》“论六家要旨”中也提到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气等概念。公元前104年,由落下闳、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并规定无中气之月,定为上月的闰月。

    现代人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准确确定了二十四节气具体时间:

    二十四节气意义

    气候变化形式对应节气。表寒来暑往(四季)变化(8个):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表气温变化(5个)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反映降水量变化(7个):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反映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4个):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四个节气从天文角度,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节点。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则反映了四季开始;中国地域辽阔,具有明显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不同地区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水汽凝结、凝华现象,实质上反映气温逐渐下降过程和程度。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之复苏,预示春天回归。

    二十四节气命名

    “立”表一年四季中每一季节之开始,春夏秋冬四个“立”,表示四个节气之开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称“四立”。公历上一般在每年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 “四立”表示天文季节之开始,从气候上说,一般还在上一季节,如立春黄河流域仍在隆冬。

    “至”为极、最之义。夏至、冬至合称“二至”,表夏天和冬天之极致。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6月21日和12月22日。夏至,太阳直射北纬23.5度,黄经90度,北半球白昼最长。冬至,太阳直射南纬23.5度,黄经270度,北半球白昼最短。

    “分”表平分之义。春分、秋分合称“二分”,表昼夜长短相等。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春分、秋分,黄道和赤道平面相交,黄经分别为0度、180度,太阳直射赤道,昼夜相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0-09-2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hrt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