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一本书——《极简主义》,作者是两个美国人。书中的两位作者在实现了自己的美国梦之后陷入了享乐主义的陷阱。尽管他们赚的钱多,但是花掉的钱更多。对物质的追求反而让自己陷入了沉重的债务之中,这促使他们重新对人生进行思考,进而开始践行极简主义。
![](https://img.haomeiwen.com/i1712652/8881d48fa4e84c47.jpg)
极简主义生活方式最近两年受到越来越多城市中产的关注。曾经在朋友圈目睹过扔完东西后公布的战果。极简主义生活方式倡导我们不要被物质所拖累,要寻找生命真正的意义,过热情、真挚、有意义的生活。
对普通人而言,追求极简主义并不是没有门槛。极简主义的前提是财务自由,如果自身的财务状况并不理想,本就一无所有,又何谈极简主义。我们首先要关注的仍然是如何尽早实现财务自由,实现提前退休。
极简主义与对财富的追求并不矛盾。
任何理财教程都告诉我们必须强制储蓄,砍掉不必要的开支,将钱用于增加资产,而不是消费。极简主义让我们不要购买不需要的东西,不要被不需要的东西消费了精力。二者在这方面是一致的,都是要让我们远离消费主义的陷阱,不再乱花钱,把钱用于投资,而不是消费。
存钱本身不是目的,如果仅仅把钱存着,根本不能跑赢通胀。存钱的意义在于,让我们养成良好的花钱习惯,帮助我们做到自律。存钱可以让我们知道自己到底需要消费多少金钱,哪些开支是不必要的,哪些债务背负得毫无意义。存钱可以让我们积累原始的资本,优先支付自己,让钱为我们赚更多的钱,而不是把钱支付给商家。
不超前消费,停用信用卡
信贷消费已经成为当前中青年人的主流消费方式,几乎每个人都至少有一张信用卡。支付宝花呗的出现更是将信贷消费的便利性推到了极致。
![](https://img.haomeiwen.com/i1712652/a1d103eca51b2415.jpg)
不可否认,信用卡能让我们提前买到需要的东西。各种积分政策以及长期使用带来的良好信用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便利。但是信用卡消费本质上是负债,更高的信用只是让我们在将来能负更多的债。
弄清楚自己到底需要花多少钱
坚持记账的习惯。并不仅仅只是记流水账,而是要通过记账这种方式,弄清楚哪些开支是不必要的,哪些开支是可以砍掉的。只花必须花的钱,然后把剩余的钱全存起来。
如果你的经济并不宽裕,日常的小额支出就要控制一下。没必要经常去星巴克。通过不断的提升自我要求,我们可以测算出生活中到底需要花多少钱,避免每个月都是一笔糊涂账。
优先支付自己
会理财的人花钱是“支出=收入-储蓄”,不会理财的人花钱是“储蓄=收入-支出”。每获得一笔收入时,我们应当先把钱支付给自己,用于投资理财,而不是用于消费。
![](https://img.haomeiwen.com/i1712652/9e8628da5039f7ee.jpg)
如果拿出几个月的工资买一个Gucci的包,那么这几个月只是再给Gucci打工,并没有支付给自己,我们的生活又何以谈得上有意义?这些钱即便是放在余额宝里也能产生一定的收益,更何况其他投资方式。宜投金服一月标的收益率达到9%,远远高于其他理财方式,既能获得高收益,也能保证资金流动性。
寻找真正有趣的事情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哪些事做起来无聊但坚持越久意义越大?”相比消费和享乐,真正能提高我们的能力,锻炼我们的心性的事情往往很枯燥。比如临摹字帖,初学的时候相当无聊,但是时间久了不仅可以练字,也可以帮助我们磨练心性,让我们更加自律。而且,这项活动还相当省钱。买文房四宝和字帖花不了几个钱。与其把钱花在KTV上,不如买几本字帖好好临摹哦。
![](https://img.haomeiwen.com/i1712652/3e8c266b2754aeb6.jpeg)
自律者才能获得自由。极简主义生活应建立在自律和财务自由的基础之上,否则就是空中楼阁。记账也好,存钱也罢,都是实现财务自由的手段,能帮助我们实现财务自由的首先是高度的自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