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

作者: 吴涓 | 来源:发表于2017-12-16 19:58 被阅读16次

       说好的每月一本书,一篇读后感,不知不觉中又拖沓了快三个月了,拖延症是种病,得治。

      《佛陀传》看了三分之一,是本难啃的书,并不排斥这类书籍,反而很好奇它是怎么引领着大家感受爱、喜悦与和平的。适合安静的时候翻出来读上几页,期待我读完后再来专门写一篇。

       今儿看到小袁同学的文章,对我们拖沓的行为些许无奈,我才下定决心今天无论如何要抽出一个安静的时间状态来交作业。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因为拖延难治但也是时候该治治了。一直很佩服小袁同学的勇气和行动力,做人做事理应如此,才更容易成功。

       很多时候觉得自己安静自由的状态越来越少了,而理所当然的觉得像思考和写文章这类静止的事情需要安静状态下才能实现。所以像我这种散漫的人就一直在等待这个时刻的到来。事实证明,在你没有刻意去创造的时候,这个状态显然是到不了的。 换句话说,我狭隘的以为只有当我独自一个人什么也不干的时候才会想着说来写作,首先是对待这件事情的重要性上认知不够,其次是给我们安静留白的时间在日常中有很多,而我却没有加以利用。例如在送孩子上辅导班期间的闲聊时间,刷手机朋友圈微博的时间等等,都被消耗在这无关紧要的事情上了。

         今天在得到app里听了一本书叫做《安静的力量》书里阐述了三个观点分享给大家:

         一、是我们所选择的视角,而不是去了什么地方,最终决定我们身处何处。

        很多人觉得自己做的事情越多,去的地方越多,见的世界越大,越知道自己怎么活,知道幸福是什么?可实际生活是,一个人最大的困扰其实是无法安静下来跟自己相处。就好比一场旅行,带给你更多意义更让人刻骨铭心的可能是旅行归来,安静的写完一篇旅行感悟。

        二、到达止境的方法不一定是苦行,而是可以在日常中完成。

       在日常繁忙的工作生活中,时不时抽出一点时间让自己放空一下,释法压力,才能在这个疯狂加速的世界里稳步前行。

        三、身处信息洪流的时代,过滤信息的能力比搜集信息的能力的更为重要。

       “世界网联网之父”说过一句话,“我尝试保持与各种科技的距离,这样我才能更容易记住我是谁”。常常刻意让自己远离手机一段时间,发现做事情还能更加专注一些,也更能耐心一些。

      所以很多时候,改变生活最好的方法,就是改变看待生活的方式。

      转眼之间,马上就2018年了,我在2017年这一年都经历了什么?收获了什么?又该以怎样的方式前行?是该安静的好好想想 了。希望大家的这一年没有遗憾。

相关文章

  • 安静安静

    最近我的业余时间被手机​占完了,尤其是今日头条新闻上的一些短视频,无法安静下来看书写东西。哎!上瘾了!控制!控制!...

  • 《安静遇上安静》

    我的文字以心情为主,胡乱涂鸦的口水文,一是对文字的喜欢,二是对日常的絮叨,从来不认为写的有多好,渐渐形成的...

  • 爱上安静,享受安静--《安静的力量》

    第十二期UP读书会-DAY4 很长一段时间,我误以为自己是一个安静的少年,喜欢宅喜欢一个人呆着,我融入不到“一群人...

  • 你要安静!安静

    安静,安静,还要安静,你在做什么?你在证明什么?放轻松,放下你的忧虑,放下你的情绪,安静在“溪水旁”。你要安静,把...

  • 安静,这抹安静~

    午后的秋,阳光忽闪即退。唯一阵阵冷风从窗子缝里一缕一缕的飘进来。 恰是有抹清心的冷意。方才昏昏欲睡的头脑似乎也被这...

  • 安静处事,安静做人

    听过一句话: “有一种空虚,是身处人潮,依旧形单影只; 有一种安静,是外界嘈杂,依旧稳如泰山。” 安静,是人生的沉...

  • 安静

    我天性不宜交际。在多数场合,我不是觉得对方乏味,就是害怕对方觉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愿忍受对方的乏味,也不愿费劲使自...

  • 安静

    很多人对于安静的人都会说,“你太安静了,有话也变的无话聊”。其实想一想,就算这位朋友聊的话题着实不禁让人喜悦,但好...

  • 安静

    随着年龄的增大,越来越喜欢安静和独处。喜欢一个人安静的独坐在楼道间,或者站在空旷的高处,听着舒缓的单曲循环的音乐...

  • 安静

    广州的天气骤然变冷,前日和堂姐去外面瞎逛了一天,吹了一天的冷风。到了晚上,身体便发出抗议了,凌晨时分,趴在床边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安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hzswxtx.html